临沂四小银河校区舆情管理制度为进一步加强学校舆情监测, 特别是加强校园舆情的引导和监控,防止不良信息对校园的侵害,掌握网络舆情主动权,加强对网络舆情的预警防范和监测引导,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 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促进和保障校园网络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现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工作目标
加强网上舆情监控,及时掌握舆情动态,坚决封堵、删除各种有害信息,及时掌握学校学生在各种网络媒介中的言论和动态,加强正面引导,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消除不良影响,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氛围。
二、主要内容
本办法中的网络舆情, 特指可能或已经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影响的网上或网络负面言论。网络舆情的管理与处置, 是指对涉及宣传思政工作的新闻报道或评论在互联网上刊发、扩散后,所引发的反应、言论、评论和后续报道等综合舆论情况的监测、控制和化解等具体措施。
三、组织结构
成立网络舆情管理与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牵头开展网络舆情管理与处置的组织、监督、实施、考核工作。
四、工作职责
网络舆情监督员负责监测校 BBS ,学校的微博、, 学生个人人人网、微博、的舆情情况, 了解各网站当前的舆情, 及时将舆情通报网络舆情管理员, 督促及时控制和引导, 并作好日志记录和备案工作;负责跟踪各单位的舆情控制及引导情况, 及时上报学校。
五、工作原则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监测到的舆情信息进行分转交办,按照“快速反应、确认事实、妥善处理”的原则及时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判断、评估, 准确查舆情信息产生的原因, 认真核实舆情反映的问题, 对舆情走向作出正确的判断, 对舆情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客观、全面评估,及时准备好跟(回)帖材料。在处置网络舆情事件时,一定要端正工作态度,多渠道、多方法全面了解事件真相,不推卸责任,勇于承担应负的责任;在回应时不要只站在如何消除对学校和学校形象的影响上, 而要站在师生或受害者的立场上。第一时间告知学生和当事人事情真相,进行真诚、公开、及时的沟通,不使矛盾进一步激化,赢得学生的理解和信任。根据某一重大舆情事件的发展态势和走向, 最大程度地争取媒介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适时转移目标, 发布最及时权威的信息,左右网络舆情的走向,把噪音杂音压下来,使该网络舆情信息关注度逐渐转冷。要加强正面宣传, 树立良好风气。
六、操作流程
(一)网络舆情的监测
由网络舆情监督员对涉及的网络信息进行查询、收集, 对新出现的网络信息及时下载,对不良舆情进行监测,做好记录、梳理等工作,及时送办公室分转交办。
1. 监测对象。较经常出现涉及本学校和学生相关舆情信息、帖子和相关跟帖。
2. 监测内容。网络上涉及学校和学校的敏感工作和容易被关注的内容,主要包括:关于学校和学校的意见、建议、投诉, 相关问题的咨询, 涉及教师、服务人员等人员行为和效能作风问题等。
3. 监测方法。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网站和论坛进行定期浏览,收集相关敏感话题和信息。
4. 监测形式。一是每天至少 4次对相关网站进行浏览和搜索,并做好监测记录;二是每周至少 1次的舆情通报。
(二)网络舆情的应对机制
1. 被网络媒体出现和转载的一般突发事件和申诉建议的, 必须在发现该报道或帖子的立即向具体业务主管人汇报, 1个工作日内进行初步处置并回应。
2. 被网络媒体报道转载的重大突发事件、网上投诉举报, 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引发的错误舆论导向, 必须在发现该报道或帖子的 1天内向主要领导汇报, 2个工作日内作出初步处置并
回应。
3. 被网络媒体报道转载,被上级以上领导批示的,特别重大突发事件, 必须在发现该报道或帖子的 3小时内向主要领导汇报, 1天内作出初步处置并回应。
七、重点监察内容
学生在网上不得查阅、复制或传播下列信息:
(1)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实施;
(2)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否定四项基本原则;
(3)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
舆情管理
(4)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5)宣扬封建迷信、淫秽、情、暴力、凶杀、恐怖等
(6)损害学校和学校声誉、形象的不实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