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脚本
两名执法人员着装、携带文书、执法证、检查执法记录仪进行准备。
(旁白)执法人员进行执法工作时应着装整齐,检查文书,带好执法证,佩戴执法记录仪。
行政检查
1、执法车辆停在某被监督单位门口,执法人员在检查前打开执法记录仪,走向被监督单位,对被监督单位的门口、外观进行录像。
(旁白)执法人员在进行监督检查前,应打开执法记录仪,对被监督单位的检查,应首先对被监督单位外观进行录像,重点对单位名称,外挂铭牌,广告牌,是否在营业状态进行录像。同时截取照片做为辅证。(此时镜头应对铭牌等重点部位进行拉近,同时拍照)
2、执法人员进入被监督单位,走向服务台(或吧台)对被监督单位人员亮证,表明身份。
(旁白)执法人员进入被监督单位后,应首先表明身份,说明来意,同时对店内(厂内)的基本情况及设施进行拍摄,重点对是否在营业状态、悬挂证件情况进行拍摄。(此时镜头对悬挂
的单位等级、许可证应有拉近镜头,同时拍照)
被监督单位人员:您好,请问您谁?
执法人员:您好,我们是迁安市卫生计生局(卫生计生监督所)的执法人员,今天对你单位的卫生状况(医师执业行为等)进行检查,请健配合。
3、执法人员在被监督单位负责人的陪同下对现场进行检查。
(旁白)执法人员对现场进行检查时,不可关闭执法记录仪,应保持摄像的连贯性,在检查重点部位、重点房间时,应对违法行为有远景和近景的区分。(镜头随执法人员的检查地点移动,对违法行为有近景拉近,同时拍照)
4、执法人员10阅材料
(旁白)执法人员对被监督单位的资质、材料进行审核时,执法记录仪应对准材料内容,对需要着重记录的内容应同时拍照。(镜头对准材料,随执法人员的翻阅随时录像)
5、执法人员书写文书,制作完成后向当事人宣读内容,当事人签字。
(旁白)检查后应制作《现场笔录》,对发现的违法行为应制作《责令改正通知书》,文书制作完成后应当场对当事人进行宣读,确认无误后由当事人签字。(镜头拉近文书)
行政处罚
(旁白)执法人员在行政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应该立案的,经执法机构负责人批准立案后,进入行政处罚程序。
一、调取证据
(旁白)执法人员在调取、提取证据前应打开执法记录仪,如实记录调取、提取证据的过程。
1、执法人员开具《调取证据通知书》,向当事人告知应当提供的证据材料。
(旁白)执法人员在检查中发现违法行为,要求被调查人提供相关证据材料的,应开具《调取证据通知书》,告知当事人应当提供的材料及提供材料的地址、期限、联系人等。
执法人员:鉴于你(单位)因某某违法行为涉嫌违反了某某有关卫生法律法规的规定,请在
3日内提供如下材料内容:1、你(单位)的卫生许可证(或执业许可证);2、某某的执业资质证书(健康证明);3、你(单位负责人)身份证。以上材料常要提供原件及复印件1份。提供材料的地址:    联系人及电话:。请签字确认。
2、证据的提取,执法人员将与案件有关的书证、物证(如登记本、处方、病案、财务明细等)进行清点、登记,制作《证据(书证、物证)提取清单》。
执法人员:这是我们提取的有关证据清单,请你核实后签字确认。
(旁白)执法人员在案件调查阶段提取当事人与案件关联的书证、物证时,应制作《证据(书证、物证)提取清单》。包括证据名称、页数(数量)、原件(或复印件)以及当事人确认情况等。(此时摄像头应重点对证据的提取现场、位置及双方核实的数量、登记进行录制)
二、证据的登记保存及处理
(旁白)对于事后难以取得的或可能灭失的证据,执法人员应经执法机构负责人批准后对证据进行先行登记保存。
1、执法人员对应进行登记保存的物品进行清点,并当场封存。
执法人员:这是我们登记保存的物品清单,请你核实后签字确认。
(旁白)执法人员在对相关证据进行登记保存前,应打开执法记录仪,如实记录清点、记录物品的数量、种类等。登记时要逐项清点物品,制作《证据先行登记保存决定书》《物品清单》,在当事人在场的情况下进行现场封存,并由当事人签字。(镜头随登记的物品随时移动,同时拍照)
2、对先行登记保存的物品的处理:经核查与案件无关依法解除封存,予以退还,对案件有关的予以随案查处。并经当事人确认。
(旁白)对于先行登记保存的物品,7日内执法人员应做出处理决定,制作《证据先行登记保存处理决定书》,与案件无关的依法解除予以退还,与案件有关的予以随案查处。由当事人确认签字。
三、证据移交
执法人员移交(移送)证据现场场景
(旁白)执法人员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本案不属于本机关管辖或应移送公关机关的,现场移交(移送)相关材料的,应在移交(移送)前打开执法记录仪,在双方见证下对移交(移送)的材料进行清点,并经双方人员签字确认。
四、询问
(旁白)询问是执法人员在调查案件的过程中取证必备的手段,询问一般在询问室进行,执法人员在询问前应首先打开询问室的监控设备,做好询问工作的前期准备;现场询问的应调整好执法记录仪的摄像角度,力求完整地将询问全程录入。
执法人员打开监控、计算机、打印机等设备。
1、(旁白)执法人员询问前表明身份,亮证,并告知当事人应有的法律责任和权利。
执法人员:您好,我们是迁安市卫生计生局(卫生计生监督所)的行政执法人员,这是我们的执法证件,请过目。今天对你单位的某某事进行询问,请您配合。
当事人:知道了。
执法人员:请你必须如实回答,不得夸大、缩小事实、不得歪曲、隐瞒事实,否则后果自负,听清楚吗?
当事人:听清楚了。
执法人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你有陈述和申辩、申请回避的权利,现场你有需回避的人员吗?如需要回避,请说明理由。
当事人:不申请回避。
2、(旁白)首先询问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及工作职责,并要求当事人提供身份证件。
执法人员:你叫什么名字,具体负责什么工作?
当事人:我叫某某,是我单位的法定代表人。
执法人员:请提供你的身份证件。
3、(旁白)询问时,应同时制作《询问笔录》,询问结束后,执法人员向当事人宣读《询问笔录》内容,当事人确认无误后签字。
五、行政处罚事先告知
(旁白)执法人员制作《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后应及时送达当事人,送达时应告知当事人有陈述申辩、听证等法律救剂的权利,当事人收到《告知书》时应签字。(镜头拉近告知书)
执法人员:这是《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上面写明了你单位的违法事实及违反条款,对违法事实进行处理的依据条款和处罚内容,对此内容如果你有异议,你有陈述和申辩的权利,请于XXX日前到我单位进行陈述和申辩,请签收。
当事人:知道了。
六、陈述、申辩和听证
(一)陈述、申辩
1、执法人员打开监控、计算机、打印机等设备。
(旁白)当事人到执法机构进行陈述和申辩时,执法人员应首先打开陈述申辩室的监控设备,
做好陈述申辩工作的前期准备
执法人员记录当事人陈述和申辩内容
(旁白)执法人员如实记录当事人陈述和申辩的内容,当事人陈述和申辩后,应当场宣读记录的陈述申辩内容,制作《陈述和申辩笔录〉。
执法人员:(宣读内容)以上是对你陈述申辩内容的记录,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当事人:没有了
2、对当事人陈述和申辩的内容进行复核
(旁白)执法机构应组织相关人员对当事人的陈述申辩内容进行复核,执法记录仪应如实记录复核人员的复核内容,复核结事后应制作《陈述和申辩复核意见书》。
场景:复核人员在对当事人的陈述申辩内容进行发核。
(二)听证
(旁白)卫生计生行政机关举办听证时,执法人员应首先打开听证室的监控设备,做好听证工作的前期准备
1、如实记录听证内容
场景:听证现场,案件承办人陈述违法事实及依据,当中人陈述申辩,书记员记录,主持人主持。在场人员确认签字。
(旁白)书记员应如实记录听证的内容,包括案件承办人对案情的介绍、提出的违法事实及证据、行政处罚建议,当事人陈述和申辩的内容等。制作《听证笔录》,听证结束后所有参加听证的人员都应当在每页笔录上签名并注明日期。
2、制作《听证意见书》
(旁白)听证结束后,听证人员对听证内容提出听证意见,包括对案件认定的违法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和适用法律是否正确,裁量是否合理进行计论并提出意见,制作《听证意见书》。
场景:听证人员对听证内容发表各自的意见,制作《听证意见书》。
七、送达处罚决定
(旁白)执法人员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后应在7日内送达当事人,送达时应告知当事人的法律责任,当事人应在《送达回执》上签收。
执法人员:这是《行政处罚决定书》,请依据处罚内容将金额于15日内交到指定银行,逾期不缴纳的,依据《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一条第(一)项规定,每日按数额的3%加处。如不服本处罚决定,可在收到本处罚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申请行政复议,或者6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但不得停止执行本处罚决定。迨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本机关将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请签收。
当事人:知道了。
行政处罚告知书行政强制
一、查封、扣押的处理及决定
1、(旁白)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毁损、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执法人员应依法对涉案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采取查封、扣押措施。
执法人员打开执法记录仪,对应进行查封、扣押的物品进行清点,并当场封存。
执法人员在对相关物品进行查封、扣押前,应打开执法记录仪,如实记录清点、记录物品的数量、种类等。制作《查封、扣押决定书》《物品清单》,在当事人在场的情况下进行现场封存,并由当事人签字。(镜头随登记的物品随时移动,同时拍照),向当事人说明查封、扣押的理由、依据和期限,告知当事人对查封、扣押决定有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执法人员:这是查封、扣押的决定书及物品清单,请你核实后签字确认,查封、扣押的期限为30天,但不包括期间对查封、扣押物品的检测、检验等时间。如果不服此决定,可在收到本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申请行政复议,或者6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当事人:知道了。
(旁白)对于非法经营的场所,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应进行查封的,应及时制作《公告》,张贴在明显位置,同时张贴封条。(镜头应对准封条、公告,有拉近镜头,同时拍照)
执法人员对经营场所的查封,张贴封条、《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