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传统体育游戏“老鹰捉小鸡”的反思
    ————北街小学 李久祥
“老鹰捉小鸡”属于民间儿童游戏;由于规则简单,玩法易懂,该游戏适合在水平一阶段集体开展,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游戏之一。在游戏中要根据老鹰的动向做出快速反应,改变动作方式、方向和速度,因而能促进孩子的思维和身体灵敏性及动作反应速度的发展。但传统的“老鹰捉小鸡”游戏的做法存在着很多弊端。本人在实践中发现通过对游戏的一点改进能够很好地提高教学效率,以及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一、传统“老鹰捉小鸡”游戏规则介绍
规则:一人扮老鹰,一人扮母鸡,其余学生扮小鸡。小鸡们半猫着腰,抬着头,后面的人双手搂住前面人的腰部,依次排开,最后面的小鸡就是老鹰捕捉的对象。鸡妈妈为了防止老鹰抓住自己身后的小鸡仔,必须应付并预见老鹰做出的各种“攻击”动作,可以张开双臂,左右移动,尽量拦住老鹰,保护自己身后的小鸡仔们。鸡妈妈身后的小鸡们也随着鸡妈妈以相同方向来转动。而老鹰也要千方百计地达到抓小鸡的目的。 老鹰不抓鸡妈妈,只能突破鸡妈妈的防线,抓住了最后面的小鸡后,就算是老鹰为赢,被捉到小鸡要下场关在“鸡笼”中,游戏继续进行。
老鹰捉小鸡游戏二、传统游戏规则的弊端
(一)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传统游戏规则下,由于“小鸡”个数较多,队伍排成的一路纵队很长,造成左右摆动的半径大,各小组开展游戏时很容易发生相互碰撞,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二)易发生运动损伤
“鸡妈妈”一动,排尾的“小鸡”就有很大幅度位移,如次反复变向摆动,形成很大的惯冲力,易使“小鸡”脱散,摔到学生,造成伤害事故的发生。
(三)练习密度较低
游戏规则要求脱散和被抓的“小鸡”要下场关在“鸡笼”中,这样大部分学生练习密度较低,无论是作为热身活动还是课的主要内容都达不到锻炼的效果。
(四)角主体定位欠佳
传统游戏教学往往以教师的主观臆断为出发点,突出游戏的实际操作方法,忽视游戏主体(学生)在活动中的地位。过多强调了“老鹰捉”的成分,突出了“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主题。可同处于主体地位的“小鸡”只能是疲于奔跑,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之中。
三、“老鹰捉小鸡”游戏的改编
(一)游戏规则
学生五人一组,一人当老鹰,其他四人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其中一人当小鸡,三人当鸡妈妈,圆圈中心放一个标志桶或和课程相关的器材);游戏开始后,鸡妈妈努力保护小鸡不被老鹰抓走,抓住后自由交换角游戏继续。
(二)教学效果
改变玩法以后,学生以标志为圆心开展游戏,改变传统左右摆动的现象,大大缩短了转动半径,减缓了惯冲力,极少出现“小鸡”脱散和摔倒现象,有效避免小组间因碰撞而引起的伤害事故的发生。
由于轮换频繁,练习紧凑,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老鹰的勇猛、母鸡的机敏、小鸡的灵活。提高了学生的练习兴趣,收到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三)注意事项
各小组始终围绕中心点开展。在游戏中合作最关键,教师应帮助小鸡认识到只有团结协作、不脱圈才能取胜的道理。此外,佩带角标识,自由结合组队,播放激情音乐等等都能激发学生练习兴趣,使孩子在伴随游戏本身的生成与更新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四、教学建议
1、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分层开展,注重个体差异。
2、强调游戏规则中中心点的重要性,从源头避免小组间的碰撞发生。
3、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加强巡视,及时纠正。
4、可采用创新教育,让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基本要求,小组合作创编游戏新方法。
只要教师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学生主体地位得到突显,我们相信传统游戏的新玩法一定也会得到孩子们的喜爱,游戏教育性目标的达成就会“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