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伯伦不同阶段作品思想、语言特点研究
作者:吴昊
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13年第04
        摘要:纪伯伦的作品按时间顺序可以分为以爱与美为特点的浪漫阶段、以疯人为特点的激情阶段和以神的理性为特点的哲理阶段,不同阶段的作品体现了纪伯伦不同的思想和语言特点。
        关键词:纪伯伦 不同阶段 思想 语言 特点
        1.前言
        中国文学爱好者提到黎巴嫩,总会想到它灿烂的文化、高尚的人民、迤逦的风光,这些印象源自一个人,那就是阿位伯现代文学巨匠,享誉世界的文化名人——纪伯伦。
        纪伯伦是中国读者知晓的第一位阿拉伯现代作家。1923年,茅盾将纪伯伦《先驱者》中的五篇文章译成了中文,成为中国读者了解阿拉伯现代文学的开始。之后,《先知》、《沙与沫》等作品不断译出,越来越多的中国读者得以了解纪伯伦文学。《组歌》入选人教版语文教
材,更是对纪伯伦文学地位及其作品文学价值的肯定。
        《组歌浪之歌》里,诗人赋予海浪博爱者的形象,《组歌雨之歌》里,诗人又赋予雨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组歌》选自纪伯伦的散文诗集《泪与笑》,反映了纪伯伦在其文学创作历程中浪漫阶段的思想和语言特点。浪漫阶段是纪伯伦创作历程的第一个阶段,其作品按时间顺序可以分为浪漫阶段激情阶段哲理阶段,不同阶段的作品有着不同的思想和语言特点。
        2.纪伯伦文学作品分期
        “艺术天才纪伯伦在其少年时代为家境所迫,移居美国。年轻的纪伯伦一边以作画谋生,一边进行文学创作,逐渐成长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巨人,以他为代表的旅美派(阿拉伯侨民文学)享誉世界文坛。其作品有小说《草原新娘》、《折断的翅膀》等,散文诗《泪与笑》、《暴风集》、《先驱者》、《先知》、《沙与沫》、《人子耶稣》、《流浪者》和《先知园》等。《先知》使他当之无愧地跻身二十世纪最杰出的诗人之列。
        纵观纪伯伦近三十年的文学创作历程,可以根据其思想和语言的不同特点,以时间为维
度,先后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浪漫阶段激情阶段哲理阶段。纪伯伦在浪漫阶段是《泪与笑》中的画家诗人,追求的是;在激情阶段是《暴风集》中的暴风诗人,沉迷于;在哲理阶段则是《先知》中的哲理诗人,彰显着神的理性。下文将主要以上述三个阶段的代表作品来剖析纪伯伦不同时期文学作品的思想、语言特点。
        3.浪漫阶段的思想、语言特点
        在纪伯伦这一阶段的作品中,无论思想层面还是语言层面,都体现了自然浪漫主义的特点。自然浪漫主义是纪伯伦散文诗强大艺术生命力的根源,他在为伊利亚艾布马迪诗集题写的序言中就曾生动地阐述过自己的浪漫主义观点,诗人是一只奇异的鸟,从天界俯瞰众生,即使他眷恋着故乡,也不会到达地面,他即使在沉默中也在歌唱,尽管他只是一只笼中之鸟,却在无边无际的天空中遨游。语言是思想的现实,受到纪伯伦自然浪漫主义思想的影响,这位画家诗人的语言亦呈现出的特点。
        纪伯伦将自己对大自然的满腔崇拜和热爱,将自己对于爱与美的艺术追求,用饱蘸自然浪漫主义激情的笔,倾诉心中情愫。他将自然的景与人类的情巧妙融合,使人在感受大自然美好的同时也感悟到人生、爱情、生活的魅力。他在《雨之歌》中把云彩与田野比作一对情
人,云彩和田野是一对情侣,我是他们之间传情的信使:这位干渴难耐,我去解除;那位相思成病,我去医治;在《美之歌》中把美比作玫瑰,我是一朵玫瑰,迎着晨曦,敞开心扉,于是少女把我摘下枝头,吻着我,把我戴上她的胸口。他用自然彩描绘的《组歌》俨然诗中有画,一字一句都凸显了他爱与美的思想主题。
        大自然是纪伯伦的语言的摇篮,他从大自然中得到启示,从对爱与美的追求中获得启发,他的语言体现出自然流畅的风格。他在《花之歌》中写到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的独眼向我凝视,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在语言运用上,给人清新之感,毫无落俗之意,读罢过后犹如呼吸了馥郁的清风,心旷神怡。纪伯伦用美的语言描写美景,他的语言之美堪比他笔下的画面之美。
        《组歌》式的自然浪漫主义在纪伯伦之后的散文诗集中只剩下些许痕迹。他自己也追述说:那个写《泪与笑》的青年已经死了,被埋葬在梦之谷里……但别忘了这个青年的精神已经投生到了一个为了他对表象和美的热爱而钟爱强力的男人的躯体里了,他出于对创造的渴望而倾向毁灭,他是人的朋友,也是他的敌人。尼采对浪漫主义的无情抨击,是纪伯伦从浪
漫阶段向激情阶段转变的重要因素。在《泪与笑》中,纪伯伦感到自己对艺术生命的热爱紧搂着他的灵魂,使他兴奋得振翅欲飞,然而这种强烈的爱是以千倍强烈的对人类劣根性的恨为基础的。他曾对其挚友努埃曼说:我恨人们和他们所走的路——虽有翅膀不能飞翔,虽有舌头不能鸣唱,而我,哪怕只是一只雏鹰,擒住地上所有的笨鸡。这只傲然的雏鹰显然就是一个超人的雏形。
        4.激情阶段的思想、语言特点
        由于受到德国哲学家尼采思想的影响,在经历了以《泪与笑》为代表作品的浪漫阶段之后,纪伯伦步入了激情阶段。在这一阶段的纪伯伦文学作品中,可以从思想和语言上看到他对尼采进行模仿的痕迹,但是,他并没有在模仿中丧失自我,而是在尼采的影响下开始了自己对的探索。
        尼采认为,浪漫主义的基本标志是内在的匮乏而非过剩地从事创造,抒情诗人是苦于生命的贫乏的痛苦者,他们借艺术和认识寻求安宁、平静的海洋,自我解脱,或者迷醉,痉挛,疯狂。尼采对于浪漫主义的批判使纪伯伦的散文诗创作发生了转折性改变,他摒弃了先前浪漫阶段的风格,转向激情阶段。尼采是纪伯伦最重要的精神向导,最亲密的灵魂伙伴。
他欣赏尼采愤世嫉俗的态度,仰望尼采超人一样的疯狂。正如蔡德贵在《纪伯伦的多元宗教和哲学观》一文中评论的那样,这人真是个伟人!他以超人的名义独自与世界交战。在这场战斗中,世界剥夺了他的理智,但是他死得像矮人中间的超人。在疯狂的神智昏迷者中像个明智的疯子,让人们就这样去说吧!让疯子们就这样发疯吧!
        尼采的哲学思想对于纪伯伦的重要意义就在于上帝已经死了,我们的力量不在于通过灵魂的斗争来获得神性的怜悯,而应通过灵魂的觉醒,释放自我中神性的力量。纪伯伦欣赏尼采的《查拉斯图拉如是说》,欣赏查拉斯图拉对世界的批判。查拉斯图拉对于人类地位、准则、宗教的嘲弄都给纪伯伦很深的影响。在纪伯伦这一阶段的代表作品《暴风集》里可以看到纪伯伦尼采式的激情与疯狂。他在《暴风集》的《掘墓人》里写道:而我,则是一个强大的狂人;我行走时,地球在我的脚下晃动;我停下脚步时,星之队列与我一同止步。我从魔鬼那里学到了嘲弄人类的本领;我与仙之王共处,与夜下暴君做伴之后,方才弄清了存在与虚无的秘密,描绘了一个敢于亵渎太阳诅咒人类嘲笑自然疯狂之神的形象。他在《暴风集》里一改浪漫阶段柔美清新的语言风格,呈现出一种充满激情、狂风骤雨般的语言特点。
        纪伯伦在与尼采哲学思想的碰撞中发现,疯狂才是通向真相本质的唯一途径,所以他要做一个思想上的疯人。由于受到思想的影响,纪伯伦的文学语言特点也发生了巨大转变。他在谈到自己的这种转变时说:我发现在文学艺术之路上行走的人们,大多数只是尼罗河的夜莺,黎巴嫩的芳草和叙利亚的金翅雀。只有极少数人用嘴触摸生活中新的火炭,使其心中燃起盼望进入文学天地的烈火。他们中的一些人仍处在包孕他们的平静的子宫里,另一些人则与我们共呼吸。这些人的先锋,是夜的诗人,孤独的诗人,寂寞的诗人,灵魂觉醒的诗人,海的诗人,是暴风诗人——纪伯伦。
        尼采的哲学思想不断引领纪伯伦从浪漫阶段的爱与美走到激情阶段的现实烈火中。在纪伯伦作为暴风诗人这一阶段的散文诗集中,无论是思想还是语言都充满了澎湃汹涌,乃至疯狂的激情。《暴风集》里的纪伯伦俨然就是一个狂人,他从尼采那里学到了发掘真理,探索真理的无畏和勇气,敢说常人不敢说的话,敢做常人不敢做的事。他那思想和语言的激情就像一道晴天霹雳,振聋发聩,粉碎人们心中的阴暗。在经过了激情阶段暴风雨般的洗礼之后,纪伯伦迈向了他文学创作的巅峰阶段——哲理阶段。
        5.哲理阶段的思想、语言特点
        谁能永远是个孩子,谁就能成为诗人。哲理阶段是纪伯伦形成个人独特特的时期,他这一阶段的散文诗表现为一种寓意格言诗的形式,在代表作品《先知》和《先知园》中,读者看到的是一个艺术之子、世界之子的身影,在这个孩子心中的是一个孤独、寂寞、平静、悲哀的老人。这一阶段纪伯伦的文学作品从思想上说是老人孩子的合一,从语言上说是带有东方神秘气息的哲理性语言。
        《先知》是纪伯伦文学创作的顶峰之作。他通过这位先知全面阐述了自己的哲学思想。他说过,他是我的第二次降生,又是我的第一次洗礼。他是使我成为一个站在太阳面前的自由人的唯一思想。这位先知,在我塑造他之前他先塑造了我,在我把握他之前他先把握了我,在他站在我面前向我灌输他的情趣、爱好和主张之前,已先让我跟在他后面走了千万里。关于思想,努埃曼把它称作长青树,说它深深扎根于人类生活的土壤里,只要人类活着,这株大树就活着;关于语言,冰心在《先知》译序中写道那满含东方气息的超妙的哲理和华丽的文辞,与我以极深的印象
        在《先知》中,纪伯伦用跃动的音乐节奏,变幻的丰富画面,构成了充满活力的思想,让读者可以凭借其优美文辞走进纪伯伦深邃的精神世界,并获得有关爱与憎、生与死、哀与
乐、美与丑、情与理、罪与罚、给与取、劳与逸、善与恶等几乎涉及了人类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全部领域问题的答案。
        6.结语
浪之歌        纪伯伦浪漫阶段的作品体现了自然浪漫主义爱与美的特点,激情阶段的作品体现了受尼采影响的疯人特点,哲理阶段的作品体现了神的理性的特点。纪伯伦在经历不同阶段思想、语言特点变化之后,成为了从东方走向世界的文学、艺术、哲学大师。
        参考文献
        [1]李唯中等译.纪伯伦散文诗全集.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