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特殊句式
之所以将上述七种句式称为特殊句式,是因为这些句式与现代汉语的句式特点有明显的不同之处,熟悉和了解这些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文言句式特点,有助于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
(一) 判断句
现代汉语中,主要依靠主谓之间的判断动词"是"来构成判断句。这种判断句的形式在文言中只是极个别的现象,一般都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来表示判断。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丁渭
1. 主语后面用"者"表提顿,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者,……也)。
例1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2 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石钟山记》)
2. 主语后面没有"者", 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也)。
例3 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醉翁亭记》)
例4 生,亦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
3. 谓语后面连用"者""也"表示判断(……者也)。
例5 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毛遂自荐》)
鱼竿十大品牌例6 是必射雕者也。(《李将军列传》)
4. 用"为""乃""则""即""诚""非""素""皆"来表示判断。
例7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例8 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例9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例10 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o项羽本纪》)
例11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例12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 说》)
例13 且相如素(《廉颇蔺相如列传》)
5. 直接用名词充当谓语表示判断。
例14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 被动句
文言一部分被动句与现代汉语被动句有相同之处,都用介词"被"来表被动,另一部分则与现代汉语被动句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 用"……于……"来表被动。
例15 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16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拘于时也。(《秋水》)
2. 用"……见……"来表被动。
例17 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荆轲刺秦王》)
例18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
3. 用"……受……于"或"……见……于"来表被动。
例19 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例20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4. 用"……为……"来表被动。
例21 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织》)
例22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荆轲刺秦王》)
5. 用"为所"或"为……所……"来表被动。
例23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鱼我所欲也》)
例24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6. 用"被"表被动。
例25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例26 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五人墓碑记》)
7. 不用被动词,但是句中的主语是行动的接受者,因而也是被动句。
例27 予羁縻不得还。(《<指南录>后序》)
例28 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谏逐客书》)
(三) 省略句
省略是文言和现代汉语都有的语法现象,文言省略句中,主要是省略主语、谓语、宾语和介词。
1. 省略主语。
例29 (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例30 (虫)每闻琴瑟之声。(《促织》)文言文句式
2. 省略谓语。
例31 平原君与楚(商议)和从,言其利害。(《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32 方宅(有田)十余亩,(有)草屋八九间。(《归园田居》)
3. 省略宾语(包括动宾和介宾)。
例33 汝死我葬(汝),我死谁埋(我)?(《祭妹文》)
例34 公瞿然注视(之)。(《左忠毅公逸事》)彩铅笔
例35 今寇众我寡,难与(之)持久。(《赤壁之战》)
例36 于是秦王不怿,为(赵王)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4. 省略介词。
例37 成妻纳钱(于)案上。(《促织》)
例38 古之圣人,其出(于)人也远矣。(《师说》)
例39 晋太原中,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例40 胜相士,多者千人,寡者(以)百数。(《毛遂自荐》)
(四) 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句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是从短语的角度;一是从句式的角度。
从短语的角度来理解,宾语前置句中的宾语不是动宾短语的宾语,就是介宾短语的宾语。
例41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例42 何以战?(《曹刿论战》)
例41的"我"是动词"顾"的宾语。;例42的"何"是介词"以"的宾语。
从句式的角度来理解,要记住两句口诀:一是: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一是: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当然,口诀不能包容的,要另外记忆理解。
1. 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例43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例44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例43的"何"是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操"的宾语。例44的"谁" 是疑问代词,充当介词"与"的宾语。
2. 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例45 先生……肩举驴上,而狼未之知也。(《中山狼传》)
例46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
love one another例45中的"之"是代词,是动词"知"的宾语。例46中的"之"也是代词,是动词"许"的宾语。
3. 用"之""之为"或"是"将宾语前置。
例47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例48 惟弈秋之为听。(《学弈》)
例49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左传o僖公五年》)
例47中的"句读"和"惑"分别是动词"知"和"解"的宾语,"之"起提宾的作用。例48中的"弈秋"是动词"听"的宾语,"之为"起提宾的作用。例49中的"德"是动词"辅"的宾语,"是"起提宾的作用。
4. 没有任何标志的宾语前置句。
例50 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
例51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过秦论》)
例50中的"全石"是介词"以"的宾语。例51中的"仁义"是动词"施"的宾语。两个句子都没有任何提宾的标志。
(五) 定语后置句
定语后置是一个短语概念。现代汉语的偏正结构短语,由中心词和定语构成,中心词在后,定语在前。文言定语后置则相反,中心词在前,定语在后。文言定语后置句,说的是在一个句子中有一个定语后置的偏正结构短语。定语后置句有以下几种形式。
1. 以"者"为标志。
例52 郑人有欲买履者。(《郑人买履》)
例53 其人家有好女者。(《西门豹治邺》)
例52中的"人"是中心词,"有欲买履"是定语,"者"是标志。例53中的"人家" 是中心词,"有好女"是定语,"者"是标志。
2. 以"之"为标志
例54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惠之百亩。(《离骚》)
例55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例54中的"滋兰"和"惠"分别是中心词,"九畹"和"百亩"分别是定语。例55中的"爪牙"和"筋骨"分别是中心词,"利"和"强"分别是定语。
3. 以"……之……者"为标志。
例56 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冯婉贞》)
例57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粟一石。(《马说》)
例56中的"少年"是中心词,"精技击"是定语,"之"和"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例57中的"马"是中心词,"千里"是定语,"之"和"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4. 以"……而……者"为标志。
例58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五人墓碑记》)
例59 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孟子·梁惠王下》)
例58中的"缙绅"是中心词,"能不易其志"是定语,"而"和"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例59中的"民"是中心词,"无告(无依无靠)"是定语,"而"和"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5. 数量词作定语,定语后置。
例60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伐檀》)
例61 中贵人将骑数十纵。(《李将军列传》)
川芎散例60中的"禾"是中心词,"三百廛"是定语。例61中的"骑"是中心词,"数十"是定语。
6. 没有任何标志的定语后置句。
例62 兵精足用。(《赤壁之战》)
例63 梦啼妆泪红阑干。(《琵琶行》)
例62中"兵"是中心词,"精"是定语。例63中的"泪"是中心词,"红"是定语。
(六) 介词结构后置句
介宾结构短语在现代汉语中,一般都是在谓语的前面充当状语,文言中的介宾结构短语如果充当状语,却在谓语后面的话,我们就称它为介词结构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有以下
几种形式。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