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
课文内容分析
  《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一篇有趣的科学童话,将科学知识与童话完美结合。讲述了蟋蟀红头和青头捉迷藏,不小心被牛吞进了肚子里,在牛肚子里“旅行”了一次,危急关头,蟋蟀青头沉着地安慰它,给它出主意,帮助它从牛肚子里逃脱出来。
  蟋蟀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是贯穿全文的脉络。红头被大黄牛卷到嘴里——进了牛肚子——从第一个胃到第二个胃又回到牛嘴里——和草一起喷了出来,这一旅行路线蕴含着牛反刍的科学知识。
  课文在表达上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贴近生活。蟋蟀和黄牛都是大家熟悉的动物,捉迷藏也是学生经常做的游戏,从生活出发,写大家熟悉的事情,读着有亲切感。第二,在平常的生活中出现了不平常的事情——蟋蟀被牛吃掉了。于是故事有了悬念——蟋蟀后来怎样了?在这个悬念下,故事不动声的介绍了牛有4个胃、会反刍的科学知识。第三,语言丰富而生动。文中对话有丰富的提示语,形象地描绘了人物的心情变化,使得整个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课文配有两幅插图,插图再现了故事中的重要场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心情,感受青头和红头之间的深厚友谊。
  学情分析
  本课是童话单元中的一篇科学童话故事。在低段和本单元《卖火柴的小女孩》《那一定会很好》的学习基础上,学生对童话这一体裁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对这种理趣结合的科学童话,学生不一定很清晰。所以,梳理牛反刍的科学知识,感受童话故事丰富的想象是重点。为了帮助学生既能了解科学童话的知识,又能感受到童话的趣味性,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抓住关键词句,画一画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关注人物的对话和提示语,感受红头和青头的人物形象,读出相应的语气。然后通过讲故事,边讲边演,感受童话中丰富的想象,为单元习作编写童话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认识“咱、偷”等11个生字,读准“答、应”等4个多音字,会写“旅、咱”等13个字,会写“旅行、要好”等19个词语。
  2.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3.默读课文,能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语,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4.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教学重难点
  1.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2.默读课文,能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3.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分享旅行经历,字理识记“旅”
  1.学生分享假期旅行的经历,并说一说旅行给你留下的深刻印象。
  2.过渡:有一位旅客也作了一次旅行,不过,它的旅行有点儿特殊,它在牛肚子里旅行,板书课题。
  3.引导思考:同学们都预习过课文了,你觉得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一场怎样的旅行?学生口头填空:一场(   )的旅行。
  二、初读课文,检测自学情况
  1.指名分段轮流读课文
  2.检查字音
  第一组:易读错字音
  咱们 拼命
  第二组:多音字
  答应  回答  答案  应该  应有尽有  几乎  几个  茶几  一骨碌 
  花骨朵  骨头  风骨  骨气
  3.难读句子
  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下去的草重新送回到嘴里,然后细嚼慢咽。
  4.说说故事大意
  故事先讲蟋蟀红头和好朋友青头捉迷藏时,不小心被牛吃进牛肚子里,再讲青头在危急关头运用智慧,给红头鼓励,帮助它从牛肚子里逃脱了出来。最后他们高兴地重聚一起。
  三、再读课文,理清路线图
  四、再读课文,了解“反刍”科学童话
  1.过渡:红头得以逃脱,全靠谁的帮助?哪些知识帮助了红头逃脱呢?默读课文7—18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相关的句子。
  2.根据学生反馈,教师相机出示:
  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