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年味作文800字(精品多篇)
舌尖上的中国,这个名字大家应该耳熟能详,而我家,也上演了一出“舌尖上的中国”。
听说爷爷奶奶正做饺子,我一个名副其实的大闲人,也是该露露手了,便赶过去帮忙。我摩拳擦掌,把时时刻刻不离手的手套都脱了,随手抓一个饺子皮,学着爷爷的样,转转捏捏,往里头添馅。最后似变魔术一样捏了一道边,馅就老老实实地“躺”了里面。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饺子上会出现“皱纹”。我开始“加工”了起来,越捏越糟,适得其反,还破了一个洞。我把饺子扔给奶奶,想让奶奶帮忙“整容”,“不行,你的自己做,”老爸喝止了我,“刚刚人还说…”我的脸瞬间涨的似滴出血来,一把抓过饺子,道:“看好了,我会!我是清白的!”“我看你的脸的却是青一块白一块!”表哥调侃我道。我冷哼一声,学着奶奶的样,把饺子放水里滚来滚过去,一个光滑无比的饺子响当当地诞生了!我向爸爸看去,他却站不远处笑吟吟的看着我,顿时明白他用的是激将法,向他投一个坚定的眼神,我便继续埋头苦干。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子阳大师的手下,白白嫩嫩的饺子花样百出,改头换面,成了小兔子的形状,爱心的形状,成了我“蒋氏的创意饺子组!”
“煮饺子喽!”随着爷爷一声大喊,饺子被端到了厨房,我们把饺子放入了锅里,饺子一个挨
一个的锅里沸腾。
等着,盼着,新出锅的饺子来喽!几分钟后,众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魔爪伸向盘子,狼吞虎咽。我也不例外,辛苦了这么多时辰,就坐等这一刻了,我一人就占了一盘,不一会儿就吞了下去,这么几个都不够塞牙缝,便捅了捅表哥:“看!灰机!”趁表哥的目光天空中飘荡,我抓住机会夺过他盘中的萝卜馅的饺子,迅速往嘴里一个接一个的送,滑溜溜的进了我的肚子,等表哥发现时,盘中已经空了,我也早已逃之夭夭。
奶奶家的饺子,香香浓浓,无比美味,有种清香直达人心扉,淡淡的清香环绕舌尖上,更有种年味,舌尖上的年味!
“过年咯!”随着妹妹一声大喊,新年伊始,礼炮升空,亲朋好友齐欢聚。邻里一片灯火通明,红红的火焰亮透了半边天空。
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每个地方过年总有一些必备的美食,给我们的舌尖来一次灵魂的洗涤。第一个舌尖上的年味就是咱们三都鼎鼎有名的麻糍。想起小时候,每到过年的那天晚上,红灯笼高高挂起时,大家总会围聚在一起,妈妈和外婆会把麻糍放在铁夹子上,再把夹
子放到火炉上烤,麻糍在烤的时候会发出滋滋的声音,我可喜欢吃这样烤出来的麻糍了,外皮酥酥脆脆的,咬下一口,甜甜的豆沙包裹了我的味蕾。我很喜欢,那个时候麻糍就是年的味道。现如今,在外远行的爸爸和守望的奶奶紧紧的相拥,幸福的泪水缓缓滴落,亲人相聚就是年。不久,爸爸妈妈在厨房和餐桌间走来走去,手上捧着一道道美味的佳肴,所有人都整整齐齐地围坐在餐桌前。一声开饭了,大家就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我夹起一块年糕给妹妹,说:“祝你年年高升。”妹妹夹了一块鱼肉,转过头问奶奶:“奶奶,鱼肉可以讲什么?”大家听了都笑了起来。我夹起一块爸爸烧的鱼肉放进嘴里,嗯,鱼肉表面有一点点辣椒的味道,慢慢的品尝,竟然能感觉到鱼肉在慢慢的融化掉。这种味道是多么的神奇呢,吞下去之后又回味无穷,看来这个鱼肉不仅吃起来很神奇,也包含着大家暖暖的爱呢!
接着,我和妹妹跑到外公面前,对外公甜甜地说:“外公,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外公就大方的给了我们两个一人一个红包,妹妹开心地拿着红包一蹦三尺高,大家看着妹妹这囧样都哈哈大笑起来,还有的人笑得直不起腰。我和妹妹开心地蹦出家门边说:“我要去买鞭炮玩啦!”我们从店里买来烟花,我拿着打火机点燃了烟花的引线,只见烟花在天空中绽放开来,一朵朵五颜六灿烂的“花”为夜幕添加了一点彩,火光点亮了外婆脸上的沟壑,是那样的
自然与温暖。这样看来,过年除了有好吃好玩的,最重要是家人可以相聚在一起,这些幸福的时光,真好!我要牢牢的记在心里。
现在是2023年1月31日的下午1时30分,还有10小时30分钟,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了,我和外公把过年的传统,贴春联贴完以后,外公给我讲起了他小时候过年的故事……
“我小时候过年也没什么特别的,只是多了几样肉菜,比如红烧肉、带鱼什么的,加起来不超过5个,而且这些菜在年三十晚上也不能吃多少,因为要用来在年里招待客人,所以我们那时候是真苦啊”,外公说。“你们那个时候也太不容易了吧!,我平常吃的对于你们来说已经很好了,过年时更不用说,菜和肉把桌子挤得水泄不通,好多人一起猛吃也吃不完呢!”
“对了,你们小时候过年穿的怎么样啊?”我问外公,“我们过年时候也没什么穿的,通常是哥哥穿完弟弟穿,穿完妹妹穿,补丁打了又打,好几年才有机会穿一次新衣服,所以特别珍惜”外公一边回忆着过去的日子,一边和我说着;我听着外公说的,不禁想到自己,平常衣服已经多的数不清,别提过年了。
外公停了一会,若有所思的说:“现在杭州人民都已经实现共同富裕了,不仅城里富了,你小
姑奶奶临安的乡下也都富起来了,她本来不是住的也是土屋子,现在也造了三层的小洋楼了呢!”
聊着聊着,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下午三点多了,马上要准备年夜饭了,我帮着把碗筷都摆好,坐等吃年夜饭啦!年夜饭丰富极了:第一道菜要财源滚滚,这是一盘生菜,因为生菜的谐音是生财,所以它经常会出现在年夜饭的菜单里,图个好意头!第二道菜是清炖鱼头和鱼尾,我把它叫做年年有余;第三道菜是竹笋炖肉,它的名字叫做节节高升,因为竹笋的节很多,所以它有了这么个名字;第四道菜是外婆自己做的肉丸,象征着团团圆圆;第五道菜是茄子夹牛肉,我把它们五个一组摆成了灯笼的形状,不仅好看,也很好吃,所以我叫他们张灯结彩……
最后,我听到外婆说了声:“好啦,大家开饭啦!”我便兴冲冲的开始品尝一道道美味,这顿全家欢聚一堂的大餐就在鞭炮声的伴奏中悄然开始……
舌尖上的新年年,是除夕夜震耳的鞭炮,是烟花闪耀飘进鼻内的一股幽香,是攥在手心的压岁钱,是甜到心里的快乐幸福……可对我来说,过年最开心的还是吃。今年春节,我在临海老家,跟着外公进行了一场在美食中寻年味的旅程。
一盘蒸香肠、一张麦油脂、一碗糟羹,听外公说这是老临海人过年从来不会“缺席”的三道美食。每到年关将近,只要看到家家户户的阳台、窗前挂起一节节让人垂涎欲滴的香肠,那么,属于这个城市的“年味”就已经在鼻尖走起。所以,第一道舌尖上褪不去的年味就是手作香肠。
选料、调料、灌肠、晾晒,在阳光、风、盐的作用下,腌制的香肠从原本的胖鼓鼓变得干巴巴,粉嫩的颜也逐渐加深。它包裹着时间的味道,成就了最浓最醇的年味美食。年夜饭的餐桌上,当外公端上蒸熟切片的香肠,我迫不及待地吃上一口,唇齿间溢满了肉香。我明白了:年味,就是这种记忆的味道!
第二道“年”的最佳伴侣,当然是过年必备的糖果了。每年春节,外公总是会买上一些花生糖、芝麻糖、炒米糖来招待客人。而我最开心的就是在炒米糖的小摊前,看着师傅把一整块热气腾腾的炒米糖划开,切成小块,装进口袋里。每一次等到炒米糖冷了,我就迫不及待地掏出来,咬在嘴里甜甜的脆脆的。我想:年味,就是这种幸福的味道!
俗话说无糕不成年,所以第三道年味美食非年糕莫属。当热气腾腾的年糕出锅后,拿上一根,趁热蘸上红糖,就可以直接塞进嘴里吃了。屋子里米香扑鼻,嘴巴里年糕软糯,这大年
二十五蒸年糕,祈求来年高升的习俗,让我明白了:年味,就是这种期盼的味道!
一份份年货美食,藏着时光的记忆,透着甜蜜的幸福,更是凝聚了一家人一年的期盼。这些大概就是年的味道,它是一种传承、幸福和希望。它会沉淀在岁月里,传承在祝福里,珍藏在每一个人的欢声笑语里。
或许是因为第一次在外地过年吧!别样的年味,让我感动、憧憬、期待。这里没有了往年家里的那么多忙碌。家乡过年最注重吃,从腊月二十镇上的年集开始后,就要开始忙碌准备食材。到过年家家都要准备带有地方彩的“臊子、肘花、带鱼块、麻辣鸡块等”多种美食。小时候最期待的是过年,简单原因,吃好吃的、挣压岁钱。这样的节奏伴随着我长大。
“妈,今年你就随便准备点,不让自己太劳累了。去年就因为太累感冒都住了好几天医院。”“没事,就累那么两三天,再说过年不就是个吃啊!只有吃好了大家开开心心的才有年味呀!就是你今年回不来,吃不上最爱吃的臊子面了,你在那边要吃好,睡好…”。听着母亲慈祥的关心话语,我的心暖暖的。我知道母亲特别累,因为家里的亲戚特别多,每年都需要准备大量的美食。春节前的那几天,是母亲最忙碌的时候。这些年因为油烟吸的太多使她容易感冒,身体越来越不好,但是固执的母亲从来不听我的劝解,每年总是这样的忙碌着,为
过年准备着大量的美食。每当看着大家高兴的吃着饺子、臊子面,小孩子欢乐的领着压岁钱时。我觉得或许就是因为母亲的忙碌,家的年味,在母亲的臊子面中得到了挽留,在母亲可口的饭菜下被升华。
如今家的年味在工作与距离中慢慢消散,入口的饺子失去了专属于母亲的那种味道,但是也具有了别样的滋味。远离家的我们给予了饺子思念的味道、祝福的味道、责任与义务的味道。别样的滋味让我们拥有了别样的年味,我们因为品味它,我们才懂得了、成长了好多好多。
年味,或许就是我们一年的工作累了、困了,回到家或在聚在一起去寻最初的心灵的港湾,去停靠那里,在哪里吃、喝、玩对自己压抑内心的一种释放,去寻最原始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的东西,从其中去品味珍惜。
腊月一到,挨家挨户开始了上演打年糕的戏码。
妇女们将早早泡好的糯米洗净,放入锅灶中烹煮。几个年轻力壮的汉子排着队打年糕。只听叫唤声“出锅了!”妇女们将煮熟的糯米放入石臼。一个壮士立马抡起木槌,捶向石臼中的糯米,旁边有一人需要配合的翻动糯米团。你一锤,我一翻,如此默契,如此和谐。
大约十分钟后,一颗颗糯米粗糙小子在木槌的造化下,形成了一个个俊俏的白面书生。光滑的糯米团从石臼中被请上了案板上,下面的活就要交给有着二十年经验的老师傅了,只见他双手不停地搓,揉,按,面团好像和他很投缘,乖乖地随他折腾。等到圆鼓鼓的面团化身成长长的条子,只见他拿着一根细细的白线,用力拉紧后,三下五除二就把一块糯米团拉成了几块大小长度,宽度一模一样的年糕。
流水线似的工序还没有完结,最后的画龙点睛之笔就要交给我了。我拿起刻有福字的印章,沾上红水(可食用的)轻轻地印在年糕上,阳光下,洁白的年糕镶着鲜艳的福字,寓意来年日日高。
大人们憧憬着来年的美好愿望。馋嘴的我却一手抓起一块没有成形热气腾腾的年糕,往芝麻糖碗了重重的沾了一下,急切切地放入口中。小嘴巴包着年糕,用力地咀嚼着。年糕的韧劲有道,芝麻的唇齿留香,好吃的让我无法启齿。
大年初一,年糕就粉墨登场了。炒年糕,汤年糕,煎年糕……但这些并不能抓住我的味蕾。我的最爱――炜年糕。生起熊熊烈火,去大缸里取几根自家打的年糕,洗净,擦干,放入火炉中,年糕开始了它独特的处子秀。竹排霹雳啪啦的作响,大火中的年糕脱去了白面书生的
模样,摇身变成了黑脸大汉。掰开烤好的年糕,外焦里嫩,再沾上细腻的白砂糖。咀嚼,品味,绵滑的年糕久久在口腔打转,似乎不舍下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