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句式总结之叙述句
(包含双宾语句、倒装句、被动句及矣字、
焉字的讲述
一、定义
叙述句:是以动词为谓语、叙述人或事物的行动变化的。
二、叙述句的种类
1、在文言文里,叙述句的结构一般和现代汉语没有什么不同。
新加坡英文怎么说例如:冬,晋文公卒。(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晋侯秦伯围郑。(左传僖公三十年)
    初,郑武公娶於申。(左传隐公元年)
    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左传僖公四年)
    公赐之食。(左传隐公元年)
    周末祝福语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马逸不能止。(左传成功二年)
    虎求百兽而食之。(转国策·楚策)
2、双宾语句
(1)一般说来,动词如果是“赐”“予”“遗”“语”“告”等字,大致总有两个宾语:一个是指物的直接宾语,一个是指人的间接宾语。间接宾语放在动词和直接宾语之间。这种句法古今是相同的。
例如:公之食(左传隐公元年)
    之故,且之悔。(左传隐公元年)
    之重器。(战国策·赵策)
“赐食”是一个动宾词组,“食”(食物)是直接宾语;“之”指颍考叔,是“赐食”的对象,是间接宾语。
(2)但是,文言文中能带有双宾语的并不限于上述这一类动词,一般的及物动词也可以带有双宾语。
例如:欲见贤人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之门也。(孟子·万章下)
    紾兄之臂而之食,则得食;不紾,则不得食;则将紾之乎?(孟子·告子下)
    天生民而之君。(左传襄公十四年)
“闭门”是一般动宾词组,“门”是直接宾语;“之”指贤人,是“闭门”的对象,是间接宾语。
(3)在一般的及物动词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动词“为”(wéi)字。这个词在古代的涵义非常广泛,但是在具体的上下文中,它的涵义比较具体。随着应用的场合不同,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作”“做”“造”“治”“处理”“安排”等等。古书上有许多句子是用“为”字作动词而后面带有双宾语的。
例如:不如早之所。(左传隐公元年)
    且君尝晋君赐矣。(左传僖公三十年)
    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左传宣公二年)
    之礼而归之。(左传成公三年)
    吾不忍之民也。(战国策·赵策)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之辞。(论语·季氏)
对于上面这类例句,最容易发生两种误解:或则以为第一第二两个例子里的“为”字是介词(读wèi);或则以为第五个例子里的“为之民”等于说“为其民”。这都是不对的。试就第三个例子来分析:“为箪食与肉”是一个动宾词组,“箪食”与“肉”是动词“为”的直接宾语;“之”指灵辄,是间接宾语。其余由此类推。
3、倒装句(宾语前置)
(1)在一般情况下,宾语是放在动词的后面的;但是,有时候为了强调宾语,可以把宾语提前,在宾语后面用“是”字或“之”字复指。
例如:岂不谷为?先君之好是继。(左传僖公四年)
将虢灭,何爱于虞?(左传僖公五年)
    姜氏何厌有?(左传隐公元年)
    商书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其祁奚谓矣。(左传襄公三年)
(2)有时候还在提前的宾语的前面用“惟”(唯)字,构成“惟(唯)…………”“惟(唯)…………”的说法。
贺卡的英文
例如:故周书曰:“皇天无亲,辅。”(左传僖公五年)
率师以来,求。(左传宣公十二年)
    父母其疾忧。(论语·为政)
现代还说“唯你是问”、“唯利是图”,就是这种语法的残留。
(3)如果被提前的宾语是代词,一般就只用“之”字复指。
例如:“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谓矣!(左传宣公二年)
    诗曰:“孝子不匮,永錫尔类”,其是谓乎?(左传隐公元年)
    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谓也。(孟子·公孙丑上)
    鲁颂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周公方且膺之,子是学,亦为不善变矣。(孟子·滕文公上)
由此可见,用代词“是”字或“之”字复指提前的宾语,是文言文变更动宾词序的一种语法手段;即使被提前的宾语本身是代词,也并不排斥这种语法手段。但是,现代汉语没有这种句法了,因此这类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时是无需把这种“是”字或“之”字直译出来的。
4、在上古汉语里,表示行为数量的句法,一般是把数词直接放在动词的前面,而不用表示动量的量词。
例如:今天几点立秋时间是早上还是下午进及溜,而后视之。(左传宣公二年)
    齐师败绩。逐之,周华不注。(左传成公二年)
    桓公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宪问)
现代汉语动量的表示法,一般是把表示动量的数量词放在动词的后面,比如“九合”,现代汉语则说“会合九次”(“九”在这里只表示多次,不是实数),不但用了动量词,而且词序也变动了。
5、倒装句(状语后置)
从句子成份看,文言文里放在动词前面表示动量的数词,是作为状语来修饰动词的。假如说话人要强调某一行为的数量,可以改变句法:把数词从动词前面移到句尾,并在这个数词的前面用“者”字,让它同前面的词语隔开,这样,“者”字前面的词语就充当了全句的主语,移到句尾的数词就上升为全句的谓语。
例如:于是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者,终不肯受。(战国策·赵策)
表示动量的数词从动词前面的状语的位置上升到全句的谓语的位置,自然就显得突出而重要了。和现代汉语比较,“鲁仲连辞让者三”虽然可以译作“鲁仲连辞让了三次”,但是语法结构是大不相同的。文言文句式
6、被动句
(1)以上所讨论的叙述句,它们的主语都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主动者。但是,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叙述句的主语也可以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
例如: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隐公元年)
    君能补过,不废矣。(左传宣公二年)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20字简短言听。(孟子·离娄下)
就谓语动词来说,“蔓草”是被“除”的,“衮”是被“废”的,等等。但是,这只能说是意念上的被动,还不是上古汉语真正表示被动的句法。
(2)在先秦时代,真正的被动句所占的比重很小。当说话人有必要运用被动句时,一般在
动词后面用“于”字以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例如:郤克伤矢,流血及屨。(左传成公二年)
    东败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楚。(孟子·梁惠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