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爱历史人物
我最喜爱的历史人物集合15篇
我最喜爱的历史人物1
我最喜爱的历史人物“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婉约派代表词人”。我喜欢读她的词,如痴如醉。她在我心目中是个满腹诗书,追求理想生活的电压女子。她,不异于我的偶像。
一日,我又津津有味的读她的词,闭上眼冥想她那连船也载不动的忧愁。想着想着,我竟一歪头,睡着了梦里来到江南水乡,是人称“上与天堂,下有苏杭”的杭州。我在望江楼上,望着江南秀美的景,不觉心旷神怡,却听到有人哀怨地吟唱着“惟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凤凰台上忆吹箫》,不是李清照的词吗?我惊喜的循着声音望去,呵,正是她啊!素面朝天,面容清秀。眉黛下,低垂的凤眼中似乎有浓得化不开的愁得――这就是我在画像中见过的女子。只是她的发髻虽然高高盘起,但略显凌乱,几缕青丝中夹着白发,垂到眼帘,似乎十分疲惫。我迎上前去,又惊又喜的问道:“您是易安居士李清照吗?”她抬起眼,心事重重的回答:“是啊,您是哪位?”
“我”我这才想起这是在南宋,如果我说自己是一个几千年后的人,还不把她给吓坏了。于是我说:“我我无家可归,也是在战乱中失去了家人,请您收留我,让我做您的侍女吧”“那怎么行?你也失去了家人,怎能让你伺候我,只是我的日子很清苦,你要承受得住啊。”
“我明白”我坚定地回答。
她的日子果然过得很清苦,确实不是我羡慕的文人的生活。我们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但吟诗作对她却从没停止过。我为这种精神富足感到愉悦。一日,她又吟诵起自己的《声声慢》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别的作品她都是写过了便丢在一边,不再理会。唯独这首,她念了又念,吟了又吟。我问她:“您为什么总读着一首诗呢?”他淡淡的笑了笑,满眼哀痛,似乎已经看到自己的国家已经走到了尽头,那一刻,我什么都明白了,她缓缓的说:“国恨家仇,离愁别绪,怎一个愁字了得?我寻觅一种和平安宁的生活,也设法让自己快乐的过好每一天,但大宋的江山已飘摇零落,任何一个人都快乐不起来了连最富饶的江南,也对这一切束手无策,多么令人伤心啊!”
时过不久,她似乎更藏来了,身子也越来越弱不经风了。
她想独自远行离开,我知道她看不下去了,可现在去哪得到一块安宁的土地呢?她缓缓地说:“我远行,不过是自我安慰罢了,或许哪天就死在黄泉路上。哪天,你看到战乱结束,要让九泉下的我快点知晓啊”一串串晶莹的泪珠“滴答”而下
我醒来,发现自己趴在桌子上,周围什么也没变,这才想起自己刚才是在梦境中回到了一千年以前。
我最喜爱的历史人物2
邢昊
三国时期,有个历史人物,《三国演义》中是这样形容他的:“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这人是谁呢?对,就是张飞。张飞是我最喜爱的历史人物。
有人可能会问我:张飞是那么莽撞的一个人,有什么地方值得你喜爱呢?我会肯定地告诉他:人无完人,莽撞只是张飞的一个缺点,可他还有更多可贵的优点:忠、义、勇、智,这些优秀品质不是人人都具备的。
为人臣子,忠于主子那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张飞的忠却令人感动。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自古至今被传为美谈。从相识结义到三分天下,在刘备漫长的创业生涯中,关羽和张飞可谓功不可没,他们三人互相扶持,出生人死,结下了深深的兄弟情义。但即使这样,关羽千里走单骑时,与张飞在古城相遇,张飞误以为关羽是叛徒,一怒之下,他竟然要大义灭亲,与关羽拼个你死我活。这足以看出张飞的忠心了。
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对于长飞这样一个莽汉来说,流泪更是可耻的事,但在关羽败走麦城不幸被害后,张飞听到这个消息,痛不欲生,日夜啼哭不止,他“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在他的再三请求下,三军披孝,出战东吴,为关羽报仇雪恨,张飞就是为此不幸牺牲了,践诺了当日结义时的誓言。这种同生死、共患难的兄弟情义,成了“义”的代名词。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可见吕布的骁勇善战。可张飞见了吕布,一点也不害怕,一声高喝:
“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便冲上前去和吕布单挑。虽然后来有刘备和关羽的帮忙,才战胜了吕布,但这场战斗足可看出张飞的“勇”了。
长坂桥一战,刘备为了保护军民,一边躲避曹军的追击,一边带着众人逃跑。在这艰难的时刻,张飞这个粗人,能巧设妙计,率领二十几个骑兵砍树枝,扬尘土,伪造出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阵势,而他自己却镇定地往桥上一站,一声大喝,竟然吓死曹军将领夏侯杰,使曹军几十万大军自乱阵脚,四散逃跑。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智慧啊!可以说,长坂桥一战,是张飞的智与勇的最好体现。
也许你认为只是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张飞被刻画成了一位英雄。其实,在陈寿所著的史书《三国志》中,也述及刘备为躲避曹操追赶,弃妻子走,使张飞率二十骑拒后之事。“飞据断水桥,嗔目横矛日:‘身是张翼德,可来共决死!’。”可见张飞的勇与义。
我喜欢张飞,喜欢他的忠诚,喜欢他的仁义,喜欢他的勇敢,喜欢他的智慧,甚至――喜欢他的莽撞!
我最喜爱的历史人物3
天水夸英俊,凉州产良才。系从尚父出,术奉武侯来。大胆应无惧,雄心誓不回。成都身死日,汉将有余哀。
这就是罗贯中眼中的姜维,而在我的眼里,看到的他却别是一番景象。
姜维本为魏将,镇守天水郡,那时的他还只是一员少年将军,与蜀军第一次交锋便力败常山赵子龙。其人事母至孝,文武双全,智勇足备,也是当世之英杰。孔明闻之,先以巧计戏之,又以礼降之,姜维终于降蜀。
降蜀之后,他深受诸葛亮信任,诈降引曹军前来,大败曹真,而后又为诸葛亮尽临终遗命,以木像退得司马懿,使蜀军全身而退。
之后虽因羌兵未至,而兵败牛头山,但也以强弓硬弩击退魏军。
延熙十六年,他起兵二十万伐魏,始遇猛将徐质,蜀军不敌徐质之勇,大败而退。维以粮道诱之,果然徐质中计,死于乱军之中,司马昭被困铁笼山,虽被羌兵打退,未曾捉得司马昭,却也杀得郭淮。
之后姜维于曹军新败,司马师新亡之时,引军五万,又三伐中原,兵至洮水,就背洮水列阵。四将战姜维数合,姜维拔马便走。军临洮水,大呼将士曰:“事急矣!诸将何不努力!”诸将愈奋勇,大败魏军。魏军自相践踏,落水而死者不计其数。
之后时日,姜维与邓艾斗智斗勇,也曾败于谷,也曾平分秋,也曾斗阵小胜,也曾弃粮大捷。但一切成功都在后主的无能与胆怯中荡然无存。他虽屯田避祸,却无法改变蜀亡的命运。守剑阁的他永远也不会明白,蜀汉江山为何会如此不堪一击。随着后主出降,他也降于钟会,但这时的他还肩负着光复汉室的使命。钟会于众将谋反,看似机会将至,但随着事情败露,他失去了最后的希望,他在悲愤与绝望中自刎而死。
这就是我眼中的姜维,虽没有功成名就,最终光复汉室,但在我的心中,他是真正值得学习的榜样。从他的身上,我知道了什么才是有勇有谋,有忠有义。
我最喜爱的历史人物4
要说我最喜爱的历史人物,也就是“诗佛“王维了。我喜欢他的性格,不求张扬,不求富贵,不求虚华。只是要保持自我心中的一片清明,在唐朝这个大社会中,保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雅性情。在这死一样的沉寂社会中,为人们打开了广阔世界的大门。
王维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桑流。”的山水意境,写那泉水在石间潺潺流过,这如诗如画,充满了清新之气的泉水。在那广阔无边的山涧中流过,这也流到了我的心里,让我爱上了诗人无尚的情怀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也是我第一次读王维的《山居秋暝》。
而后,我又学到了他的《使至塞上》,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广阔和浩瀚。这边疆狼烟,一直飘到了现在。这真是时间的一种延续呀!在他一贬再贬是,还能写出这样既亲切又温暖,有着苍茫之气的一首诗,这种气魄,怎能不让人敬畏!
之后,王维又引领我懂得了友情的珍贵,“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朋友间真挚的告别,一直到了阳关之处。为后世的送别诗留下了深深的一笔。
王维,引领着我体味人生真爱的醇厚。“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这是王维在《相思》中的名句。这既是自问,也是暗示友人的情谊。把古人的真性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因此,我从他的诗中,看到了他的人,读到了他的所有。方才知道“诗佛“的人格魅力
我最喜爱的历史人物5
乱世三国,英才辈出;允文允武,三分天下。―题记
无双.吕布“骁勇无敌,善战无前;然勇而少谋,暴而少仁。”这是陈宫对吕布的评价,人们还说过“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充分说明了吕布在三国时期是个数一数二的武将,手持一把方天画戟,万夫莫敌。我也认为他算一个“飞将”,有过“三英战吕布“出名之战,你败了,也许是唯一一次在实力上的。你天生神力,有百步穿肠的箭法,无人能敌。武圣。关羽丹凤眼,卧蚕眉,好一副奇人之相。刘备视你如命,曹操也想拥有你。你温酒斩华雄,威震四方;你义薄云天,为寻自己的义兄,留下了“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的千古佳话。华佗为你刮骨去毒,你还喝着美酒下着棋,震惊了三军;你还敢于单刀赴鲁肃之会,不穿战甲,不带卫兵,真乃天人也!英姿。周瑜“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的描述出神入化。你借蒋干为使,用一反间计一张纸,废敌两将,破其阵势。一把大火烧得曹操溃不成军,真是赤壁的火神;你鞭击黄盖,上演了一场苦肉计,为之后的一把大火奠定了基础。纷纷世事无穷尽,无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
我最喜爱的历史人物6
他,是一方霸主,拥有“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雄心壮志。他,是三国时代统一三国的人,
拥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博大胸怀。他,是继《诗经》后写作四言诗最有成就的作家,诗风慷慨,沉郁,古朴,但也存有低沉感伤的情调。他就是三国霸主――曹操。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郡(今安徽毫州)人。小名阿瞒。20岁举孝廉,步入官场。在东汉末年大乱时代,建立了可以抗衡雄的军事力量。建安元年,受封为丞相。继而于官渡一战击败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袁绍,逐步统一并实际统治了北部中国。其儿子曹丕代汉建魏,追尊为武帝。其建立的的魏国与东方孙权建立的吴国和南方刘备建立的蜀国形成了三国鼎立之势,史称三国。曹操是三国时期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生于公元155年,死于公元220年,享年65岁,遗著《魏武帝集》。在我们初一上半学期,就有两首曹操的诗――《龟虽寿》和《观沧海》。
《观沧海》是曹操征乌桓时所写。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触景生情所写。他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作者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勾勒大海吞吐日月,包含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龟虽寿》则是出自《步出夏门行》,全诗写出了曹操否定方
士们关于神仙的种种妄谈,也否定了当时社会上流行的那种消极,颓废和即使行乐的风气,表达了自己的一种、老当益壮的进取精神和豪迈气概。全诗巧妙运用了虚实、扬抑、对比、烘托的艺术手法,抒发了自己的壮志豪情。全诗立意刚劲,气韵沉雄,包含了诗人一波三折的感情激荡。我喜爱曹操,全来源于这两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