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清明节的起源与传说清明追思
      清明节的起源与传奇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农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4月5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原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正确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
      在墓前祭祖扫墓,这个风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非常重视。东周战国时代《孟子·齐人篇》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讥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前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气非常盛行。到了唐玄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
      而在仍有些寒冷的春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妇孺耐不住寒冷,也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于是就定了春游、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等户外活动,让大家出来晒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增加反抗力。因此,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野外健身活动,使这个节日,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情怀,还融合了快乐赏春的气氛;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处处是一派清爽明丽的生动景象。真是一个极富特,特别特殊的节日。清明祭扫坟茔是和丧葬礼俗有关的节俗。据载,古代“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祭扫就不见于载籍。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行或缺的礼俗活动。
      《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就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来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得到官方的确定,墓祭之风必定大盛。
      由于中国广阔地区有在清明之日进行祭祖、扫墓、春游的风俗,渐渐演化为华人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的一个〔中国传统节日〕,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一般为冬至之后106天,寒食节的后一天。扫墓活动在节前后可连续十天左右。
篮球的基本动作
      清明节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有“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清明节的民间风俗
      一、扫墓祭祖
      清明节作为传统祭祀节日之一,最主要的形式就是祭祖扫墓。古往今来,我们中国人都有在清明节扫墓的习惯,身在异国他乡的游子总会赶在清明节前回到家乡故土,为祖宗祖先扫墓祭祀。在祭祀扫墓时,一般都是先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一些新土,然后摆上供品,燃香祭祀,或烧些纸钱,或在树枝上挂些纸条,进行简洁的祭祀仪式,比方磕头、作揖等等,向祖宗祖先说一说这一年来家里发生的大事小情,后来又是如何妥当处理的,让祖先不必惦念牵挂等等,表示对祖先的关怀和忆念。
      依据所在场所的不同,清明祭祖一般分为墓祭和祠堂祭两种。古代皇帝一般都会建立自己的祖祠,也称太庙;富贵人家大多也为祖先修筑祠堂,可以在祠堂里祭祀;但大多数老百姓还都是以墓祭为主,所以清明祭祀一般被称为扫墓。 村干部管理办法
      二、烧包袱
      清明祭祖本应亲自到墓地去进行,但有些家庭由于一些客观的缘由,无法到墓地祭祀,所以就产生了一种因地制宜的方法——烧包袱。这是古代北京清明祭祖的主要形式,实在去不了墓地了,就在祠堂或者家宅正房摆设供案,或者到院子外面、家门口、路边、河边“烧包袱”,包袱里面大多也是一些纸钱、冥币、金银箔纸叠成的元宝等等。
      三、拜“城隍爷” 吃什么增强记忆力
      在明、清、民国时期,老北京就有七八座城隍庙,香火很盛,城隍庙里供的就是“城隍爷”,大家在清明节的时候去城隍庙烧香、祭拜,祈求风调雨顺、出入平安等等。
      四、春游 厦门英语
      春游也叫春游,古时候称探春、迎春。清明季节,正是万物复苏、春光明媚,四处生气勃勃的时候,是郊游的大好时机。传奇春游的风俗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每年春天,大家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到唐宋时期,这个风俗尤为兴盛。
      五、荡秋千
      清明节荡秋千,也是流传已经的古老风俗,最早叫荡千秋,后来由于某些方面的忌讳,改为荡秋千。开头的秋千都是由树枝做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渐渐进展成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能熬炼人的胆识,让人更加英勇,又能增进身体健康,至今仍旧深受广阔人民众的宠爱。
      六、拔河
      拔河的嬉戏,我们小时候一般都玩过,这个活动其实在春秋时期就已经盛行,但最早的名字叫“牵钩”、“钩强”,到唐朝时期才开头叫“拔河”。唐玄宗时,曾在清明节期间进行大规模的拔河竞赛,所以从那时起,拔河就成为清明节的风俗了,始终流传至今。
      七、蹴鞠
      这是我国最早的足球活动,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蹴鞠就是指一种古老的皮球,球面用皮革做成,球内塞满羽毛。蹴鞠是古代清明节期间人们特别宠爱的一种嬉戏活动,到了汉代,蹴鞠就已经成为一项特别专业化的运动,并且有了比较健全的竞赛规章。到了清朝中期,随着现代足球的传入,传统的蹴鞠活动很快被取代。不过在初,国际足联还是确认了足球发源于中国的这个事实。
      八、吃发糕
      清明季节人们喜爱吃发糕,发糕寓意是“发财”、“高升”。发糕是由粘面打成糊状再加入发粉,蒸三四个小时制作而成,所以蒸的又要“发”,又要“高”,大家吃发糕也是图个吉利。
      九、吃青团
      青团是清明节中特别有特的一种节令食品,也是江南一带的小吃。青团是用清明节前后才有的一种艾草的汁搅拌进糯米里,做成的一种团子,由于青团蒸熟后外表呈碧绿,所以叫青团。
      十、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季节人们喜爱的活动之一。春季刮风的天气比较多,春光明媚,万物更新,大家都喜爱去郊外玩一玩,放风筝也便成了郊外活动的项目之一,不但小孩喜爱,大人也喜爱,不但白天放,晚上也有人放。
青春的味道      清明祭祖的意义
      清明祭祖表达了中华民族尊亲敬祖、崇宗隆嗣的传统观念,其核心是儒家伦理的忠孝〔文化〕。中国的民俗信仰源远流长。人类源于对梦境、生育和死亡等现象的不解,产生了最初的信仰,即“灵魂”。原始初民信任人是由肉体和灵魂组成的,人死之后,肉体可以腐烂消逝,而灵魂却会永生不朽。并且在人们的意识中,灵魂是有血缘远近亲疏之别的。
      清明祭祖是中华民族追思祖宗,启发后人的一种美德行为。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正是这种代代相传的孝道观念,成为今人敬孝、感恩、处事的行为准则。这种孝道礼仪,既可以表现为对先祖的感恩之情,也可以表现为对去世故旧、革命先烈的怀念之情。它既可以为今人搭建与前人之间和谐的代际关系,也可以为人类营造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气氛。今日我们通过祭祖活动,宣扬崇亲敬宗、尊老敬老的良好道德风气,正是儒教伦理“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精神内核的表达。
      大而言之,中华民族统称为炎黄子孙,本身就是一个血族亲缘集团。每年清明节的陕西黄帝陵祭拜,正是海内外华人对我们整个民族祖先认同的真实反映。因此说,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得以传承,与清明季节对祖先的“祭亡以礼”是分不开的。当然,我们提倡的孝
道是亲人在世时的敬重、善待和照看,而不是亲人去世后奢排的葬礼、高大的陵墓和扫墓的铺张。倘如此,就玷污了清明这一“祭祖传国粹,易俗尽孝心”的传统美德。
      清明春游是中华民族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活动,其核心是古人顺应天时、和谐共生的朴实理念。天道有序,万物有节。清明节气排在〔春分〕之后,此时天气回暖,万木萌发,人们在清明节气春游游春可谓顺应天时,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表达,也是喜爱生命的真实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