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古代诗歌五首原文
全文共2篇示例,供读者参考
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优秀教学设计1
    课标要求
    1、掌握本单元中出现的词语。
    2、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以寄托自己的情思,抒发对社会人生的感悟。
    3、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理解文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积极、乐观、认真的对待自己的人生。
    4、调动已有的阅读积累,掌握阅读本单元文章的基本方法,学习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加深理解,拓宽视野。
    5、学习运用点评的方式,以三言两语表述自己的观点。
    单元学习目标
    1、掌握本单元中出现的词语。
    2、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以寄托自己的情思,抒发对社会人生的感悟。
    3、理解文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积极、乐观、认真的对待自己的人生。
    4、学习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加深理解,拓宽视野。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重难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新课
    二、文学常识
    三、登幽州台歌--背景
    四、节奏划分
建安诗歌    五、内容解析:
    六、主旨
    七、教学总结
    导入新课
    作者介绍
    明确学习目标
    整体把握:
    问题解疑
    最美的阅读是从诗歌开始的,说起诗歌,我们就会不约而同的想起那些耳熟能详的诗句------
    1、登幽州台歌--选自《陈子昂集》。
    2、在文学上,其诗思想充实,语言刚健质朴,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张九龄、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都从中受到启迪。
    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
    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yōu)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则天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遗址在今北京),慷慨悲吟,写下了此诗。
    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上前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其式为: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后两句每句六字,四个停顿,其式为: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诗的前两句是从什么角度写的?“古人”指的是谁?“来者”是谁?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境遇?
    2、后两句是从什么角度写的?诗人为什么见此景而涕下?
    “前不见古人”
    3、你认为陈子昂是个怎样的人?(从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用几句话描绘一下你感受到的诗人形象)
    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作者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
    《登幽州台歌》的丰厚内涵
    1、孤独的慨叹
    2、生之短促的感喟
    3、怀才不遇的哀伤
    二、《登幽州台歌》的艺术特
    1、景藏情中
    2、沉郁悲壮
    3、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
    杜甫《望岳》
    下面的对联写谁?
    “草堂传后世,诗圣著千秋。”--朱德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
    (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
    杜甫,字子美,因远祖杜预为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北)人,故自称“杜陵布衣”、“杜陵野老”、“杜陵野客”,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怀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但仕途坎坷,身经离乱,看到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就用诗歌抒写情怀,反映时事。其作品思想深刻,境界广阔,有强烈正义感和鲜明倾向性,风格沉郁顿挫,形式多样。由于他的诗真实的反映了所处的时代,后世称为“诗史”;又由于他能忧国忧民,被誉为“诗圣”。
    1.有感情地朗诵并熟练地背诵这首诗,了解诗歌特点。
    2.反复诵读,分析景物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