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
教材分析: 
《七律长征》是同志在长征胜利后,满怀激情地回忆红军队伍在长征途中排除万难的典型事例,表现了我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激发学生向红军战士学习,培养不怕困难的奋斗精神。 
全诗共四联,56个字。首联开门见山地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第二、三、四联分别从两方面写红军战胜的困难。它是承上文千山万水而来。作者按红军长征的路线,选取了五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地理名称,他们都是著名的天险,高度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万水千山。第四联是对首联的回应。开端言不怕,结尾压更喜,强化了主题,升华了诗旨。更喜承上文而来,也是对上文感情的结束。 
学情分析: 
高年级的学生对于阅读的基本方法、能力都有一定的基础,但体现在他们身上直观性仍然是
比较强的。因此教学本课一定要加上直观的视频或音乐加以渲染。 
本文是一首律诗。律诗学生并不是第一次接触,对于学习律诗要读通、读懂、悟情、背诵的基本方法是了解的。而且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一些与战争、与长征有关的事件,特别是从电视媒体中拥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在理解文本的时候是有基础的。 
学生对文中隐含的历史事件不够清楚,且对孩子们来说,时间比较久远,再加上自身的生活经验与诗中情境有距离,例如对”“的理解会比较困难,因此教学中要补充适当的资料,观看有关的视频加深理解。 
计算机辅助教学能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速度,提高教学效率,能增强理解和保持;能激发学习动机等。根据语文的学科特点,所出示的视频、音乐等多媒体材料主要是为了渲染文本内涵,增进学生感悟理解,所以在有多媒体的教室里上课较利于课堂组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理解诗意,感受红军藐视困难的豪迈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感受红军藐视困难的豪迈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含义,通过重点词句体会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准备: 
1、教学多媒体及课件。 
2、学生查有关长征的资料并自学生字词。
教学过程: 
    授课时间:1122            七律.长征
一、导入新课
1、上课,同学们好!老师好!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主席写的一首诗——《七律.长征》,看老师写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课前,我们已经查阅了有关长征的资料吧,那么,谁能来说一下你了解的长征呢?师随时总结;知道了长征的时间,了解了长征的经过;更了不起,还了解了长征的原因
3、大家看,这就是当年红军长征的路线图。回顾长征,主席不禁心潮澎湃,激动地写下了这首——《七律.长征》。
二、整体感知
1、下面,就让我们跟随着红军的脚步,走进长征,感受那段艰辛而辉煌的历程。
2、请大家自由朗读全诗,可以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读得很用心。谁来将这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请你来读。师评价:第一遍读,就能把每个字音都读准确,也很流利,很不错了
  4、字音读准了,诗句也读通顺了,这是学好古诗的基础。注意这是一首律诗,在读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诗句间的节奏,就让我们试着读出诗的味道。谁再来读。很了不起,注意了诗的节奏,她读得有板有眼。
  5、就像她这样,谁再来读一读。太棒了,更有诗的韵味了!其实他已经把自己的一些理解读进去了。几遍读下来,相信大家对课文的意思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6、课前,同学们已经借助工具书预习了课文,那谁能试着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2个)师评价:这位同学说出了自己的理解,谁来帮助他?评价 :同学们能自己弄明白诗句的大体意思,非常了不起,相信随着这节课的学习,你们的感受会更深刻。
三、品词读句 感诗悟情
下面就请同学们再次品课文,可以联系着课前查的资料,也可以变读边想象,抓住关键词句品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受。开始吧!(学生朗读4分钟)
  B、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谁想来朗读一下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学生读句子。师评价:第一个朗读勇气可嘉,谁还接着读。谁还想读?同学们读得都不错,都读出了自己的理解。
2、我发现,“逶迤和磅礴”这两个词大家读得都很有味道,相信你们一定有很深刻的感受,能
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理解吗?可以联系课前查的资料。谁还想补充的?师相机评价:是啊,绵延千里,纵横四省。
大家看,这就是逶迤的五岭,你说,这是一道怎样的岭?
3、大家看,这就是磅礴的乌蒙山,这又是一座怎样的山?这真是山峰陡峭啊!
4、怎样读才能读出这种逶迤,这种磅礴?谁来试试?你们听出逶迤和磅礴了吗?谁还能读得更逶迤,更磅礴?师评价:这下听出来了吗?再一起来感受一下。
5、大家看,就这样的两个词,结合资料,我们读出了这样多的内容,现在,就让我们展开想象,你仿佛看到了红军是怎样翻越这崇山峻岭的你看到了——,你看到了——  多难哪,这可真是“远征难”哪,板书:远征难。
5、可这样绵延不绝的岭,在主席的笔下却成了?这样高大险峻的山呢,成了?你又想怎样读?读,哎呀,这浪还不够细呀,再读。这泥丸还不够小啊,再读。
6、此时此刻,你感受到了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7、是啊,明明面对的是长路漫漫,可主席却说,读——引导:这里的岭和山可是截然不同的啊!你怎样读?
明明面对的是困难重重,可主席却说,读——  你读
8、是啊,巍巍青山何所惧,崇山峻岭任我游!一起读——
9、这可真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长征 七律
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一)金沙水拍云崖暖
1、还是集体的力量大,看,刚才我们结合资料深入品读,一边想象一边品读,就读出了诗句所蕴含的情感。谁还来展示你想读的句子。
2、哦,这个暖字大家读得别有深意,你们听出来了什么?结合资料谈谈你对暖字的理解。师评价:你谈得太好了,大家看,这就是资料的力量啊!
3、听了巧渡金沙江这个故事后,再读这句话,你读 大家来评一评,他读出自己的理解了吗?要怎样读?为什么这样读?读,谁还想读。
(二)大渡桥横铁索寒
1、那“大渡桥横铁索寒”呢?自己再读读试试,通过这个“寒”字,你又有什么感受?结合查的资料接着品。评价:理解可真深刻,我们可真要感谢这些宝贵的资源哪!
2、师引导:大家看,这就是大渡河上的泸定桥。103米有多长呢?有我们多媒体大厅长度的8倍,30多米又有多高呢?大家抬头看,从地面到天花板高度的10倍。此时,不要说让你在铁索桥上爬了,就是让你站在这摇摇晃晃的铁索上面,向下看看那波涛汹涌的河水,你都会?你会?读,用你的朗读告诉我,你也读。
3、面对如此天险, 22位勇士挺身而出,他们攀上了铁链,三十米、四十米、五十米,一位战士中弹了,他却——  他却——
八十米、九十米,近了,更近了,可敌人也更猖狂了,甚至在桥头放起了熊熊烈火,可战士们——  可战士们——
4、看,22位战士冒着林弹雨爬过来了:播放飞夺泸定桥片段。
5、用了两个多小时,战士们才飞夺泸定桥——你读,师评价:真是心惊胆寒哪。
22位勇士全部牺牲了,那根根铁索上还带有战士们的斑斑血迹,读——再读。师评价:真是寒从心生啊
6、一暖一寒,这是两种不同的战斗,两种不同的情感,再读这一句话——师引导评价:给他评价评价,应该怎样读,就用你的朗读给他启发。
7、从她的朗读中,我们也感受到了面对艰难险阻,主席和红军所彰显的英勇无畏的气概,这让山河都为之动容,一齐读。(中间两句诗)
8、可是同学们,难道红军二万五千里的长征,仅仅跨越了这些山和水吗?谁能结合你查到的资料给大家谈一谈?
9、是啊,那里似乎有爬不完的大山!渡不完的大河!还有似乎永远走不到尽头的草地!永远看不到顶的雪山!这要经历多少千难万险哪。(板书感叹号。)可是,和红军的回答只有一句话: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D、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哪。让我们再接着读!两个学生读。师引导:好一个更喜呀!好一个尽开颜!
2、可是红军面对的是连鸟都飞不过去的岷山,他们喜从何来?
3、曙光在前了,胜利在望了,红军战士怎能不尽开颜呢?一起读:都尽开颜了,再读!
4、这可真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四、回归整体 整体感悟
1、让我们再次回顾这首诗,红军把什么只当做等闲小事?板书:等闲。 是的,把逶迤的五岭当做等闲小事,把-------把感叹号一个个擦去。
2、从这“只等闲”,你又能读出这是一支怎样的红军队伍呢?
3、谁能用你的朗读让我们共同感受到红军的这种精神,这种气概!  师评价:多么坚定!多么自信!
4、就像这位同学这样,谁还要读?师评价:你读出了红军的气概,你读出了红军的精神
5、老师从大家的眼睛里看到了,红军这种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已经深深打动了你,那么来吧,就带着这份激动,这份豪迈一起读!
五、情感升华
    1、师评价引导:相信大家这气势豪迈的朗读,把在座所有老师和同学都带到了那充满艰辛、充满豪情的长征岁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沿着红军长征的足迹,重走这漫漫长征路。2、师解说
3、来,让我们全体起立,让我们在音乐声中记住这壮丽的诗篇,让长征的精神永驻心间。
六、板书设计       远征难    乐观
只等闲    不怕困难
教学反思:《七律长征》是同志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它是为纪念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而作。作者以其军事家高瞻远瞩的眼光和诗人豪放热情的气
概,回顾了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红军战士英雄无畏和乐观精神,抒发了作者勇往直前的豪迈情怀。
  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我首先介绍有关长征的资料,使学生对长征有一定的了解,再通过课文中注释,从字里行间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接着我引导学生朗读、背诵、默写课文,让学生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教学时,我让学生深入学习诗中的比喻句。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让学生说说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样比喻?通过讨论,学生均明白了这个诗句突出了五岭、乌蒙山的高大险峻,可在红军战士眼中它们不过是细浪和泥丸而已,说明红军藐视困难,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