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益服务活动记录报告
学号10152900131 姓名韩灵怡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涓滴之水成海洋,颗颗爱心变希望。为更好的了解社会认知自我锻炼自我社会实践能力,加入了学校社团“兴家”,通过“兴家”这一桥梁与纽带联系到需要帮助的或贫困家庭的子女并给予了一对一的帮助。
我们以“兴家社团小组爱心团体的名义,为家住长宁区的一名初一小男生胥梓祥,开展长达一学期的爱心公益家教活动。
在此略记我第一次家教的经历和感受。
由于帮困家庭的住址较难,又加之我对路线的不熟期间耗费了一个多小时才赶到目的地。当到达最后一站的公交车站牌前,我几乎迷了路无奈只能拨通小家的电话,最后由他妈妈带路,到达了他家。
我在课前还特意了解了一下胥的薄弱科目、作业难度。他不喜欢英语但是最终还是希望我帮他补习英语,他的这种态度让我有了一丝慰藉与感动。
翻开他的英语书,上海的教材对于我一个浙江学生而言实在是陌生的,本想教语单词的我在听了两句他的英语口语之后……我觉得我过于乐观了
不知道是他自己断章取义还是什么别的原因,他告诉我学校老师没有让他们听磁带,而只是教语法。
哑巴英语?应试教育?”我思索了一下,我觉得应该改变辅导模式了。于是,我决定要锻炼孩子的英语口语
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了我整整一节课的苦心教导终于学会了音标,并能用音标拼还学会了使用口语阅读连续单词和句子
结束了志愿家教活动之后,体会良多。
首先难得的独立行动锻炼了自我能力。
尽管第一次没有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到目的地,是在路途中几乎是第一次体会到了独立的滋味,而且我感到:社会公益活动这种对自我的磨练是可以延续下去的。
进而,在教学的过程中,第一次感受了“老师还有责任感,我想这正是我们的母校,华师大所要赋予我们每一位学子的一种神圣责任感
或许,经验不足不一定教的好。但第一次,产生对一个小孩的责任心,在发现他学习上的不足时,自己还会想方法使他改变,用自己曾经经历过验证过的学习方式帮助,这不就是一种老师的姿态
最末要说的,我在一系列的家教活动中通过它收获最大体会最多的——联络。
在第一轮的家教活动中,负责了整个组和家长的沟通联络的工作,产生过一些失误也收获了许多。
我们以一个学生的身份做着这一系列的家教活动,但某些家长不会以平素对待老师的态度对待我们,却会以平素对老师的要求要求我们,谈吐举止上完全把我们当作孩子来看待,却曾质问我为什么我们组的成员没办法固定一个确切的时间前去家教,因为团体内部调节不当曾有一周没有人前往我作为联络电话致歉收到破口大骂…
有些事让人心累却也磨练了我颇多。或许在步入社会之后,我会遇到更多的不如意,或许
会有很多事并没有应不应该,而我们要做的只是自己本分,管好自己应尽的责任,很多事情不必深究就像卡耐基所说的:“寻求快乐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是不要期望他人的感恩,付出是一种享受施与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