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随笔》读后感8篇
《培根随笔》读后感8篇
第⼀篇:《培根随笔》读后感
在我们所熟悉的西⽅散⽂⼤师中,如果要我寻出⼼⽬中认可的⼈物,那么蒙⽥、帕斯卡、培根必不可少。⽽其中,我以为培根的思想最为严密、深刻。这位⼗⼏岁就进⽜津⼤学读书,官⾄掌玺⼤⾂的⼈物,⼀⽣经历不凡,挫折与失意也不少。⼈品固然有瑕疵,但阅历不浅,读书也多,思考则是深⼊⾻髓。其余不说,仅仅看他的随笔《论读书》,就可窥见⼀斑。那篇⽂章让我感到⼀位思想者的睿智,其思想⼗分清晰、深刻,咀嚼再三,收获颇多。
“读书能给⼈乐趣、⽂雅和能⼒。”培根出⼿不凡,开门见⼭,直扑要害,⾼度概括,揭⽰读书的内涵。仔细审视这个世界,芸芸众⽣,为了打发多余的时间,填补⼼灵的空虚,在红尘中,能够消遣的东西委实太多:⿇将、电视、逛街、听书、观碟、欣赏⾳乐等等,都可以,只是不⼀定能够长久,除了不良的嗜好的因素,还有携带不⽅便、各类条件的限制,包括、竞争的压⼒、⼼情的影响等。因此可以说,这个世界上的其他任何东西都不会发⽣持久的作⽤,唯有读书可以。
俗语说,江⼭易改,秉性难移,说的是⼈的本性不会轻易的改变,此为寰内共识,但曾国藩却说,读书
可以改造⼈的性格。艰难如⼈的性格都能改变,那么读书为乐趣⾃然不在话下。只是这乐趣要达到什么程度呢?鲁迅先⽣曾⽤个极为普遍的⽐喻说,就像⼀个赌徒不停地摸牌那样,周⽽复始,持续不断,乐趣就在那摸牌之中。
显然,告诉我们读书的乐趣,就是舍弃其他,把时间都集中在读书的本⾝上,有相当⼤的量下去,才会有悬挂在碧枝翠叶之间的果实。⽂雅来⾃于书卷的熏陶,如苏轼⾔“腹有诗书⽓⾃华”。有了这般“诗书”的熏陶,⽓质⾃不低俗,⾔⾏举⽌,不同⼀般。内在的熏陶久了,⾃然使⼈谈吐不凡。以实践著称于世的民族,可以积累许多经验,也可以把这些经验融⼊本民族的⾎液之中,但仅仅如此,只能说存活于表⾯,或者说,只知⼤海上的波涛汹涌,却还未知⼤海下的另⼀个世界,宁静、深邃与⿊暗。
在《亮剑》作品中,出现的那些中国⼈民解放军的⾼级将领,运⽤实战中的智慧,固然可以打败看得见的强⼤对⼿,但在现代战争中,或者说在看不见对⼿的战场上,就未必能胜利,因为知识结构不佳,所以要对这些战功显赫的将军需要补上现代战争⼀课。这是何故呢?
第⼆篇:《培根随笔》读后感
弗朗西斯·培根是英国⽂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散⽂家、哲学家,其代表作《培根随笔》也散发着智慧、理性与艺术的光辉。品读其⽂字,有如与⼀位跨越时空的睿智⽼⼈促膝相谈,优美华丽的⽂笔中⽆不蕴含深刻的哲学道理。
虽说是随笔散⽂,但全书中每⼀篇作品都具备严禁的逻辑性,作者针对时势,对美德、哲学、政治、宗教、⼈情等提出了⾃⼰的见解。他崇尚理性,但不⼀概否定,他认同宗教,但不盲⽬迷信,他以虔诚的态度、全⾯的眼光评古论今,他的每⼀篇精⼩的⽂章都蕴含着丰富的哲理。
在《谈真理》中,他鄙视谎⾔与虚伪,将其喻为“吁请上帝审判⼈类的最后钟声”,然⽽盲⽬地追求真理,则是作茧⾃缚,是对其的⼀种亵渎。真理并不是绝对,有些⼈甚⾄利⽤“真理”迫害他⼈,因为这样能掩饰他们那过去的愚昧,博得虚假的欢悦。真理只不过是⼈们在认知上与道德达成的⼀致,只是⼀种⼼灵的依托罢了。
“幸运的好处令⼈向往,厄运的好处叫⼈惊奇。”在《谈厄运》⼀⽂中,培根与历代哲学家⼀样,赋予“厄运”光明。他认为厄运孕育奇迹,厄运造就坚忍,厄运是⼀代伟⼈不可缺少的⼀部分。厄运中的安慰与希望,如同阴暗的底⼦上绣上明快的图案,更加鲜明刺⽬,惹⼈喜爱。“美德如同名贵的⾹料,焚烧碾碎时最显芬芳:因为幸运最能揭露恶性,⽽厄运则最能发现美德。”正是因为厄运的存在,⼈们的觉悟才得以被激发,才能在逆境中秉持信念。⽆论时代如何变迁,⼈类总有进步,这其中也有⼀部分得益于厄运。
不仅是哲理,培根在艺术⽅⾯也颇有研究,对造物之美也有着⾃⼰独到的见解。在《谈园林》与《谈建房》中,他作为设计师的才能可见⼀斑。只是他的这些⽂字是写给王公贵族,⽂中的设计⽅案也颇费
资⼒。培根也属于新贵族,也喜爱园林这种散⼼场所,但他并不提倡过去的观点。园林是上帝赋予⼈类的艺术,⽽不是⽤来显⽰⾝份的标志。那个时代已被功名利禄污染,许多贵族尽管拥有万贯家产,却还是郁郁寡欢或者整天算尽⼼机。园林、宅邸,他们所有的这⼀切,有多少是本着最纯朴的初衷⽽建,有多少⼈能够体会其真正的乐趣?正因如此,这才被称为“艺术”,也是艺术家注定孤独的原因之⼀。
虽是跨越世纪,却字字警⼈。
第三篇:《培根随笔》读后感
什么才是聪明,什么才叫聪明,我觉得也没有什么特别明确的定义。按字义理解,应该就是“⽿聪⽬明”的意思吧。但现在⼈在解释聪明的时候,如果以⼀个⼈“⽿聪⽬明”就可以算作聪明的话,可能就有点⽚⾯了。⽽《现代汉语词典》上对“聪明”的释义是:智⼒发达,记忆和理解能⼒强。
⽽培根好象并没有去特别的论述这样的聪明,他只在论说⼩聪明。他列举了⼀些⼩聪明的例⼦,⽐如说,善于保密的⼈,故弄⽞虚的⼈,装腔作势的⼈,藐视⼀切的⼈,百般挑剔的⼈……等等。他把这⼀类⼈归⼊⼩聪明的⾏列。⼩聪明的⼈,并不是真正的聪明,⽽其实是实实在在的⼤糊涂。因为,善于保密的⼈,其实际原因是⾃⼰的货⾊不在阴暗处就拿不出⼿;故弄⽞虚的⼈,除了略知⽪⽑外,其它就⼀⽆所知;装腔作势的⼈,只是为了显⽰⾃⼰的⾼明……⼏百年过去了,当年培根所描述的英国社会的⼩聪明的现象,到了现代的中国,仍然⽣⽣不息,随处可见。
亮剑读后感 也说⼩聪明 —— 随风摇曳 —— 梦⾥梦外也说⼩聪明 —— 随风摇曳 —— 梦⾥梦外⽣活和⼯作中,经常可以见到玩⼩聪明的⼈。对⼀个事物,不懂装懂,夸夸其谈,显⽰出⾼⼈⼀筹的样⼦,这种⼈可以说在任何单位,任何部门都⼤量存在着。两⾯三⼑,左右逢源,欺上瞒下,这种⼈也不少。⽽我⾃⼰就经常的与据别⼈之劳为已功,说别⼈之⾮⽽显已是的⼈同事或共事,那情那境,虽过数年却历历在⽬。玩⼩聪明者,投机钻营,⼋⾯玲珑,其⾔其⾏,让愚笨者眼花缭乱,看不清真⾯⽬⽽⾃叹不如,或佩服得五体投地。
更见过⼀些⼩聪明的⼈,在⼀个环境下,可以说⼈⼈知其能⼒深浅,⼈⼈知其徒有虚名,但恰恰领导不知⽽欣赏有加。这也算是上世积下的阴福。⾄于以毁⼈声誉⽽打开⾃⼰通道的⼩聪明,以上下周旋左右逢源前倨后恭获得青眯的⼩聪明,实在是数不胜数。
玩⼩聪明⽽玩过头的也不少。如培根⾔,许多⼩聪明的动作⾔⾏,其实是拿不出⼿的,能拿出来的也只是⽪⽑,或故意做作⽽已。于是,遇到较真的⼈,处在较真的环境下,⼩聪明者往往没有⽣存的市场。⽽⼀意孤⾏,硬要把⾃⼰的⼩聪明玩下去,也许会被摔得头破⾎流,甚⾄赔上区区性命。这样的案例也随处可见,随时可闻。只是⼀听到因为⼩聪明丢掉⼈⽣的⼀切,就会唏虚不已。
喜欢玩⼩聪明的⼈,是不值得相交的。我经常反省⾃⼰,别玩⼩聪明,那会害⼈害已!
第四篇:《培根随笔》读后感
众所周知,培根是⼀位⾝世浮沉的伟⼈。他在逻辑学、美学等⽅⾯作出重要贡献。并且为英国本⼟创造了随笔。⽽《培根随笔》就是他的著作。
这本书可以说是他⼀⽣的宝贵经验。⽤⼀个伟⼈的经验来提升⾃我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由此可见,这本书更像是⼀本⼈⽣指导⼿册,把他搞明⽩就会开悟。每⼀篇⽂章都是培根对待⼀个问题独到的见解和⽅法。
思想的精妙在于注重细节。培根肯定有学问的⼈的作⽤,但并未沉湎其中,⼀味地以为⾃⼰⾼明,相反他的头脑极为清醒,⽬光格外锐利。他告诫⼈们:“耗费过多的时间去读书便是迟滞,过分⽤学问⾃炫便是矫揉造作,⽽全凭学理判断⼀切,则是书呆⼦的癖好。”
这似乎有没有全然否定实践的作⽤,既然如此,那么⼈性与学问、实践三者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呢?培根说:“学问能美化⼈性,经验⼜能充实学问。”换句话说,只实践不求学问,或者⼀味求学问⽽不实践,同样对⼈性⽆益。
第五篇:《培根随笔》读后感
西谚道,有⼀千个观众,便有⼀千个哈姆莱特。戏剧如此,对学问的认识也不相同。培根说,“机巧的⼈轻视学问,浅薄的⼈惊服学问,聪明的⼈却能利⽤学问”。轻视学问,因为太看重⾃⼰,以为⾃⼰是天
下第⼀;惊服学问,因为太看轻⾃⼰,以为⾃⼰⽆⽤,利⽤学问则取中庸之道,把⾃⼰摆在⼀个适当的位置上。
的确,有学问是回事,⽽⽤学问则是另⼀回事。事实上,⽤学问有时不在学问之内,⽽在“学问”之外,是超越学问之上的⼀种感悟与直觉!如果我们再细仔地推测下去,那么就会发现冰层之下的秘密。有学问,不过是⼀种积累,⼀种秉承;⽤学问更多的是⼀种创新,⼀种前⽆古⼈后⽆来者的创造。
创新意味着改变事物的本⾝、环节、模式、观念、思想;创造意味着按⾃⼰的⽬标去⼤胆的思考或⼤胆的实践,最终形成⾃⼰的东西。
第六篇:《培根随笔》读后感
《培根随笔》的作者是弗兰西斯·培根。他是英国思想家、作家和科学家。这位⼀⽣追求真理的思想家,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在他所著的《培根随笔》中阐述的是“透彻的说理,隽永的警句”。虽然这本随笔只有短短的58篇但篇篇都阐述了⼀个⾜以运⽤⼀⽣的真理。在《论友谊》⼀篇中培根说过这样⼀句话:凡是与朋友分享快乐的⼈,都会更加快乐;凡是向朋友倾诉忧愁的⼈,都会不再忧愁。友谊对于每⼀个⼈的⼈⽣都是必要缺少友谊的⼈就好⽐⼀个得了不治之症的⼈。
在《论习惯》⼀篇中培根说过这样⼀句话:性格可以左右⼈的思维,学识能够影响⼈的谈吐,但是,⼈的⾏动却往往取决于长期养成的习惯。是啊,习惯可以主宰⼈的⼀⽣,⼀个好的习惯可以让你受益⼀⽣⼀世。
在《培根随笔》中最令我受益匪浅的⼀句话,是《论学习》⼀篇中的:读书为学,为的是获得享受、作为装饰、增长才⼲。幽居养静之时,读书可以获得享受;⾼谈阔论之时,学问可以作为装饰;⾏事处世之时,知识可以增长才⼲。如果⼀个不懂的这些的话,学习对他来说就是索然⽆味的`。
读了《培根随笔》可以激发⼈们对理想的追求与对困难绝不轻⾔放弃、⾃强不息的精神和态度。 第七篇:《培根随笔》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培根随笔》中的《论嫉妒》⼀章,在⽂中,培根将嫉妒做了很透彻的解释。他说嫉
妒能激发出强烈的欲望,创造出虚幻的意向,并能蛊惑⼈的⼼灵。我认为,嫉妒来⾃⾃我与别⼈的⽐较,嫉妒别⼈的⼈所嫉妒的事物⼀定是⾃⼰没有或得不到的。当⼀个⼈缺乏某种东西的时候,他⼀定要贬低别⼈的东西,以求两者的平衡。
有时,嫉妒是在不经意中形成的,所以嫉妒这种东西很常见。⽐如《三国演义》⾥的周瑜,本来是⼀个年轻有为的⼈,就因为诸葛亮⽓了他两回,竟被活活⽓死了。
在⽣活中,嫉妒⼜分为公妒和私妒两种。公妒是指某⼈做的事或拥有的东西引起公愤,是强迫他们收敛和节制的⼀种⽅法;私妒是某⼈因为别⼈在某件事或拥有的某件东西超过了⾃⼰⽽妒恨。
所以,当我们春风得意的时候,千万要⼩⼼树⼤招风,在某件事上也不要总占上风,否则很容易招来别⼈的嫉妒。但是,在别⼈嫉妒我们的时候,要学会“宰相肚⾥能撑船”,宽容⼤度的对待嫉妒你的⼈,因为他们正是因为缺少你拥有的某样东西才产⽣这样的情感,并不是每个⼈都能做到淡泊。在⽣活中,我们既要谨慎⾃⼰的⾔⾏,防⽌遭到嫉妒,⼜要宽容⼀些,因为在⼈类的⼀切情欲中,嫉妒是最顽强,最持久的。
第⼋篇:《培根随笔》读后感
读书汲取系统的知识,有了系统的知识⽀撑着思想的⼤厦,在与⼈辩论时,表⾯看来是⼝才的好坏,实质上是思想的深刻与周密;因为思想深刻,故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其见识⾼超;因为思想周密,则各种细节都予以关照,⼗分娴熟、透彻了解,辩论的基础很厚实。此时,将辩论与思考的内容⽤⽂字表达出来,并进⾏不断地修改,使之变成“艺术”作品,他⼈阅读时,⽆不感到“精细”,如同千滤百过的地下⽔⼀般。
读书的潜⼒很⼤,故对⼈的影响很⼤。⼀般说来,⼈⽣下来,头脑只是具备被开发的条件,也就是“物质”条件有了基础。如果不读书,从古代传来的智慧也就⽆法传承,更⽆法更新。读书究竟有那些潜⼒呢?
培根解释道,“历史使⼈聪明,诗歌使⼈富有想象,数学使⼈精确,⾃然科学使⼈深刻,伦理学使⼈庄重,逻辑学和修辞学使⼈善辩。总之读书能陶冶个性。”这些深刻⽽精辟的见解,不是读书⼈⽆法概括;同样不是读书⼈也⽆法理解。“读书可以铲除⼀切⼼理上的障碍”,也就是说,知识可以弥补⼀切⼼灵上的缺陷,⽽这正是我苦苦追求读书本意的所在。
综合起来说,培根的⼀篇《论读书》,篇幅不长,字数也不过千⾔,可不失为⼀篇思想深刻、洞察微妙,知识渊博,富有联想,⾏⽂简洁,⽂采斐然的好⽂章。不知为何,国内却读不到这样的作品,我深以为憾。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