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XX小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目的:
本次班会旨在通过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基本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守法观念,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法制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青少年犯罪日渐攀升,每年新产生的少年犯人数竟高达15万。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本次班会将帮助学生认真研究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国家相关法律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所知道的法律法规,并出示课件。法律词典中解释了违法和犯罪的含义。
三、合作交流:
问题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以及自己是否有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和中度不良行为的区别也被介绍。
问题2: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平时的不良行为、恶作剧等可能会发展成伤害他人的行为。
2.欣赏“哥儿们义气”,与社会上有劣迹的青少年三五成拉帮结伙,结“拜把子兄弟”,排位分,喝血酒,干坏事。
改写:欣赏真正的友谊,而不是与有不良记录的青少年结成团伙,以排名和喝血酒为乐,从事不良行为。
3.从冒险、游乐到离家出走、侵犯他人权益到逐渐发展到违法犯罪。
改写:从探索和娱乐开始,逐渐演变成离家出走和侵犯他人权益,最终导致犯罪。
4.从小骄生惯养,在家是小皇帝,在外称XXX乃至行凶打人。
改写:从小被宠坏,在家里成为小皇帝,在外面则摆出一副称王称霸的姿态,甚至进行暴力行为。
5.小偷小摸会发展成盗窃抢劫。
改写:小偷小摸的惯可能会发展成为盗窃和抢劫。
自我预防: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正身避邪,防微杜渐。
大量事实证明,不良行为惯往往是走向违法犯罪的开始。青少年应该从小事和日常生活做起,坚决抛弃不良行为,堂堂正正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携带管制刀具:
非法制造、贩卖、携带匕首、、强簧刀或其他管制刀具的,将受到十五日以下的拘留、二百元以下的或警告。这些刀具之所以被禁止携带,是因为它们威胁着人的生命安全。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精力旺盛,但由于缺乏法制观念和是非观念,争强好胜,行动盲目而不计后果,携带管制刀具,极易一时冲动,酿成不该发生的悲剧。
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文明礼貌、恭敬谦让已经成为时代的风尚。我们应该从小养成好的行为惯,抛弃动辄动手打人、出口骂人的不良行为。如果从小养成这种不良行为,将会带来无穷的危害。很多犯罪分子从小就染上了打架和怒骂别人的不良行为。
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损坏财物:
1.偷窃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量较少的财物的行为。青少年中有些人不满足自己的生活欲望,看到别人吃得好、穿得好,心里很羡慕。当欲望得不到满足时,他们就会非法去窃取公私财物。一些未成年人由于缺乏良好的教育环境,平时喜欢贪点小便宜,从拿人家一本书、一支笔、一块橡皮开始,逐渐养成小偷小摸的惯。任何事物总是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有句老话叫做贼偷菜起,任其发展就会演变成盗窃。
2.强行索要财物和故意损坏财物也是不良行为,可能会导致违法犯罪。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尊重他人的财产权和人身权,远离这些不良行为。
XX年底,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发生了多起撬盗案件,共计几十起,损失几万元。警方最终成功抓获了26名作案人员,他们的年龄都在中小学生和流失生之间,其中最年轻的只有11岁,甚至还有一名女性。这一发现让警方感到震惊和沉重,因为这些孩子们的犯罪行为已经到了足以判处徒刑的程度,但由于他们的年龄,只能接受教育后被释放。这让他们觉得犯罪并不可怕,渐渐地从一个月一次小偷小摸,发展到几乎每天都要作案。
故意损坏财物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的行为。这种行为通常出于报复的动机,比如你对我不义,我就要通过损坏你的财物来报复你。在青少年中,这种行为通常出于嫉妒或寻求刺激的动机,他们会偷偷地把别人的东西损坏。但是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别人,也会伤害到自己。如果行为严重,就会构成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如果不构成犯罪,也需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受到相应的处罚。
为了避免青少年犯罪和不良行为的发生,我们应该努力研究必要的政治、文化、科学、法律知识和劳动技能,提高自己的辨别是非和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同时,我们也应该遵守社会
法制教育教案
公德,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敬爱父母、尊重老师、敬老,艰苦朴素,不做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事情,应当诚实谦虚,接受别人的帮助教育,克服缺点,改正错误。此外,我们还应该遵纪守法,不吸烟、不饮酒、不打架骂人、不赌博、不早恋、不逃夜逃学、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不进入仅向成年人开放的娱乐场所、不观看不良的影视读物、不做其它危害自身和他人身心健康的事。最后,我们还应该努力锻炼身体,讲究卫生,增强体质,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互学互助,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