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
第三单元
一、知识结构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一)文学常识
作者XXX,原名XXX,字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首次用笔名“XXX”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代表作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有《野草》和杂文集《坟》等。
文章思想内容
(二)文章主题:作者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儿童热爱自然,天真幼稚的欢乐心理。(三)结构:
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这个题目我们可以得到如下信息。
XXX出现两处地名“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些都是作者童年生活、研究的场所。作者用“从……到……”的词语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由此,可以发现,课文大致分为两部分,反映了作者从童年的游戏、玩耍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请你按照题目“从……到……”给文章划分结构。
第一部分(1~8):回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可分为四层:
一层(1):总的介绍百草园情况。点出是“我的乐园”,充满留恋之情。
二层(2):写热天百草园充满无限乐趣。
三层(3~6):写长妈妈讲的XXX故事及“我”的感慨。
四层(7、8):写冬天百草园雪地捕鸟的乐趣。
第二部分(9~24):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的履历。可分为五层:
一层(9):是过渡段,告辞百草园去书塾读书。
二层(10、11):写入学的情形。介绍了书屋和先生。
三层(12~16):写不准提课外的问题。
四层(17~20):写不准去后园玩。
五层(21~24):写师生读书的好笑情景和“我”趁先生读书入神时画画儿。
论语六则(四)品味亮点词语。
1.“扫开一块雪,露出空中,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出这句话中使用的动词,并阐发其感化。方阵口号
“扫”“支”“撒”“系”“牵”“看”“拉”“罩”等表示动作的词,写出捕鸟时的动作和紧张心境,也显露出作者回忆时的愉快心境。
2.下面两句话中加点的字能否改成括号内的字?为什么?
(1)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
听起来英语不能。“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态;“停”字就无法表现这种情态。(2)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XXX窜(飞)向云霄里去了。
不能。“窜”字写出了叫天子的速度快,又来得突然,“飞”字则没法表达出这种意思
(五)感悟出句子
南丁格尔事迹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一句在文段中的表达作用。
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油蛉、蟋蟀们的声音非常悦耳。
创意网页设计2.作者写百草园这个乐园内容丰富、趣味无限。若请你来赏析第②段,你认为有哪些出的地方?请出一处说说你的理由。
(1)第②段的形容词用得精彩,如用“碧绿”“紫红”,既准确地描写了这些植物的颜,又给人以明艳美丽、充满生气的感觉。
(2)层次井然,条理分明,先用两句“不必说……也不必说……”从整体上勾勒出作者对百草园的印象;“单是……就……”从局部强调了“泥墙角一带”,这是一种顺序。整体是从植物党员半年总结
写到动物,局部是从动物写到植物,这又是一种顺序。几种顺序配合起来,使写景不仅有序,而且活泼生动。
(六)阐发主体形象。
你怎样对待三味书屋里的教书先生?
对三味书屋里那位先生的评价,不应过多贬斥。从文中“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可见XXX对他是十分敬重的。然而他对学生的提问拒绝回答还面带怒,则表明了他落后的封建教育思想。这种教学思想是不可取的,它挫伤了学生求知的积极性。打戒尺、罚跪是私塾教育管理学生的方式。有戒尺,有罚跪的规矩而不用,反映了他对学生的宽容慈爱。
(七)把握文章主旨
1.三味书屋的生活与百草园的生活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最大不同点是:百草园的生活是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其言行显然受到了一定的约束,不能享有充分的自由。
2.三味书屋的生活与百草园的生活有何相同点?
不异点是自由与快乐。三味书屋的生活虽然受到一定的约束,但学生仍然享有一定的自由,能够时不时地跑到书屋后面的园子里去折蜡梅花、寻蝉蜕、捉苍蝇喂蚂蚁;教书先生虽然很严厉,拒绝回覆“怪哉”一类的问题,但也不乏平和,极少体罚责骂学生;教学内容虽然枯燥乏味,却也让“我”狐疑是“极好的文章”;在随先生有板有眼地进修的同时,亦有玩指甲游戏与画画儿的兴趣。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