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环境意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知识和技术的传授,也包括观念、行为和习惯的培养。 要培养和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要潜移默化,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在各学科教学中让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环境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意识,是目前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也是提高环境教育质量和效果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呢? 下面,结合我校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加强宣传,建立忧患意识。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目的就是让学生清楚的知道人类生存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包括空气污染、水土流失、农田锐减、河水变黑等,从而树立起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与能力。
1、注重宣传,加强引导
为尽可能让学生了解环保对于我们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了解和掌握日常生活与环保行动的密
切关系。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红领巾广播站、电视台、板报、橱窗等宣传阵地对学生进行环境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环保自觉性。学校每年邀请环保局领导及专家来校作环保讲座,每年开展科普宣传月活动,把环境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组织学生开展以环保为主题的班会,通过班、队会,晨会,让每个学生都广泛参与到主题宣传活动中来,利用读书、网络搜索、家庭调查等多种方式,在学生中大力开展减碳的宣传教育活动。我们还在红领巾广播、升旗仪式时宣传各中队典型的环保小卫士,树立典型,让全校队员向他们学习。
学生德育部门还将环保与行为习惯结合在一起,将环保意识提升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要求学生爱绿护绿,不在校园里乱扔乱抛杂物。少先队每周不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活动场所与个人卫生意识。如:教室整洁、课堂摆放、卫生责任区、衣着整洁与个人行为等,进行逐项打分,所获成绩列入班级文明评比积分里。这样有效地从德育突破,随机教育,从大处着手,从小事入手,促进学生进步与发展。
2、环境熏陶,耳濡目染。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小学生的认知结构是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发展起来的。因此我校在培养环保意识的同时,还加大对校园环境建设的投入。 2008年底,城区建
设,我们八道小学换建到新的教学楼,学校的办学设施、办学条件有了质的飞跃。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我们把低碳环保的理念渗入其中,在操场增设绿化带,在教学楼内摆放种类不同的绿植物。我们还专设了培养室,用于各种动植物的养殖;开辟了种植园,种植各种应季的农作物。教学楼内,“爱护花草树木”、“保持环境卫生”、“请珍惜每一滴水”等标语随处可见,学校努力让每一堵墙会说话,让每一块牌子会歌唱,让每一株花木育情感,让每一处景点有意蕴,真正做到“校园处处是文化,处处文化育新人。”将绿环保的理念、做法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
二、学科渗透,提高责任意识。
课堂教学是环境教育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最有效、最现实的形式。我们充分利用各学科的教学渗透环境教育内容,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了解国内外环境状况,激发他们热爱祖国,保护环境的情感,使他们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我们把环境教育渗透到各门学科。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我们积极为学生提供大量“关于环境”的知识,如人口、资源、环境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等内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科学学科教学又对环境污染、环境与保护方面给学生以具体的知识。我们还利
用综合实践活动课,适当增加环境教育方面的内容,开展有关环境教育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在语文上通过《大瀑布的葬礼》、《只有一个地球》、《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等课文使学生受到震感,感受到生态平衡已是我们人类生存所面临的大事。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让学生受到深刻的保护环境教育。数学课上学习统计知识时,让学生统计自己家里每天扔的垃圾有几袋,列出数表让学生做题与分析,感受白污染的严重。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等学科也都渗透了环境教育。
学校还要求每一名教师积极撰写环保教育文章,都来做环境保护知识教育的带头人。教导处要求每位老师,在自己任教的学科中,联系实际,有的放失地渗透环保的内容。
三、开展活动,树立参与意识。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赋予环保教育以创新的土壤,才能吸引更多的孩子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来,才能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从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1、结合环境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我们结合国际、国家环境教育传统日,确定学校的环境教育专题活动。如:3月12日“植树节”开展“植树护绿美化校园”活动,3月22日“世界水日”开展 “节约水资源”活动,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开展“善待地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活动。6月5日“世界环境日”开展“环保主题(当年主题)宣传”活动,10月6日“世界粮食日”开展“珍惜每一粒粮食”宣传活动等。
2、红领巾爱绿护绿活动。
每学期,学校还会开展红领巾爱绿护绿活动,树立“人人爱绿、人人护绿”的意识,人人参与养护花草。号召每名学生认养一棵花木,撰写观察日记。定期开展环保征文、书画、演讲比赛,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节约“五个一”活动。
每学期,学校还要开展勤俭节约活动,倡议学生做到“五个一”,即“节约一支笔,节约一张纸,节约一度电,节约一滴水,节约一粒米”。让学生对家庭生活用品、用电、用水情况进行调查,使节水、节电、节粮等工作落到实处。
4、红领巾拾旧利废活动
拾旧利废在八道小学已经成为一项传统,学校少先队号召每一名队员,利用假期时间,把家庭生活中的废旧报纸、废旧光盘、易拉罐、饮料瓶等积攒起来,利用返校之际带到学校,用卖废品的钱为班级购置扫除用品,为特困学生购买文具。同时还发动少先队员,利用废品搞小发明、小制作,培养队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让他们感受到环保带来的愉悦心情。
5、“保护母亲河”活动
鸭绿江是孕育丹东人民的母亲河,近年来,随着环保政策法规的深入实施,对沿岸的造纸厂的整顿、改造,现在鸭绿江的水质较前几年有了明显的改观。但仍有一些环保意识淡薄的居民,在鸭绿江沿岸洗衣服、钓鱼、乱丢垃圾,破坏了秀美的沿江风景,对鸭绿江水质造成污染。因此,学校积极开展了“保护母亲河”活动,向全市人民发出倡议,并定期组织宣传队到沿江路做环保宣传,在市民中深受好评。
我校还利用春游或其他社会考察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美丽的丹东,我的家”、“家乡山水”等参观、游览活动,在活动中树立学生环保的责任、意识。
6、“小小环保宣传员”活动。
学校成立减碳宣传小分队,号召引导队员们利用寒暑假和公益活动时间深入社区和家庭进行减碳调查活动和减碳的宣传活动。我校少先队经常组织学生到社区进行环保宣传活动,让社区居民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做到保护环境。我们还亲自到社区清除垃圾,用自己的行动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以此增强社区居民整体意识的提高,促进他们保护环境的决心。
四、家校合力,形成社会意识。
学生的环保教育,学校是主渠道,每个家庭、各个社区或部门单位也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只有各方面协同努力,学校的环保教育成果才能巩固,即实现环保意识真正、持久地深入学生的心理。 
    首先,学生的启蒙教育在家庭,家长的任何点滴环保活动和教育都能给子女留下最初的环保意识,如不在公共场所吐痰、乱扔纸屑,节约用水,不食用青蛙、不随便摘花,不践踏草坪等等。如果再经学校的积极引导,学生很可能成为环保的积极分子。保护环境的文章我校十分重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成立环保小分队,积极向家庭和社会宣传环保,倡议家庭自觉地使用环保产品,社区居民规范环保行为等。现在,许多家长在学生的影响下在家中种花种草绿化家园,节约水资源,回收废纸,多使用再生纸,拒用一次性餐具、无磷洗衣粉等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在自身环保意识提高的前提下,积极参与社会环保教育宣传活动中,使学校的环境教育的影响向社会辐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学校与社区相结合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是在教育过程中进行探索的一种有效方式。学生回到社区,回到家里,引导其将在学校接受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学校可与辖区内各社区建立共建网络,利用社区资源,加大对学生的教育力度。
    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环保教育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提高整个民族的环保意识,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从娃娃抓起,让环保意识注入每个孩子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