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负数的讲解
该课题题为《理解负数》,系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将负数的认识纳入第二学段的“数与代数”知识体系,其具体目标在于: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了解负数的意义,并能运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从《课标》中可见,本课程的学习旨在让学生体验负数与生活之间的关联,而并未涉及复杂的概念与计算,知识层次相对较浅。因此,我认为在设计本课程时,教师应关注如何充分展示负数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在深入研究教材之后,我对教科书的原有编排进行了调整。教材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了“气温”和“温度计”这两个熟悉的情境,旨在引导学生认识负数并理解其含义。在此基础上,我适时引入了初中阶段学习的数轴初步知识,对原有编排进行了整合,以“创造性使用教材”为原则,而非仅仅“教教材”。据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让学生了解正数与负数的实际需求,掌握判断一个数为正数或负数的方法,并能初步运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正数、负数的学习,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方面:
1)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入正数、负数,并通过实例巩固,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且应用于生活。
2)根据新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思想,通过正负数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对立与统一的辩证思想。
3)通过负数相关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方法。
三、论教学环节及其设计理念
为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我精心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分别为:1、巧妙创设情境,感知引入——引出负数;2、体验内化,探求新知——认识负数;3、回归生活,拓展应用——应用负数;4、课堂总结,知识拓展——拓展负数。以下将具体阐述各教学环节及其设计理念。
  第一个环节:巧设情境、感知引入——引出负数
负数的认识  我们都知道:课堂应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给予她火种的是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于是,我改变原有课本呈现三个城市的温度教学,一开始,让学生记录三条意义完全相反的信息:“老师说几件事,把你所听到的数据信息记录下来,独立思考,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记录,关键是让别人一眼就能看明白。”这些数据信息是我精心准备的:比赛中进球丢球、学生的转进转出、生意的盈利亏损。创设这三个情境,其目的有两个:一、这些情境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比教材中的温度学习更有兴趣。二、这些情境隐含了本节课的重点,用正负数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我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有的学生用文字,有的学生用箭头,当然也有学生就用正数、负数来表示。虽然他们的答案形式各样,但都有本质上的联系,我紧接又抛出一个评价性的问题:你们觉得谁的表示方法更简单易懂一些呢?于是动态生成里学习目标:认识负数,用正负数来表示意义相反的量。不惊让人觉得“负数”真是一场“及时雨”啊!
这样的引入,学生自身产生“需要到一种统一的形式”的内需,这时的学习,已经由被动化主动,同时,也让学生体验了由具体到抽象的符号化、数学化过程,认识也逐渐从模糊到清晰。这样的过程更让学生简约地经历了人类探索负数的历程,实现了数学学习的再创造。
  引出负数后,我直接描述性的介绍,像什么样的数叫正数、像什么样的数叫负数。俗话说得好:不要认为学生是一张白纸,是一无所知,教师该放手时就放手,该出手时就出手。当学生知道它们的概念后,就能很快的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接着,我通过“快速抢答并判断”的游戏来刺激学生的思维,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不知不觉中让学生熟练的掌握知识。还可以通过:“你能写出几个正数和负数”的练习,让学生体会正数和负数无限、对应等数学思想。现在新课标也注重要加强学生的基本数学思想。我想在此,这些数学思想已经无形地渗透其中。 介绍有关负数的小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祖先是最早认识和使用负数的,这是多么的了不起啊!
  第二个环节:体验内化、探求新知——认识负数
  学习完了上一环节内容后,我让学生联系生活,想一想生活中的负数。顺利引入四个城市某日的天气预报,要求学生读出上述信息后,引导学生明白在生活中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
初步明确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不同表示方法。在介绍完温度计的基本知识后,指名让学生动手拨出5℃和北京-5℃,也就是零下4℃。学生在没有0℃的温度计上,轻易的拨出了5℃,接着我又让她再-5℃,生在“水银”无法往下拨时,发现应该先确定0℃。加深他们对分界点0的认识。不要小看学生拨一拨这个环节,我们教材是直接呈现城市的温度,让学生自己读出来。而创造性地改变教材,其目的有两层意思:一、由静态化为动态,通过小小的“拨”,唤起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要在温度计上表示温度,首先要确定0℃的位置。使学生明确感悟到:温度中,0℃是区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比0℃高的温度用正数表示,比0℃低则用负数表示。其二、学生动手操作,兴趣盎然,既将正数、负数、零有机地整合到了一个新的概念框架中,实现了对0的再认识,又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了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难点。
  在学生理性认识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后,我再出示中国最冷的城市:黑龙江-40℃,用自己的表情和动作来表示越来越冷的感受。这不仅将负数大小的比较等知识很好地渗透进来,而且又能体现在生活中学数学的理念。
  第三个环节:回归生活,拓展应用——应用负数。
  既然负数是生活中发现的,那么我们就应该“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在练习环节,我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生活中的信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自己身边的问题,使练习变的既有趣又有用。我设计了三种练习:
  1、基础性练习:山峰的海拔高度和盆地让学生再次感受“负数真的是无处不在”啊!多样化的练习,既不枯燥,又检查了学生对负数的理解。
  2、形成性练习。比如上课时教师和学生可以演示方位中的负数。教师向北走几步,学生应该向南走几步等,这些不仅针对教学重点“用正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而且又紧密联系生活,学生好学、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