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理解完美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 古诗赏析。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本诗作者宋代词人______,号_______,与其父苏洵、其弟_______合称“三苏”。
[2]本诗前两句中“跳珠”“乱入船”两个词语写出了雨________的特征。“黑云翻墨”和“白雨跳珠”是两个形象的比喻,把乌云比作________,把雨比作________。
[3]本诗后两句中“   ”一词写出了雨去得快的特征。我能再写一句有关雨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端午节的诗句古诗
[4]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上元夜
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1]解释词语。
莫:_____   彻:____________
闻:_____   闲:____________
[2]古诗所描写的节日是(  )
A.除夕夜 B.中秋节 C.元宵节 D.端午节
[3]诗中表现之夜游人希望尽兴游玩的心理的词语是__________。
[4]诗中的两个问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古诗的后两句所呈现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诗歌鉴赏。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这首诗在体裁(形式)上属于 诗,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   派诗人
A.五言绝句;山水田园 B.五言律诗;山水田园反垃圾邮箱
C.七言绝句;边塞行旅 D.七言律诗;边塞行旅
[2]下列对诗歌解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写作者偶然路过朋友的农庄,却受到朋友的热情款待,把恬静秀美的农村风光和淳朴诚挚的情谊融成一片。
B.三、四句中的“合” “斜”二字,写出了村边绿树环绕、城外山峦起伏的优美的农村风光。
C.五、六句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作者与朋友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农村风味和劳动生产的气息扑面而来。
D.七、八句写重阳节再来,自然流露出作者对与田园生活的热爱和主客之间朴素深厚的情谊。
4. 古诗欣赏。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诗中描绘的是( )时候的景。
[2]这首诗描绘的景致,形象鲜明,彩鲜艳,短短28字描绘出了六种景物,这六种景物是( )( )( )( )( )( )。
[3]诗中有声有,动静结合,其中颜是( ),声音是( ),动景是( ),静景是( )。
[4]根据诗句的内容,可以推知诗人的观察点应该是(___________)。
5.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诗中描绘的是_______季的景。
[2]这首诗描绘的景致形象鲜明、彩鲜艳,短短28个字描绘了六种景物,这六种景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有声有,动静结合,其中表示颜的字是____________,表示声音的字是__________;表示动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表示静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诗句内容,可以推知诗人的观察地点应是(  )
A.柳树下 B.窗前 C.西岭 D.门外河边
6. 古诗阅读。
樵父词
(清)朱景素
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这首歌前两句体现环境清静的景物有____、____。
城南
(北宋)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齐。
这首诗的前两句是一幅“春雨山水图”,请你发挥想象把它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关心民瘼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诗人借助山、水、______抒发了______的感情。
[2]传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王安石在作诗时曾改过很多次,最后才用了“绿”。那么他为何要用“绿”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
梅子金黄杏子肥,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惟有蜻蜓蛱蝶飞。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中,“杂兴”的意思是__________,“兴”在这里读________,我能用读这个音的“兴”字写两个成语:_______、_______。
[3]《四时田园杂兴》是      诗人      写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 )
A.南宋 范成大 B.北宋 范成大
[4]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
(1)理解词语
日长:________________篱落:________________
蛱蝶:________________惟有:________________
(2)说说读了这两句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读一读,做一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岭逶迤______,乌蒙磅礴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充诗句,并用“﹏﹏”画出中心句。
[2]“千山”在诗句中指的是   、   和   。“万水” 指的是   、 。
[3]这首诗是的作者是_____。这首诗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英雄气概和___精神。其中表现红军把乐观主义精神的诗
句是_______,_______。
10. 阅读理解。
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只留清气满乾坤。
[1]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人括号里。
(1)“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坤”读作(_____)
A.kūn  B.kòng
(2)《墨梅》的作者王冕是(_____)朝人。
A.唐  B.元  C.明  D.清
(3)“墨梅”的意思是(_____)
A.黑的梅花  B.水墨画的梅花
(4)“只留清气満乾坤”中“留”的意思是(_____)
A.流劫  B.留下
(5)“清气”的意思是(_____)
A.清香的气味  B.清爽之气
[2]诗中直接描写墨梅的一句诗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赞美梅花品徳的一句诗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墨梅》是诗人的一首题画诗,写出了墨梅________、______的特点,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情操。
[4]从作者描写梅花的诗句中,你感悟到梅花的哪些品格?你想到了历史上哪些具有梅花品格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延伸阅读。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①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②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③。
(注释)①砌:台阶。②回廊:回旋的走廊。③看花:赏花。
[1]解释下列词语。
(1)胧月:______________
(2)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这首诗描写的是清明节夜晚的景。(_____)
(2)“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清明节的夜晚清风习习,月朦胧,有青石的台阶、红的栏杆,这里是刺史的府宅。(_____)
茉莉花的作文(3)作者在这美丽的夜晚唱歌跳舞,听音乐,赏桂花,心情特别愉悦。(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作于杜甫草堂。
[1]“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两句中“燕子”和“鸳鸯”各在做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描绘的事初春景物主要的特点是什么?反映出诗人当时怎么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古诗阅读。
冬夜读书示子聿
文/〔宋〕陆  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养乌龟放多少水合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透过“少壮”和“老”,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遗力”表现出古人怎样的一种学习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