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读书诗】韩愈《符读书城南
符读书城南(1)
[唐]韩愈
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
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
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
由其不能学,所入遂异闾。
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2)。
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
关于读书的诗歌年至十二三,头角稍相疏。
二十渐乖张,清沟映污渠。
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3)。
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
一为马前卒(4),鞭背生虫蛆。
一为公与相,潭潭府中居(5)。
问之何因尔,学与不学欤。
金璧虽重宝,费用难贮储。
学问藏之身,身在则有馀。
君子与小人,不系父母且。
不见公与相,起身自犁锄。
不见三公后,寒饥出无驴。
文章岂不贵,经训乃菑畲(6)。
潢潦无根源,朝满夕已除。
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7)。
行身陷不义,况望多名誉。
时秋积雨霁,新凉入郊墟。
灯火稍可亲,简编可卷舒。
岂不旦夕念,为尔惜居诸。
恩义有相夺,作诗劝踌躇。
【注释】
(1)符:韩愈子韩昶小字名符。韩昶生于徐州的符离,故小名曰符。城南,韩愈别墅。
(2)提孩:即孩提,指二三岁之间,尚未离开襁褓的幼儿。颜师古在注《汉书·王莽传》中“孩提之事”一句时说:“婴儿始孩,人所提挈,故曰孩提也。”“提”与“挈”同义。
(3)一龙一猪:一是龙,一是猪。比喻同时的两个人,高下判别极大。
(4)马前卒:旧时在马前吆喝开路的兵卒差役。现在比喻为人奔走效力的人。
(5)潭潭:深邃的样子,后因称他人居宅为“潭府”或“潭宅”。
(6)菑畲(zi yu):初耕的田叫菑,开垦了三年的熟田叫畲,喻耕耘。
(7)马牛而襟裾:意谓马牛穿上衣服华而不实。襟:衣领;裾:衣袖。这两句说,人如果不通古今,就像穿了衣服的马牛一样。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元和十一年(816),是韩愈写给他儿子韩昶的劝学诗。韩昶小字符,读书于城南韩氏庄。
前六句为第一层,也是全诗的中心,强调读书的重要性。诗歌一开始就以木料作比喻,形象地告诉人们:同是木料,经过匠工不同的加工,有的就做成了车轮,有的则做成了车厢,成为形状完全不同的两样物件。然后,诗人以木喻人,指出同样是人,由于所受的教育不同,有的读书,有的不读书,于是便出现了差别,分出了贤愚,成了完全不同的两种人。“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人,只有读了书,才能以诗书的规矩要求自己、规范自己,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人。由此说明读书的重要。那么如何来读书呢?韩愈提出一个字,就是“勤”。这是韩愈体会很深也多次提到的一个词,我们今天对韩愈在《进学解》中所说的“业精于勤荒于嬉”还非常熟悉。韩愈“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的诗句,与《进学解》中讲述的是同一个道理。
接下来,韩愈对比了读书不读书的两种截然相反的前途。韩愈认为,“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人在一生下来时,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到了十二三岁,就有些不同了,到了二十岁,这种区别就非常明显了,到了三十岁,“一龙一猪”已成定局。“问之何因尔,学与不学欤”,这是造成不同前途的根本原因。
韩愈继续从学问的重要来论述(这是以议论为诗),诗人指出,人们都以为金银是宝贵的,
殊不知文章比金银更宝贵;大有金璧有限,学问无穷之意。诗人还指出一种令人深思的历史现象:“不见公与相,起身自犁钗;不见三公后,寒饥出无驴”。这就是说,贫寒人家的子弟因为苦读、勤读,并因此而脐身于公相之列,而沿袭多代的公相子弟,则懒于读书疏于思索,最后家道衰落,以至出门无驴。
读书不但贵勤,而且贵多。诗人从反面来说,“潢潦无根源,朝满夕已除”。“潢潦”是又浅又小的水池。这种水池,因无源头活水的不断朴充,因此,即使早晨注满了水,经过一天的阳光照射和蒸发,晚上就会干涸了。读书亦然,读得太少,知识太浅,在实际运用中很快就会捉襟见肘,深感不足,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书到用时方恨少”。如果读书多了,知识积累深厚,那么,在实践中就可以左右逢源,应付裕如。一般说来。“勤”与“多”是统一的,能勤读就能多读,因此,若要占有丰富广博的知识,归根到底还是需一个“勤”字。而不读书就等于是穿着衣裳的马牛,算不上一个真正的人。诗中“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一句所表达的含义是,人要知晓历史,否则就和禽兽牛马没什么两样了。韩愈的这句诗源于《孟子·滕文公上》的“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意思就是说:人所以为人,与禽兽不同,吃饱、穿暖、住得舒适如不给以道德教化,就和禽兽相近了。韩愈取孟子的话,目的是从道德教化的角度来教育他的儿子。
诗歌最后提出对他儿子读书的要求:“时秋积雨霁,新凉入郊垆。灯光稍可亲,简编可卷舒。岂不旦夕念,为尔惜居诸”。这几句话也成了韩昶读书的标识。明代徐渭《四时读书乐题壁》按春夏秋冬取了四个有代表性的人物,其中“符读书,秋月随。新凉入,亲灯火”便是写韩昶的。于谦《示冕》:“好亲灯火研经史,勤问庭闱奉旨甘。”也是把韩昶读书作为他儿子学习的榜样。
韩诗历来是以深险怪僻为其主要特征,但他的哲理诗却多为通俗之作,这首赠儿诗明白如话,体现出另一种风格。这或许与他喜欢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有关吧。这首诗从思想内容上说,它宣扬了孔子“学而优则仕”的陈腐观念。这一点,古人也早已指出,黄庭坚读这首诗后,跋了几个字:“或谓韩公当开后生性命之学,不当诱之以富贵荣显。”洪迈《容斋三笔》说:“符读书城南一章,韩文公以训其子,使之腹有诗书,致力於学,其意美矣。然所谓‘一为公与相,潭潭府中居,不见公与相,起身自犁锄’等语,乃是觊觎富贵,为可议也。”但是,诗中也不乏闪光的哲理,对今天的读者仍有一定的启发。
(朱福生)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韩氏郡望为昌黎,每自称昌黎韩愈,后世称韩昌黎。贞元八年(七九二)进士。会先后任宣武及宁武节度使判官。贞元末,官监察御史,因上书言事贬阳山(今广东省阳山县)令。宪宗时,累官至太子右庶子,随宰相裴度平淮西,迁刑部侍郎。因谏佛骨事,贬潮州刺史,移袁州,穆宗时,召为国子监祭酒、历京兆尹及兵部、吏部侍郎。谥文,世又称韩文公。韩愈推尊儒学,力排佛老;反对六朝以来骈偶的文风,提倡散体,务去陈言,倡导了唐代的古文运动。其文各体兼长,遒劲有力,条理畅达,语言情炼,为司马迁以后文学史上杰出的散文家之一。他的诗气势壮阔,笔力雄建,力求新奇,当时自成一家。他开了“以文为诗”的风气,对后来的宋诗影响极大,有时由于过分地避熟求生,不免流入险怪。有《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外集》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