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师道”与“学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我们绝不反对借鉴和吸收外国先进的理论和方法,但是 古为今用 确实比 洋为中用 更便利更实在。1988年1月在巴黎召开的一次世界性会议上,八十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达成了这样的共识: 如果人类要在2l世纪生存下去,必须上溯2540年去吸收孔子的智慧。 这话真是振聋发聩!
教学《 论语 六则》,可以借此扩展开去,补充一些和学生学习生活紧密相关的篇章,一方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学生对课文的学习也更有感性认识了。
(1)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论语 学而》
孔子眼中的 学 内涵是很丰富的。看来并不是单指 作文 ,首要的其实是 做人 ,有了 做人 的基础, 作文 情真意切自是不难。
ipad qq>小班安全教案(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论语 为政》
求学需先立志,即先解决动机问题,才能使学习有内在驱动力,不致半途而废。
(3)子贡曰: 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论语 公冶长》
教育中的人文不一定是要像政治课那样说教的,于 文 中渗透,方是正法。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 雍也》
在这里,孔子已认识到学习的内驱力不仅与动机有关,还与意志和情感有关,并且按内驱力大小把学习的心理境界分成三个层次:想学、好学、乐学。其中 乐学 是最高层次,可以产生最大的内驱力。英文表白小短句
(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 述而》
孔子发现, 愤 和 悱 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必然要出现的两种心理状态。并指出,学生处于这两种状态的时刻就是教师进行启发式教学的最佳时机。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惠普 g4 《论语 述而》
高高在上的权威并不是唯一的老师,当然也就不是唯一的真理。真理可以随处存在,所以学习中要抱着所有的人都是老师,都有可学习处的想法,但又要清醒地认识到质疑的必要性。论语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