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近”适宜的亲子关系
作者:嵇振颉
来源:《中华家教》2019年第05期
作者:嵇振颉
来源:《中华家教》2019年第05期
近期我参加了一次少年犯的帮教活动,这些十四五岁的孩子,本该在宽敞明亮的课堂内学习知识,本该与同龄人在操场上追逐玩耍,本该享受着来自父母的关爱,此刻却身陷囹圄。他们的眼神失去了这个年龄的清澈,透着一丝迷茫和无奈。难道这些孩子天生就帶着“恶”的基因?绝非如此。每个人的成长,无不带着原生家庭的烙印。尤其是父母,更是在孩子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通过和这些孩子的深入交谈,基本上可以确定他们都有一个非常不幸福的童年。
这个领头的孩子,一出生便遭到遗弃。他在孤儿院待了整整六年后,被一户普通的工人家庭收养。来到新家庭的第三年,养父母有了自己的孩子,他们自然更心疼亲骨肉,对这个养子的关心日渐减少。这个孩子在学校里受到的委屈、被人欺负,却无处倾诉,即便说了,养父母也显得非常不耐烦,他们的心思都在亲生孩子的身上。他开始变得叛逆,总是在学校中闯祸,希望引起养父母的注意。可是除了在老师把养父叫到学校、养父回家后将他毒打一顿,他没有得到预期的关爱。就这样,他结识了一和他有类似遭遇的孩子。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成为这帮孩子的“大哥”,游走在法律允许的边缘之外,自然难逃法网。从父母这里得不到爱,孩子只能通过其他渠道去获得。然而这个非正常的获取渠道,很有可能给孩子健康成长埋下“安全隐患”。
可怜的孩子遗弃孩子的恶果
文学作品中。不乏对于亲子关系扭曲的极端描述。悬疑小说《三减一等于几》这部作品,描写了一个看似惊悚诡异、实则反映亲子关系问题的作品。在一个原本安静的小镇,一个停电的夜晚,几个女人捡到一个婴儿。她们心疼这个可怜的孩子,决定每家轮流抚养这个孩子。可是这个婴儿的眼神、举止,怎么看都不像一个小孩,仿佛是一个披着婴儿外皮的成年人。随着剧情地发展,一个接着一个的悲剧渐次上演。这一切,似乎都和这个捡来的婴儿有关。谜底解开,这个婴儿果然不是婴儿,而是一个已经34岁的成年人。他和另外两个兄弟在一岁以后,身体就不再生长,也就是俗称的“侏儒人”。由于体型过小,他们缺乏生活自理的能力,他们的母亲非常绝望,她厌恶这三个“怪胎”,忍无可忍将他们抛弃。正是因为被抛弃,这个“婴儿”产生了对这个世间的仇恨,他用极端的方式,报复那些享有幸福的无辜者。
心理咨询师武志红在《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中提到“分离焦虑”。3岁前的孩子,如果与父母频频严重分离,会令这个孩子陷入深深的不安全感中,他会为得不到爱而焦虑。亲子关系过分疏远,这种伤痛是很长时间难以缝合的。
溺爱孩子的悲剧
既然过分疏远孩子不可取,那么把所有爱都倾注在孩子身上,是不是孩子就能避免以上这些问题?我采访过一位女孩子,她的母亲就是把她当作生命的全部。自从她出生以后,母亲就不再上班,全身心地照顾她的生活起居。母亲对她的钢琴学习抓得非常紧,希望她在长大后能成为世界级钢琴家。女孩根本不喜欢弹琴,只是她不忍心辜负母亲的一片苦心。女孩上的大学和专业,也是父母替她选的。就在毕业前,父母还为她安排好工作。但她上班一年后,却患上了抑郁症。她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这样的生活,是父母替她规划好的,并没有征求过她的意见。父母剥夺了她的选择权利,这才是她抑郁的根本原因。不能说父母不爱这个女孩,这个普通的家庭,几乎倾其所有地培养孩子,含辛茹苦的父母,还不惜为女儿安排好稳定安逸的生活。以为这番好心,一定会换来女儿的感激,不料等待他们的,却是女儿的抑郁症。过分溺爱,其实是一种意志的强加。
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提到:“太过宠爱的孩子,长大后容易产生自卑感,不到生命的意义。”因为父母替孩子准备好一切,孩子少了追逐梦想的过程。而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这个过程,并非单纯是那个最后的结果。丢失了过程,进而在人生意义上陷入迷茫,自卑、抑郁的心理自然会产生。
远近相宜育儿女
有些父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儿女身上,想让他们来实现自己当年未实现的梦想。既然父母自己没有做到,为什么要求孩子一定要做到呢?《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讲得很清楚:“如果父母与孩子黏得太紧,孩子会产生分离攻击。他会为得不到自由而焦虑,想攻击父母,与父母产生适度的分离,从而给自己留下足够的空间。”正如世界上任何一种关系,太近,会产生压抑感;太远,则过分疏离。亲子关系是所有关系中比较特殊的一种,因为作为父母一方,对孩子一般是无偿的付出,并不奢求他在今后对自己给予回报。因此,父母很容易走向过分溺爱的偏差。
因此必须与孩子保持适当的距离。只有距离合适的关系,才会令孩子满意,太远或太近的关系,都会让孩子产生焦虑,焦虑情绪长期得不到疏导,就会在孩子长大后诱发各种心理
问题。请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平等地对待他,既不过分近,也不过分远,既能让他感觉到父母的爱,也能给予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
嵇振颉青年作家。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