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扬文字话长征——从诗词中解读长征精神
作者:郭冰
来源:《共产党员·综合版(河北)》 2016年第10期
    郭 冰
    红军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作为长征的亲历者和指挥者,他在“马背上哼成”的几首关于长征的诗词,是长征历史的艺术再现,是长征精神的提炼升华。让我们以在长征中的诗词为线索,沿着一代伟人大气磅礴、气宇轩昂的胸怀探索长征足迹,感悟长征精神,感受那战胜任何艰难困苦的精神力量和大无畏革命精神的人格魅力。
    最富代表性的长征诗词——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长征 七律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一提到体现长征精神的诗词,最为著名且最为人们熟知的莫过于的《七律·长征》,这首诗是红军翻过岷山之后即将到达陕北时写的。第一句中虽然“远征难”,但是红军战士的态度是“不怕”,这就是红军不屈不挠、英勇顽强、藐视困难、献身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即使走过“万水千山”,依然“只等闲”,不仅反映出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而且进一步显示出红军面对困难时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第三句中的“逶迤”和“细浪”,虽然五岭蜿蜒起伏,困难重重,但在红军眼中,它们都只不过像在水中翻腾着的细浪。第四句中的“走泥丸”,在红军看来,气势雄伟的乌蒙山也只像滚动着的小小泥丸罢了,红军的大无畏革命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跃然纸上。接下来,写到了金沙江和大渡河,选取了长征途中最有典型意义的“巧渡金沙江”和“强渡大渡河”两次重大的渡江战役来概括长征途中的战斗。金沙江江阔流急,巨浪猛拍两岸陡壁峭崖,可见金沙江形势的险恶。红军先锋部队用化装的方法消灭渡口敌哨兵从而巧占渡口时,敌人已将渡船烧光,江面又无法架浮桥,几经搜寻到三只木船。于是用这三只木船日夜强渡,使几万人马胜利渡江。而大渡河,只有一只渡船,水流比金沙江还要湍急,只得强攻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敌人不但用炮疯狂扫射,还在桥头放火阻挡。红军冒着林弹雨和熊熊大火,消灭敌人,跨越大渡河。这些都刻画了红军不畏艰难、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战斗精神。最后两句写红军历尽艰难险阻取得胜利的喜悦情景。1935年12月,红军到达陕北后,曾说过:“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
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诚如所言,长征途中遇到的艰难困苦,世所罕见,只不过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面前,山再高没有红军的觉悟高,路再长没有红军的腿脚长,敌人再强没有红军的意志强。这体现的就是长征精神。
    革命意志大如山——
    十六字令三首
    其一: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其二:山,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其三:山,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赖以柱其间。
    这首词作于1934年至1935年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湘贵一带山间。在艰苦的征战途中,也许由于自己的正确建议逐渐被大家认同,情绪日益高涨,心情愉悦。他在马背上断断续续写成了这首《十六字令三首》。第一首写山的高峻,离天只有三尺三,面对凌云高山,一般人视为畏途。而在长征途中,面对直插云天的座座高山,英勇的红军战士既未低头,也未下鞍,而是快马加鞭疾驰而过,把那些崇山峻岭远远抛在身后,展现了红军奋勇前进的雄姿。第二首写山的雄伟,用“翻江倒海”“万马奔腾”来比喻山起伏,既使人想到跌宕起伏的洪涛巨澜,又使人想到千万匹紧张激战、迅疾奔腾的战马,更使人自然联想到红军长征时浩大壮阔的场面,赞颂了红军高昂的战斗激情和同敌人血战到底的大无畏精神。第三首写山的陡峭,把直插霄汉的高山比作尖刀长剑,挺拔锋利,把青天都刺破了,而锋刃却丝毫未损,可见其坚强有力,象征着党和红军顶天立地的伟大形象。这三首词都是各自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山的形象,却表达的是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歌颂共产党和红军的无畏、坚强和伟大精神。
    豪情满怀的战斗檄文——
    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这首词作于1935年2月。在1935年1月4日确立了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红军离开遵义北进,
越过娄山关,渡过赤水,准备进入川西。但事与愿违,前进途中遇到川军重重阻力,如果按原计划进军会付出很大的牺牲。于是决定从原路反攻遵义,出敌不意打个回马。的这首词写的就是红军越过娄山关,向遵义进军的情景,反映了遵义会议后英雄红军的顽强英勇、视险如夷的豪迈气魄和无坚不摧、攻无不克的战斗英姿。在“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的严峻肃杀的环境下,红军指战员继续向着娄山关急速挺近,而且是“马蹄声碎,喇叭声咽”,可见行军的紧迫和纪律的严明。接下来,写的是红军傍晚跨越娄山关,向遵义进军的情景。“雄关”虽然像铁一样牢不可破,不可逾越,但红军依然迈开大步跨越过去,“而今”是和以往相比,大不相同。遵义会议后,红军获得了新生,迂回前进,穿插于敌人之间,生龙活虎、处处主动,国民党军队妄想凭借天险阻止红军前进的企图又一次化为泡影。虽然没有直接描写激战过程,但却写出了红军再次跨越娄山关的胜利豪情。
    “长缨”与“苍龙”的咏叹——
    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1935年10月,红军突破敌人的重重封锁,率部进入甘肃南部,历经艰险,终于突破了敌人的防线,打垮了敌人的骑兵部队,胜利来到宁夏南部的固原县。著名的六盘山就坐落在该县的西南。山峰奇
特险峻,山路盘旋多重,传说六盘山从山上到山下共有34个盘旋弯道,主峰近3千米。在翻越六盘山的途中,心情格外高兴,一边与战士们谈古论今,一边观赏六盘山的美景。在休息期间,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举目远眺,看远处天高云淡,红旗迎风招展,心情异常的兴奋,一时间忘掉了行军的疲劳,坐在那里久久不忍离去。翻过六盘山后,中央红军很快到达陕北,与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在越过六盘山后的一天挥笔写下了这首词,这也是他在长征途中的最后一首词。这首词第一、二句写“天高”“云淡”“飞雁”,表面写天气,实际上是表达人们在获得胜利后的心境。第三、四句总结长征的辉煌成就,表达夺取胜利的坚定信念。这种坚定信念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在屈指行程二万的漫漫征途中,上有敌机扫射,下有敌军围追堵截,然而在指挥下的工农红军却视千难万险如平地,一一踩过,充分显示出红军战士藐视困难、战胜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第五、六句写红军在六盘山前的青石嘴大打了一个漂亮的歼灭战,扫清了前进道路上的障碍以后,战士们情绪高涨,一鼓作气登上六盘山,让红旗在山顶迎风飘扬。最后一句虽用“何时”发问,却不言自明,实际上指出胜利到来的日子不远了。反映出红军战士奋勇争先、准备杀敌、渴望胜利及早到来的高昂的战斗情绪,表现出战士们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读罢这几首诗词,又仿佛看到了红军艰苦的万里征程,沿途无数大小的战斗。长征是人类罕见的奇迹、历史空前的壮举,这壮举的实现,靠的就是可贵的长征精神。而长征诗词中体现的长征精神,更是活灵活现出现在人们的脑海,让人久久不能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