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咕咚》课文教学设计
【课文】
  木瓜熟了。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
  兔子吓了一跳,拔腿就跑。小猴儿看见了,问他为什么跑。兔子一边跑一边叫:“不好了,‘咕咚’可怕极了!”
  小猴儿一听,就跟着跑起来。他一边跑一边叫:“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
  这一下可热闹了。狐狸呀,山羊啊,小鹿哇,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大伙儿一边跑一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
  大象看见了,也跟着跑起来。野牛拦住他,问:“‘咕咚’在哪里,你看见了?”大象说:“没看见,大伙儿都说‘咕咚’来了。”野牛拦住大伙儿问,大伙儿都说没看见。最后问兔子,兔子说:“是我听见的,‘咕咚’就在那边的湖里。”
  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正好又有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
  大伙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 
【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的要求:
  1.能借助汉语拼音和插图,读懂课文。
  2.理解课文,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实真相,先问为什么,不要盲目地跟着别人跑的道理。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弄明白“咕咚”到底是什么东西,以及兔子听到“咕咚”声拔腿就跑,许多动物也跟着瞎跑的原因,最后野牛怎样给大家解除了误会。
  难点是理解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做什么事,不应该盲目地跟着别人跑,而要问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教具准备:
  课文插图、配乐录音、卡片、小黑板。
  教学思路:
  先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接着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逐段阅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揭示的道理;最后用以“扶”带“放”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自读课文《小牛站起来了》。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上新课前,老师想出个问题考考大家:一个木桶中,装了满满的一桶水,假如你们把一块石子扔进水中,这时会发出什么声音呢(咚,咕咚。)(板书:咕咚)就是这声音,曾经吓跑过好几种动物呢!你们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想)好,老师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这篇课文的题目就叫《咕咚》。
  2.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这篇课文到底讲了什么事呢下面请听录音。
  二、听全篇课文的朗读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要求:仔细听,认真想,故事中的“咕咚”是什么故事中讲了哪几种动物(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故事中讲了小兔、小鹿、小猴、狐狸、山羊、大象和野牛这些动物)
  三、借助汉语拼音,再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你不理解的字、词。
  3.指名朗读课文,进行朗读指导。
  4.出示小黑板,思考回答问题。
  全文共有____个自然段,____幅图,讲了____听到“咕咚”的声音,没有弄明白,拔腿就跑,后来____、____、____、____、____也跟着跑,只有____没有跟着跑。帮助大伙儿弄清了真相的事。
  四、指导看图,说清图意。
  出示课文中的一、二、三、四幅挂图,要求学生按照“谁、在干什么、为什么这样”的顺序,说说每幅图的意思。gudong
  图意参考:
  1.兔子听到木瓜熟后掉进湖里的“咕咚”声,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2.听到兔子的叫喊,小猴、小鹿、狐狸、山羊也跟着跑。
  3.大象也跟着跑。野牛拦住了大伙儿,问“咕咚”在哪里,谁看见了
  4.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弄清了“咕咚”是什么,大家都笑了。
  五、小结过渡。
  刚才,老师和大家听了录音,读了课文,看了插图,同学们对《咕咚》这篇课文所讲的故事有了初步的了解。这篇课文中,兔子听到“咕咚”声为什么拔腿就跑,其它几种动物为什么也跟着就跑,野牛为什么拦住它们,故事的结果怎样这些问题你们想知道吗(想)老师下一堂课再和大家一起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咕咚”是什么
  2.这篇课文讲了什么事情,它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阅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1.(出示挂图1)这幅图讲了什么(小兔听到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咕咚”声,吓了一跳,拔腿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