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如何区别比喻句和拟人
小学生如何区别比喻句和拟人句
对于小学生来说,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是一个普遍的难题,两种句型很容易混淆。那么如何区别呢?
首先我们弄明白什么是比喻句。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例如: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怎么也抓不住。这句话中把雨来比作小泥鳅。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是“像”,本体是“雨来”,喻体是“小泥鳅”。常用的表示比喻的词有:好像、仿佛、似的、好似、宛如、如、像、一般等。
那么什么是拟人句?拟人,是根据想象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事物以人一样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修辞方法。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物的人格化。拟人句有三个特点: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不能出现比喻词;不能出现表示人物名称的词语。拟人句的识别,主要看句中是否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给它赋予了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特征,看看有没有写人的动作、神态、心情的词语。
如:不光是我一朵,满池的荷花都在舞蹈。句中的“舞蹈”本来是写人的动作,这里用在写荷花这种物上了,把荷花当做人来写,赋予人的动作。
不难看出,比喻句和拟人句有相似之处,当把一种物比作人的时候,就容易将比喻句误认为拟人句了。如:河边的一棵棵婀娜多姿的柳树多像梳着长发的少女啊!这里是把“柳树”比喻成了“梳着长发的少女”,而有的同学一看到有“少女”,就误认为拟人句了。
其实拟人句应不出现人物名称。上面的句子如改成“河边的一棵棵婀娜多姿的柳树正在梳着自己美丽的长发呢!”句中没有了“少女”一词,但从“梳着自己美丽的长发”可以看出,这是把柳树当作人来写了,赋予柳树以人的动作,是拟人句。
判断以下句子属于拟人句还是比喻句。
(1)花儿在风中笑弯了腰。
(2)我顺着柳荫小路漫步,只见那依依的垂柳,仿佛像少女羞涩的低着头,在朝辉中舒展着柔美的身姿。
(3)落叶随着风翩翩起舞
(4)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拂着你的脸颊,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
(5)巨浪伸出双臂把我猛地托起。
(6)绿油油的小草被风吹弯了腰。
(7).字典就好像一个不开口的老师一样。
(8)天空中的星星眼睛一眨一眨的。
(9)细细的春雨就像春姑娘纺出的线一样。
(10)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
拟人句和比喻句(11)翠绿欲滴的椰子从叶间探出了头。
(12)暴风雨来到的时候,许多庄稼、花儿、小树被风雨吹打得东倒西歪,而小草牢固地抓住泥土,昂着头,挺着胸,像无畏的战士。
(12)春天迈着轻盈的步伐来到我们身边。含羞草像一个害羞的姑娘,只要在它的叶片上轻
轻一碰,它就合拢起来,枝条也跟着低垂下来,好像不敢见人似的。
(13)微风柔和地吹,柔和地爱抚我的面孔。
(14)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15)风儿清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16)荷塘里的荷花都羞涩地打着朵。
(17)弟弟的脸蛋像苹果一样又圆又红。
(18)小树摆动着枝叶,向我们点头笑。
(19)许多鲜嫩的笋。成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20)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把物比做人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很容易搞错,我特意把相似的两句放在一起,让孩子看,再跟他们一起分析两者的相同与不同,这样就不大会搞错了
大草坪的假山旁,美人蕉像举着火把的运动员(比喻),多精神!而那些头上扎着红头巾,身上穿着绿裙子的一串红围着金鱼池,跳起了欢乐的集体舞(拟人)。
村前村后的稻子,低头弯腰,在秋风中默默地等待着人们去收割。(拟人)
一只只不知从哪里来的不速之客——蛐蛐儿,像一位位绅士舞动长须在树下、草丛、花间歌唱(比喻)。
我家的电脑已经替我们工作了八年了,最近经常生病。(拟人)
今天天气很冷,小树也在寒风中乱抖。(拟人)
北风呼呼地刮着,小树被刮弯了,像个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病人。(比喻)
电线杆的小鸟唧唧喳喳地叫着,好象是欢乐的歌唱家在进行着歌咏比赛。(比喻)
电线杆上的小鸟放开了歌喉,唧唧喳喳地唱起了一首奇妙的歌。(拟人)
秋天来了,田野里是另一番景象。玉米可高兴了,它特意换了一束金缨,咧开嘴笑了,露出
满口金灿灿的牙;大豆也许太兴奋了,有的竟笑破了肚皮;稻子却特别有礼貌,弯着腰,迎接那久别的“故乡”——秋;高粱向来是怕见生人的,这不,秋来了,还不好意思低着头呢!(拟人)
一进莲花山公园,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一块绿地,绿地映着阳光,绿得鲜亮。在这大片的绿地上有十来棵棕榈树,像卫士一样(比喻)守卫着他们的领地。远处有一座山,山上有许多树木,树木把山装饰成一个巨大的绿气球。
我们在作文中常用到的拟人句:
1、风儿清唱著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3、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著欢乐的歌儿。
4、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
5、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头微笑。
6、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
7、一个个红石榴就像一个个小姑娘可爱的笑脸,躲在树枝间。
8、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9、巨浪伸出双臂把我猛地托起。
10、高粱涨红了脸,稻谷笑弯了腰。
1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们在这里弹琴。
12、春尚浅,几处山顶上的梅花却挣扎着吐出红苞来。
13、微风柔和地吹, 轻轻地爱抚我的面孔。
14、荷塘里的荷花都羞涩地垂下头来。
15、落叶随着风高低起舞。
16、我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让柔和的晚风轻抚着鬓角,吹去一切郁闷和烦恼。
17、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
18、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19、仲夏夜,清风徐徐吹来,明月追赶晚霞,早早爬过山头,挂在中天,那月光似乎带着一股清凉,驱赶着酷日留下的余热。
20、蜘蛛把苍蝇拖来拖去,等苍蝇累得筋疲力尽,蜘蛛才高高兴兴地享用了这顿美餐。
21、小树摆动着枝叶,向我们点头笑
22、一排排柳树倒映在水中,欣赏着自己的容貌。
23、.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
24、真理它却不会弯腰。
25、.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
十二册语文教材《练习2》中第4题的题目是“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句子的写法。”其中有一句是“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课堂上学生们对这句话有几种不同的意见。第一种认为是比喻句;第二种认为是拟人句;第三种认为既是比喻句,又是拟人句;第四种认为是比拟句。
但是让他们说理由时,答案真是五花八门,有的说“因为有个‘像’,所以是比喻句”;有的说“这句话是把‘春风’比作‘母亲的手’,而不是比作‘母亲’,所以不是拟人句”;有的说“抚摸”这个动作只有人才会发出,所以是拟人句”。有的说“这句话既有比喻的成份,又有拟人的成份,所以是比拟句。”大家争得面红耳赤,谁也说服不了谁。
那么,它到底是不是拟人句呢?书上着重阐述了比拟与比喻的区别(因为拟人是比拟的一种类型,所以我们认为这种区别也存在于比喻与拟人之间)。比喻的重点是“喻”,是拿一种事物来打比方,两个事物有相似点。本体和喻体有主有从。比拟的重点是“拟”,是把甲事物当作作乙事物来描写,甲乙两者彼此交融。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拟物则把物的特征、动作移植于人或另一物。书上还特别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流水像一个不知疲倦的歌手在欢唱着。
流水不知疲倦地在欢唱着。
第一句是比喻,它拿“歌手”来比作“流水”,一为喻体,一为主体,主从分明。后一句是比拟,把流水当作人来写,赋予流水以人的感情、动作,物与人彼此交融,浑然一体。
从这个例子很明显就可以看出,“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句话是比喻句。只有把这句话改成“春风抚摸着你。”这时它才是拟人句,也可以称为比拟句。
也有老师认为,书上所说的理论只能说明刚才我们所讨论的句子是一个比喻句,但并不能说明它不是一个拟人句。一个句子同时具有两种修辞手法也是有可能的。我们假设这个句子有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那是不是可以做这样的推论,把一种事物比作人的比喻句,它一般也是拟人句。如果再进一步推论,是否可以说,把一种物或人比作另一种物的比喻句,它一般也是拟物句。如“他就像一只披着羊皮的狼,凶殘、狡诈。”而拟人与拟物是比拟的两种类型。那么,比喻与比拟之间到底是交叉关系,还是并列关系?这样的区分是否会让人思路混乱?我认为比喻和比拟应该是并列关系。在这句话中,它只有一种语言现象,你不能说它既是比喻,也是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