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概念辨析
作者:易波
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7年第10
        要:故事与童话作为并列存在的文体,应当具有各自相对独立的特征,许多版本的儿童文学教材对故事的特征描述不清晰,故事的下位分类缺乏统一性。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受民间故事分类的影响,另一方面可能是受教材之间的相互影响、传播等交互作用。为了消除概念的含混性,彰显故事文体存在的分类意义,可以引入民间文学中民间故事分类的标准,理清儿童文学文体之间的关系,以狭义的故事概念选择框定某些属于它的叙事类型。
        关键词:文学体裁;故事概念;逻辑关系;文体分类
        中图分类号:I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0-0068-02
        故事作为儿童文学中与童话、寓言并存的叙事性文体,应当有其较明显的文体特征,给人以较高的辨识度。然而,作为众多因素的产物,故事或多或少呈现出说不清、道不明的状态。
        一、故事概念含混不清
        (一)几种关于故事的定义
        很多教材是这样给故事下定义的:高教社的一本教材:故事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载体。注重叙事技巧的运用。营构完整连贯、生动曲折、富有趣味性的情节,适合口头讲述是故事的基本特点,儿童故事则是单纯,篇幅短小。接下来介绍的故事类型有:民间故事,改编故事,生活故事,历史故事,动物故事与儿童接交相适应的叙事文学体裁。
        语文社的一本教材:故事是一种以真实的或虚构的事件作为讲述对象,具有连贯性,吸引力与感染力的叙事性文学体裁。
        人教社的:故事是一种以叙述事件为主、具有情节、比较适宜于口头讲述的文学体裁。幼儿故事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幼儿故事泛指神话,传说,童话,儿童故事等体裁的作品。狭义的幼儿故事是指本章要阐述的,指适合幼儿阅读,聆听的篇幅短小的各类叙事性作品。
        如此定义,将童话划进其范围,丝毫没有违拗之处,童话也可称为故事。
        接下来,大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幼儿故事进行了分类。从创作过程,有民间与创作之分;
从题材,有生活、动物、历史、益智等;还有从表现形式,分为文字、图画等。
        (二)故事下位分类中的标准不一致
        仔细推敲,几种分类共有的类型有生活故事,历史故事,动物故事,民间故事。前一种多了一类改编故事:指的是以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为依据而改编的适合儿童阅读欣赏的故事,也称文学名著故事,如水浒,聊斋,三国改编出的故事,仔细推敲这两种分类中的类型,就会发现故事分类中的其他类型的定义与动物故事及民间故事的定义有较大出入。
        如生活故事:它是以现实的幼儿/儿童为主要角,以他们的日常生活和运动为题材的幼儿故事。如《瓜之吃瓜》,列夫托尔斯泰的《谢谢你》。
        又如历史故事:是指以历史上有意义的事件作为题材的儿童故事,这类故事一般以历史事件为主,也可以写某个人物在某一历史时期的活动,生活片段,如田之的《晋园故事》,《李世民的故事》。
        高教社版、语文社版的大致都是如此描述民间故事的:多是人民众口头流传的,反映不同时代劳动人民追求幸福,反映人民聪明才智等方面的故事,如长工和地主的故事,巧媳
妇的故事,阿凡提的故事等。人教社版的民间故事还包括有奇遇、借助宝物、仙兽等类型。
        综观这三类故事的定义,不难发现其大体共同点:即基本都是以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作为故事的人物和情节,当然,这里的现实是相对的,指的是按照生活常规,现实逻辑进行。
        而再来看动物故事的定义,以动物为主人公的故事,它的特点是有动物的典型形象,想象丰富,情节生动的故事。一类解释动物特点,生活习惯及来历等,如《小羊喝水》,豹为什么一身都是斑点等,另一类是借动物形象,间接地反映人类社会生活,如《黄鼠狼给鸡拜年》。
        仔细分析动物故事,我们发现它与其它几类故事在手法上有所不同,那就是它加进了幻想的成分,动物开口说话了,情节不再是跟随现实逻辑状况了,如此一来,故事的核心概念或者说突出特征:写真实或现实的事,便受到冲击。而这一点恰是与童话的分水岭,如果说童话特征的关键词可以用幻想性,综观多类型的故事,故事特征的关键词可用真实性现实性来标明的。而动物故事的这样一种定义,将本已明确的概念弄乱了。同时,故事下面的民间故事也有类似遭遇。有的教材将《狗耕田》之类带有幻想彩的生活故事也归
进民间故事,从而从属故事这一大类。
        换个角度,从故事内部或下位分类的标准来看,如此定义动物故事或民间故事,则生活、历史、动物、民间故事等,不知因何标准被归到了一类,它们之间显然没有统一性,这种分类显得有点奇怪,人们据此仍然无法把握改大类的特质。
        (三)科学故事与科学童话有差别,与文体的故事概念不吻合
        在儿童文学的另一类体裁,科学文艺的下位分类中,也有科学童话故事和科学故事的类型,语文社的教材中,科学生活是如此定义的:科学童话的基本特征是优美的童话幻想、奇妙的艺术夸张和真实的科学发展的完美组合,在引人入胜的童话情境中,渗透科学知识及科学发现历程的描述,如《小蝌蚪妈妈》。而科学故事的定义是将科学内容以故事的形式表现出来,它把科学技术中的种种情况描写得有头有尾,有人物有情节,娓娓动听,趣味盎然,科学故事的史实必须准确,知识必须正确。科学故事的特点:一是科学和故事的统一,科学是严肃的,严密的,故事是指娱乐性,趣味性;二是创造与想象的统一,科学故事从内容上分:生活故事,科学家的故事,科学幻想故事,琴兰《穿山甲之路》就是科学家的故事,在语文社教材所选的名作欣赏中,凡动物有关的作品,开口说了话,运用了拟人即归
入童话,而唯一的科学故事说的是《鲁班的故事》。
        而高教社的科学童话是这样定义的:童话又称知识童话或自然童话,是用童话的形式来表现科学现象、讲述科学知识的文学形式,如方惠珍的《小蝌蚪妈妈》,高士其的《我们肚子里的食物》等。总之,是在童话情境中,渗透科学知识及科学发现与新的描述。
        科学故事的定义是:科学童话用故事的形式讲述科学方面的种种知识,如萧建亨《影子的故事》。科学故事的内容十分丰富,科学技术上的发现、发明、发展,常见自然现象中的科学道理,动植物的生活习性、科学史等无不涉及。”⑧
        两本教材关于科学童话与科学故事的定义大同小异。从科学文艺的定义中,可以看出,虽然分出科学童话、科学故事不同类型,但有时仍莫名其妙地将童话囊括进故事中,要么就暗用童话,故事本该有的本质区别,即显示幻想的归入童话,从而推翻教材前面关于故事的分类,形成了与故事概念的前后矛盾。
        从儿童文学的整体分类角度,亦即故事的外部分类角度来看,故事失去了自身的本质内涵,童话被涵盖其中,故事失去了确定的对象,其文体独特的内涵、特点也无法被揭示,同样失去了分类最初的用意。
        二、故事的概念的含混性造成的可能原因
        (一)文体的含混性很多时候是文体发展的结果
        观照近来我国儿童文学创作态势,不同类型必会有交叉的状况,它们的边界无法明确厘清。以整体儿童文学文体分类来看,诸如此类含混的概念还有童话与儿童小说,儿童小说与儿童故事,有些作品,从篇幅看,有人便称之为儿童小说,如《格列佛游记》、《绿影仙踪》,从内容手法来看,有时还称之为童话。
        同样的,儿童小说与儿童故事也难以裁决区分,它们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如(美)尼.贾赛克的《西摩和奥鉑尔》、托尔斯泰的《蓝的树叶》等。这种含混性是从不同的角度分类或观照时造成的,但是它们与其它几大儿童文学体裁一样,仍都有自身的本质特征。文体的含混性很多时候是文体发展的结果,如广义的幻想为特征的童话,当篇幅扩展,即走向童话小说;当幻想的题材内容更新拓展,就有玄幻、人文幻想、魔幻、科幻等类型
        (二)故事概念含混性的可能原因
        但作为儿童文学的主要的,常见的体裁——故事的概念的含混性可能是以下一些原因造
成的。
        1.受民间故事分类的影响。根据艾伯华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民间故事分类,将民间故事分作20类,其中就有动物故事一类,有些的教材将概念搬过来以后,没有考虑到与儿童文学的文体概念兼容,如与故事概念融合,尤其是与故事的其他类,而直接植入其中,就造成了概念之间的矛盾,冲突。有些地方直接将民间故事移植过来,进入故事下位概念,将民间故事中幻想性较强的和现实性为主的统统硬性归入故事中。而非硬性的植入。
        2教材之间相互影响。但出现今天这种情况,可能是教材之间相互影响,一本教材持有此观点,由此传播,流传,后来的教材以此为参照,此种分类法便由此固定,深入人心了,人们对这种文体的概念也渐渐被固定下来,就成了今天很多人对它的理解。
        3没有重视早期的教材中对故事的概念界定。其实,在早期的人教社版的《幼儿文学》教材中,对故事的概念界定得是较为清晰的,能保持统一性。它是这样表述的: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是狭义的幼儿故事,即内容偏重写实、适合幼儿听赏的故事作品。动物故事是这样描述的:它以一定的自然法则为依据,合乎动物界的自然规律,虽然有一些想象和虚构,但写实性强。这样的界定,概念明晰,对象明确,本质特征一目了然,不致引起混乱。但后来
的对故事的界定没有重视这样一种表述,而是参照了众多其他观点。
        三、如何厘清故事概念
        如何处理这种情况呢?
        (一)理清文体类型之间的关系,把握概念的核心特征
        进行文体分类时,应当把握概念的核心特征或本质特点,提炼关键词,并对之进行相对明晰的界定。如对童话的界定,本质特征就是用关键词幻想来表征;儿歌以音韵和谐、节奏鲜明”“音韵和谐是儿歌的生命”“节奏鲜明是儿歌的灵魂此类句式等来强调其文体特征;故事也许可用现实性强与童话相对等来描述。如一些作品并未表现出明显的核心或本质特征,其实无需急着将它标为独立的一类或一种文体,以免引起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