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初步感受古今汉语差别,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
2.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和方正。
3.积累具有文言彩的谦辞敬辞,在交际中恰当使用,增强文化底蕴。
重点难点
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初步感受古今汉语差别,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
2.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和方正。
3.积累具有文言彩的谦辞敬辞,在交际中恰当使用,增强文化底蕴。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历史上有关儿童早慧的故事有很多,请简要说说下面文字记录的人物故事。
1.出示原文。问:同学们知道这个故事吗?
融四岁,与兄食梨,辄引小者。人问其故。答曰:“小儿,法当取小者。”——(《世说新语》)
明确:孔融让梨。孔融四岁,和他的兄弟吃梨,自己拿了小的吃。人家问他:“为什么拿小的梨啊?”孔融说:“小孩子食量小,按道理应该拿小的。”
2.出示原文,教师指着文中词句,问:“路边的李子树挂满了李子,别的孩子都跑去摘了,为什么王戎不动呢?”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世说新语》)
明确:王戎认为树在路边,又满是果子,李子一定是苦的,没人吃。
这两个故事都来自《世说新语》,主人公分别是孔融、王戎。我们今天来认识这本书中另外两个聪明智慧的孩子。(出示课题)
二、教学新课
1.作者名片
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南朝宋宗室,袭封临川王。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喜纳文士,组织编写了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2.作品介绍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篇,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较全面地反映出当时士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鲁迅说它“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丽”。《咏雪》被编入书中《言语》篇,《陈太丘与友期行》被编入书中《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
3.文体知识
志人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时期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人物传闻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逸事小说。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二是以“丛残小语”、尺幅短书为主要形式;三是善于运用典型的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四是语言简练朴实、生动优美、言约旨丰。这些艺术特点对后世小说产生了很大影响。
1.课件播放视频:《咏雪》朗诵并展示:
咏 雪
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chā)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yì)/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自由朗读诗文。
要求:读音准确、停连恰当、富有节奏、读出情感
课件展示: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陈郡阳夏人,东晋政治家。死后追赠为太傅
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文义:文章的义理
译文: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谈论文章的义理。
2.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
欣然:高兴的样子
何所似:即“所似何”,像什么,宾语前置。何,疑问代词,什么。似,像
兄子胡儿:即谢朗,字长度,小名胡儿,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
差:大体
拟:相比
译文: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
3.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未若:不如,不及
因风:乘风。因,趁、乘
公大兄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无奕,指谢安长兄谢奕,字无奕
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次子,曾任左将军
译文: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被风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大笑了起来。(谢道韫)是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1.读完课文,说说文中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
预设:
时间:寒雪日
地点:家中
人物:谢太傅、儿女
叙述事件:谢太傅问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和兄女发表了 自己的看法——“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
太傅大笑乐。(咏雪)
补叙身份:谢道韫——谢无奕之女    王凝之之妻
2.文章开头“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预设:
点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主要内容。正因为“寒雪日”,才能引出“咏雪”。
3.“咏雪”中,谢朗和谢道韫分别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更欣赏哪一句?为什么?
预设:
示例一:更欣赏“未若柳絮因风起”。“柳絮因风起”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之态,“柳絮”是轻盈之物,而“盐”是颗粒之物,缺乏美感和动态感。
示例二:更欣赏“撒盐空中差可拟”。“撒盐空中”更符合当时的景致,因为文中写的是“雪骤”之景,大雪猛烈密集时,难见雪花飘舞,“撒盐空中”的比喻或许更为真切地描绘出当时之景。
4.“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预设:谢太傅对以上两个答案的优劣未作评定,而是“大笑乐”,谢太傅的态度表明了他对晚辈的赞赏,也说明他看重的是家庭氛围和生活情趣,而不是答案本身。
从文中谢安“大笑乐”的反应来看,他倾向于“柳絮因风起”的说法。
5.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预设: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作者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6.《咏雪》记述的是一次家庭聚会,哪些地方透露出了古人的家庭生活情趣?
预设:
从“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可以看出谢安一家把玩诗句的雅兴。
从“公欣然曰”和“大笑乐”,可看出谢安与子侄辈亲密无间的感情。
谢安“大笑乐”,并没有让胡儿难堪,可以看出他在讲论文义时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室外冰寒雪骤,室内谈笑风生。
课堂小结:通过以上研读,我们不难看出谢太傅是一个重视家庭生活,重视晚辈教育,善于启发晚辈思考,尊重鼓励晚辈学习的人。谢朗和谢道韫都是才华出众的孩子。咏雪,也是咏才情,更是咏家风。
三、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儒雅的谢太傅,咏絮才女”谢道韫,活泼可爱的谢朗。这节让课,我们将再去认识几位非常有个性的人物。(板书:陈太丘与友期行)
二、教学新课
1.课件播放视频:《陈太丘与友期行》朗诵并展示: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fǒu)?”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自由朗读诗文。
谢道韫咏絮要求:读音准确、停连恰当、富有节奏、读出情感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
日中:正午时分
至:到,到来
舍去:舍,舍弃。去,离开
乃:才
时:当时,那时
戏:嬉戏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时分。过了中午朋友没有到,陈太丘丢下他而离开,他离开以后,他的朋友才到。陈元方这年七岁,在家门外嬉戏。
2.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不:同“否”
待君:待,等待。君,对对方的尊称
哉:语气词。表示感叹,相当于“啊”
相委: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委,放弃
译文:客人问元方:“令尊在不在?”陈元方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客人便发怒说道:“不是人啊!和人家相约同行,丢下我走了。”
3.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家君:谦词,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则:就,连词
信:守信
惭:羞愧
引:拉,牵拉
顾:回头看
译文:陈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时分,中午了您却没有到,就是没有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客人很惭愧,下了车拉元方(表示好感)。元方走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
1.本文中有出两个词能够表现本文要义(思想内容),请出来。     
预设:信  礼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你认为元方这样做是否失礼?为什么?
预设1:失礼。元方批评友人无礼,自己更应做到有礼--友人已经认错,又是父亲的朋友,是长辈,即使有错,也应以礼待之。
预设2:不失礼。友人失信又失礼,行事不端,态度恶劣;元方必须用“人门不顾”的态度维护自己和父亲的尊严,这是坚持原则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给“友人”一个难忘的教训。
3.《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陈元方的“方正”?
预设:
陈元方据理抗辩,小小年纪就表现出“方正”之气。
第一,他懂得“信”的重要。父亲依照约定行事,当他的朋友失约时,决然舍去。元方也从父亲身上知道了“交友以信”的道理。
第二,他懂得“礼”的重要。友人言而无信,失了约不自省,反而怒骂别人,元方据理抗辩,有理有据,有礼有节,落落大方。
第三,他以“入门不顾”的行为,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
4.读完文章后,你对友人的印象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预设:友人问元方“尊君在不”这一句中,“尊君”是一个敬辞,友人用语文雅,有很高的修养;当友人得知陈太丘没有等他时,他便“怒”,又可见他是个急脾气的人,率性而为;当他听完元方有理有据的反驳时,他不仅“惭”而且“下车引之”,可见他是一个知错就改、知书达礼的客人。
5.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预设:
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做诚实守信、言而有信的人。
我们要做一个懂礼貌、讲文明的人,学会尊重他人。
知错能改,善于反思自己的缺点错误。
学会宽容,得饶人处且饶人。
为人要方正,光明磊落,敢于坚持原则。
课堂小结:《陈太丘与友期行》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表现出陈元方年纪虽小但聪慧善辩、正直明理、落落大方,同时告诫人们做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
三、布置作业
请完成本课《分层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