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三军的意思解释
本文目录
七律长征中的三军是什么意思
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制第九册小学语文课本第十九课《长征》一诗,现在通用的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第九册)是这样解释的:“‘三军’指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当年没有编建红三方面军),也就是整个红军。”此后,人民教育出版社与东北朝鲜民族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的《语文第九册教案》也沿用了这一说法,至于街上出售的五花八门的各种学生参考用书更是直接抄袭这一说法。 这一说法欠妥,主要理由有二:其一是率领的红一方面军大部(陕甘支队)越过岷山的时间是1935年9月,写这首诗的时间是1935年10月,而这时还在岷山之南的松潘草地及其以南的红四方面军,不仅没有北上越过岷山,反而正在南下川康藏族聚居区;其二是,红二方面军的成立是1936年7月5日,这个时间比写这首诗的时间晚了九个月,显然不可能把没出现的事情写进诗里。 “三军”这个词的正确解释应该是:“泛指红军队伍”。因为《长征》一诗是写的古体诗,在古文中,“三军”有四种意思,这在《辞源》中有详细的解释和例文,而《辞源》中四个义项的第二项即是:“军队的通
称”.“尽”的意思是都,全的意思。
古代的三军是什么意思
提起"三军",现代人普遍的概念是指陆、海、空三军。实际上在中华文化中"三军"的说法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而且与现代陆、海、空三军实质意义也相去甚远。最早提出三军这个概念的是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春秋时,大国通常都设三军,但各国称谓有所区别,如晋国称中军、上军、下军;楚国称中军、左军、右军;齐国、鲁国和吴国都称上、中、下三军。三军各设将、佐等军衔,而中军将则是三军统帅。随着时代演进,上、下、中军渐渐被前军、中军、后军所代替。到了唐、宋代以后,这样的编制已成为军队的固定建制。这时三军的主要标志是担任不同作战任务的各种部队。前军是先锋部队;中军是主将统率的部队,也是主力;后军主要担任掩护和警戒任务。长征 七律
古代的三军指的是什么意思
关于古代三军,场合不同,所指各异:
一、按照周朝的制度,诸侯大国拥有军队的规模,为三军。
诸侯大国的三军,分为中军、上军、下军;中军地位最高,上军次之,下军又次之。
每军一万二千五百人,三军合计三万七千五百人。
据《周礼·夏官·司马》载:
“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
二、步军、车军、骑军,合称三军。
据《六韬·战车》载:
“步贵知变动,车贵知地形,骑贵知别径、奇道,三军同名而异用。”
三、军队也可通称为三军。
1、《论语·子罕》: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汉书·灌夫传》:
“ 魏其言灌夫父死事,身荷戟驰不测之 军,身被数十创,名冠三军。”
3、 唐章孝标 《淮南李相公绅席上赋春雪》:
“朱门到晓难盈尺,尽是三军喜气消。”
4、《说唐》第一回:
“(晋王)将宫内之物,给赏三军,班师回朝。”
三军过后尽开颜中三军指的是
“三军”是指: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泛指整个红军。
《七律·长征》
创作年代:现代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全诗译文:红军从来都不害怕探索的困难和先祖。成千上万山峰和水域的艰辛和艰辛,这是很平常的事情。武陵山脉如此高低有秩,它们是无穷无尽的,但在我们的眼中,它们正像波浪一样慢慢地翻滚。
乌蒙山是雄伟的,但在红军眼里,就像在脚下滚动的泥球,在金沙江岸边悬崖上,湍急的水淹没了高耸的悬崖,给人一种暖心的感觉。
在大渡河东侧,两侧只有十几根铁绳。这使人感觉有点凄冷。让红军高兴的是看到庐山,那里到处都是白雪皑皑。我们翻过庐山后,都是兴奋的,红军脸上满是笑容。
扩展资料:
《七律长征》开始于1935年9月下旬,并于1935年10月完成。
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粉碎了国民政府的包围圈,为了准备抗日战争,使中国免于危险。中央红军被迫实施战略转移,以摆脱国民军队,撤出中央基地并开始长征,由江西瑞金出发,世界闻名的长征路正式开始。
《七律·长征》是在距离长征胜利不久,红军还在路上即兴发挥的。作为红军领袖,经历了磨难,感到曙光就在不远的前方。此诗开门见山的表达的红军的赞美,不怕困难,勇敢和顽强的革命精神是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全文的情感基础。
以上就是关于三军的意思是什么意思,七律长征中的三军是什么意思的全部内容,以及三军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