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教案
7大卫·科波菲尔(节选).............................................................................................. - 1 - 8复活 .............................................................................................................................. - 8 - 9百年孤独(节选)..................................................................................................... - 13 - 10老人与海 .................................................................................................................. - 18 -
7大卫·科波菲尔(节选)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者的生活背景。
2.熟悉故事情节。
3.学会分析故事中人物形象。
核心素养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教案
语言建构与运用:学习通过语言、动作、肖像等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小说的情节,分析大卫·科波菲尔、米考伯等人物形象。
审美鉴赏与创造:分析本文带有“自传”性质的写法。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作者在人物身上寄寓的道德理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分析故事中人物形象。
难点:
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法。
课前准备
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狄更斯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我所有的著作中,我最喜爱的是这一部。像许多偏爱的父母一样,在我内心的最深处,我有一个最宠爱的孩子。”大家知道狄更斯口中这个“最宠爱的
孩子”的名字是什么吗?没错,就是《大卫·科波菲尔》。
二、写作背景
《大卫·科波菲尔》属于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范畴,为我们细致勾勒出一幅19世纪中叶涵盖英国社会各个层面的生活画卷。该小说的故事背景依托于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这一时代的英国享受着工业革命带来的显著成果,表面上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繁荣盛世,但实际上社会贫富差距悬殊,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凡此种种都在本书中有所揭示。
三、作者介绍
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19世纪英国最受欢迎的作家。狄更斯出身清贫之家,他父亲因负债而入狱。狄更斯少年时因家庭生活窘迫,只能断断续续地入校求学,后被迫
到工场做童工。15岁以后,他当过律师事务所学徒、录事和法庭记录员。20岁开始当报馆采访员,报道下议院的情况。狄更斯的生活和创作的时间,正是19世纪中叶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前期。狄更斯毕生的活动和创作,始终与时代潮流同步。他主要以写实笔法揭露社会上层和资产阶级的虚伪、贪婪、卑琐、凶残,以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豪情讴歌人性中的真、善、美,憧憬更合理的社会和更美好的人生。他以其小说创作篇幅宏大,气势磅礴,内容包罗万象,风格雅俗共赏、丰富多彩,生前即已饮誉国内外,被后世奉为“召唤人们回到欢笑和仁爱中来的明灯”。
狄更斯既是位“娱悦大众”的通俗作家,又是一位有艺术独创性的伟大天才。他创造了许多典型人物,如:乐善好施的匹克威克,儿童教咬犯费金、吝啬鬼斯克鲁奇、骗子金格尔、伪君子裴斯匿夫、债多不愁又乐天知命的米考伯等。
狄更斯的主要作品有《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老古玩店》《艰难时世》《我们共同的朋友》《双城记》等。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在文学界造成了轰动,他是唯一可以与莎士比亚比肩的英语作家。
四、题目解说
本文节选自狄更斯的“半自传体小说”《大卫·科波菲尔》(第十一章),这部小说被称为他“心中最宠爱的孩子”,于1849至1850年间,分20个部分逐月发表。小说以第人称的叙述方式,讲述了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自幼年至中年的生活历程,展示了19 世纪中叶英国的广阔画面,反映了狄更斯希望人间充满善良、
正义、人道、博爱的生活理想。
五、层次结构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5段),写货行的位置特点以及与“我”一块儿做工的其他人物的特征,
借此表现出“我”遭人遗弃而去做童工的痛苦和羞辱感。
第二部分(第6-53段),写“我”租下米考伯的房间后与米考伯夫妇的交往,得知他们的困难并成为对方的知已。
第三部分(第54段),抒发“我”的感想,强调一个人的经历和遭遇有助于他本人的成功。
六、全文分析
1.开篇主要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明确:
开篇运用对比手法,一是如今“几乎对任何事物都不再引以为怪了”的“我”却对过去“像我这样小小年纪就如此轻易地遭人遗弃”的事情感到“吃惊”;二是有才华的孩子“身心两伤”而无人替他说话。作者借助对比,表现了“我”对当时黑暗、缺乏怜悯之情的社会的批判。
2.第四段中作者不厌其烦地介绍“我”的伙伴们的情况,有何用意?
明确:
在内容上,表现伙伴们都是出身社会底层;在结构上,为下文写“我”因被抛弃做了童工而感到痛苦、绝望做好铺垫。
3.第十六段中“你在这个大都市的游历还不够广,要想穿过这座迷宫似的现代巴比伦”这句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明确:
一是比喻,把“这个大都市”比作“迷宫”,形象地写出其道路的复杂难辨;二是借代,巴比伦本是古代东方巴比伦王国的首都,这里的“现代巴比伦”代指英国的首都伦敦。
4.第31段中作者写米考伯太太总是向“我”诉说家庭困境,有何用意?
明确:
说明米考伯一家陷入困境而又无解决困境的有效行动;也说明“我”能理解和同情他们,因此深得米考伯太太的信任。
5.结尾一句有何深刻含意?
明确:
结尾一句寄寓了作者的信念,即一个人只要有自强不息的勇气、百折不回的毅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在逆境中满怀信心,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此处也印证了《大卫·科波菲尔》带有自传的性质,即取材于作者自身那些奇特的经历和悲惨的事件。
6.本文塑造了大卫·科波菲尔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明确:
大卫·科波菲尔是小说中的主人公,自幼成为孤儿的大卫被继父虐待,在10岁时被送到伦敦一个货行当童工,这对于“极有才华、观察力强、聪明热情、敏感机灵”的大卫来说是极大的羞辱,他感到身心俱伤,对当时“居然没有人出来为他说一句话”的社会感到奇怪和不满。
大卫感情细腻、聪明好学,在妈妈和老保姆的影响下,他对世界怀着纯洁的爱,对朋友诚挚友爱。童工生活的折磨,没有改变他坦荡、友爱、诚挚的高尚品格。他对处于困境中的不幸者米考伯夫妇深表同情,他不但不厌倦米考伯太太向他反复诉苦的话,反而把这些话视为知心话;他在得知米考伯一家生活困难到几乎断粮的情况下,掏出自己剩余的不多的工资,真心实意地要求米考伯太太收下,就算是他借给对方的;他欢欣地听取米考伯太太的支使,并不止一次地为她典当银餐具换钱度日;米考伯先生因债务被捕入狱,他前去探望并为对方的狱中处境而担忧;他最后在监狱附近租房,与米考伯一家患难与共。
大卫·科波菲尔有自强不息的勇气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做童工虽然辛苦、屈辱,但大卫还是坚持了下来,并领到了相应的工资。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后来还把这奇特的经历和悲惨的事件撰写成文,创造出了自己想象的世界。
7.米考伯先生是世界文学中的一个典型形象,这一典型形象有何特点?
明确:
一是滑稽可笑。他的外貌滑稽可笑,他长得“胖墩墩”的;“脑袋又大又亮,没有头发,光秃得像个鸡蛋”。他的穿着滑稽可笑,他衣服破旧,但“衬衣硬领”颇为神气,他还拿着一根很有气派的手杖,外套的前襟上挂着一副有柄的单片眼镜。他的言行更是滑稽可笑,他处处都试图显得文雅,说话中带着上等人屈尊
俯就的口气以及喜欢卖弄学问的那种迂腐的味道。
二是债多不愁,得乐且乐。米考伯先生替各式各样的商家招揽生意,收入却很少,甚至有时候一无所得,为了维持生存,他卖尽当空,颠沛流离,债主们经常上门叫骂,随时有被债主控告和被法警逮捕入狱的危险。但他一生都在等待“机会”,“时来运转”是他的一句口头禅,他得乐且乐、一副盲目乐观的样子,但机会却从来不曾在他面前出现。
三是爱慕虚荣,喜欢讲排场。他收入不多却又爱慕虚荣,喜欢讲排场,所以常常是吃了上顿愁下顿,不得不变卖家当或四处举债。当陷入困境、债主们上门逼债时,他会愁眉苦脸,甚至声泪俱下,拿着刮胡刀要往脖子上抹,想一死了之。而债主一走,他顷刻之间又把皮鞋擦得锃亮,手舞足蹈,有说有笑。他多次向大卫传授支出不能大于收入的道理,可自己总是
陷于债务之中不能自拔。
8.《大卫·科波菲尔(节选)》采用了怎样的叙述视角?你对此写法的优劣有何认识?
明确:
采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故事,是小说常用的叙事策略。《大卫·科波菲尔(节选)》采用主人公视角(第一人称“我”)叙述故事,小说中的“我”就是小说的主人公。
以主人公的视角叙述故事的好处在于,人物叙述自己的事情,自然而然地带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和真实感,只要他愿意就可以袒露内心深处隐秘的东西,即使他的话语有所夸张或自谦,读者也会把这当作他性格的外现。课文节选部分以
“我”叙事,让读者了解了“我”做童工时的真实遭遇,了解了与“我”所接触的工友们的状况,了解了“我”的房东米考伯夫妇的个性特点、生活窘况以及“我”与他们的交往情谊。
由于采用第一人称,小说给人的感觉是真实的、亲切的,主人公视角便于抒发情感,便于揭示主人公自己的深层心理,比如,课文叙述到米考伯先生前来货行给大卫·科波菲尔提供租房时,小说以大卫·科波菲尔的口吻说道:“我全心全意地向他道了谢,因为他愿不怕麻烦前来领我,对我真是太好了。”这就表明以第一人称来叙述可以为作者直接表达(或宣泄)感情,从而唤醒读者内心的感受,并引发读者思考提供了方便。又比如,课文最后一段:“可是我毫不怀疑,当我重返旧地时,我好像看到一个在我面前走着,让我同情的天真而富有想象力的孩子,他凭着那些奇特的经历和悲惨的事件,创造出了自己的想象世界。”如此叙述,可以拉近小说主人公与读者的距离,让读者走进小说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这种叙述视角的主要局限是受人物本身的条件,诸如年龄、性别、教养熏陶、思想性格、气质智商等的限制,处理不好容易造成主人公的情况与其叙事话语格调、口吻等的错位,结果就会不可信。由此生出
的另一个缺陷是,第一人称难以用来叙述背景复杂、事件重大的题材,如《战争与和平》不可能由娜塔莎·罗斯托娃来作为小说总的叙述者。再者,第一人称很难描写充当视点人物的主人公的外部形象,勉强这样做,就像照镜子,不免有些扭捏造作,如本文就没有对大卫·科波菲尔的肖像描写。
七、中心思想
小说通过讲述大卫·科波菲尔的悲惨遭遇,揭示了当时人的真实面貌,突出地表现了金钱对婚姻、家庭和社会的腐蚀作用,批判社会中人性的缺失和道德的沦丧,表达了作者对真诚、患难与共、自强不息等优秀品质的肯定和赞扬。
八、写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