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识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本文
2、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内急、儿女、俄而、欣然、未若、差可拟、讲论文义”
能力目标:
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了解“咏絮才”这个典故,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事物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组合作模式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本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内急、儿女、俄而、欣然、未若、差可拟、讲论文义”;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解决措施:利用平板电脑的独特优势,将文字、视频、习题巧妙融入于课堂之中:通过播放视频朗读,让学生正音;将重点字词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近距离接触重点,对知识点加以补充;利用习题当堂检测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识记,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效率。
教学难点:了解“咏絮才”这个典故,发挥想象,引领学生跳出文本,利用课本剧的形式形成创造性阅读;理解雪纯洁、纯真的特质,能够让自己的人生也保持这份纯洁、纯真。
解决措施: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离不开师生的创造性活动。在本课之中,我让学生采用课文剧的形式,还原当时的真实场景,课前在平板上给学生分发了课本剧的资料,学生也积极地进行了准备,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一种方式,学生表演起来更加的自如,而其他同学也更能体会当时的家庭氛围;在写作这个环节,我让学生写完之后拍照上传,通过学生展示、优秀的作品分发给学生、点赞的方式让学生对于比喻的修辞更加的深入理解;同时通过语言、图片让学生更加理解雪的特质,进而领会雪的独特,完成一场心灵的洗礼。
教学过程
一、小诗激趣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小诗:一二三只粉蝶,四五六片雪叶,从来疏疏淡淡,自然飘飘洒洒。由诗入课题。
二、出示作者及作品简介:(重点部分用红字体标出,引领学生做笔记识记文学常识)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把握情感
1、听读课文,读准字音和停顿(在朗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标注自己不会读的词,划分好句子停顿)
2、学生自读,教师指读,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包括易错的字以及句子停顿,最后齐读
3、课堂练习(谢道韫咏絮平板展示重点字词),学生自己做,之后齐读、记忆。
俄而 雪骤 差可拟 无奕女
四、品味课文,把握内涵
四、品味课文,把握内涵
1、出示自学要求:
积累文言词语,在书上用▲标出疑难词语。 结合书下注释、工具书,疏通文意。
2. 根据记叙文六要素,分析此文六要素,进入课堂教学(师生互动)
把握文中的主要人物,明确人物姓名:谢安、谢郎、谢道韫,理清人物关系,把握文章的大概内容。
师:交代“咏雪”故事背景的是哪句话?
生: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教师点评:短短十五个字,涵盖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可以说是言简意赅。
师: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
教师引领学生探寻答案:
因为文章开头一句话,只15个字就涵盖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正因为“寒雪日”“俄而雪飘”,才能引出“咏雪”的事件。
古人看重的“四美”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这里良辰美景不可拘泥的理解为春和景明、绿草如茵,在雪花飞扬的寒冷天气中,外出不方便,聚会咏雪不正是赏心乐事吗?文中的“欣然”“大笑”“乐”等词可以看出其融洽、欢快、轻松的气氛。
五、突破难点,感受智慧
1、引领学生跳出文本,利用课本剧的形式形成创造性阅读
出示超级表演秀的活动规则:
用你喜欢的方式把文本展示给大家(注意把握人物的语言,可以加入适当的语言、神情、动作)
小组合作,分角扮演,两组同学展示课本剧,之后学生点评、教师点评;
(教学设想: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当堂表演,能让学生还原当时场景,更有助于理解文本);
2、利用平板投票的功能了解学生咏雪的两句哪句是自己喜欢的,根据投票结果,引领学生分析各自的妙处,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咏絮才”的典故,并且理解谢道韫的智慧之处
3、自然过渡到谢太傅更赞同哪种观点。
(教学设想:对于文本的重点我采用了投票的方式来解决,通过学生的投票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且阐述自己的观点,通过简答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本,此环节对于学生理解文章的重难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六、拓展延伸,妙笔生花
积累古诗词:出示描写雪花的古诗词,学生朗读、识记,做好积累。
妙笔生花绘出美妙雪景图:出示文字提示,学生自己写作,之后将写成的作品通过拍照上传,教师通过学生名录——查看屏幕,可以看到每一个学生的写作内容,然后选出优秀的作品让学生来朗读,并且通过分发作品、点赞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鼓励。
七、真情结语,升华主题
图片展示落雪的画面,让学生体会雪的美,雪的纯粹,在展示中教师加入语言的描述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雪的爱恋,也进一步领会自己的人生要保有雪纯洁、纯真的美好品格。
《咏雪》学情分析
教学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生命发展,课堂学习过程就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历程。
在小学阶段,学生接触过简易的文言文,基本掌握了一些朗读和理解文言文的方法,《咏雪》这篇文章比较简单,此课我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方法进行学习,并努力创造一种氛围,让学生感受“咏雪”的情境,学习古人的智慧。平板电脑的使用对于七年级的孩子来说
很新鲜,他们接受起来非常地快,在上课之前已经给他们做过集中的培训,所以课堂之上对于平板的使用他们运用自如,极大地提高了他们上课的热情,也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教学最好的方式是分层次教学,因为学生的认知不同、知识层面不同、对知识的吸纳量不同,所以在授课的过程中,我也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了不同的学习任务: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完成导学案的基础知识部分,包括生字、生词,作者、相关背景的了解,文章主要内容,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对于基础中等的学生,除了完成基础知识部分之外,还要能够突破重点,能够分析谢郎和谢道韫对于雪描述的妙处,并且能够当堂展示。对于基础好的学生,除了完成上述学习任务之外,还要能够突破难点,对雪景进行描写。虽然是分层次教学,但是学生采用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每个小组当中都会有不同层次的学生,所以在课堂之外大家互帮互助,在课堂之上大家同舟共济,基础差的同学因为不想掉队会积极地学习,而基础好的同学也会处处施以援手,所以课堂之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合作的团队,而学生的学习也能比教师预想的要好很多。
一堂好课的完成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在学生方面需要学生提前准备的就是查相关的作者、文章背景资料,预习好文章内容,能有感情地熟读课文,能把握文章重点语句并进行分析,有了课前的铺垫,在课堂上才会有好的表现。
学生的创造性是无穷的,只要相信他们,他们就会还老师一个奇迹。
中学
学生学习效果评测结果及分析
学生学习效果评测表 | ||||||||||||||||
学校 | 年级 | 七年级 | 人数 | 47 | 科目 | 语文 | ||||||||||
执教人 | 课题 | 《咏雪》 | 课型 | 新授课 | ||||||||||||
观察人 | 付晓菲、韩力强、蔺所起 | 时间 | 2017年3月1日 | |||||||||||||
编号 | 视角 | 观察点 | 等 级 | 分析与建议 | ||||||||||||
A | B | C | D | |||||||||||||
1 | 倾听 | 学生倾听老师讲课的情况。 | √ | 95%的同学听课认真 | ||||||||||||
学生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的情况,对同学的发言评价或作补充的情况。 | √ | 全班同学都能倾听同学的发言,作补充很充分,个别评价不到位 | ||||||||||||||
2 | 互动 | 参与回答问题的人数、分布面情况。 | √ | 参与同学问题的人数占90%,分布面较广。 | ||||||||||||
参与小组活动的次数、人数、效果怎样。 | √ | 参与次数、人数较多,效果良好。 | ||||||||||||||
课堂上练习作业的时间 | √ | 练习作业的时间分配合理 | ||||||||||||||
3 | 自主 | 学生自主学习(读书、思考)的时间 | √ | 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充分,分配合理。 | ||||||||||||
学生质疑问难,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情况。 | √ | 学生能够有针对性的提问,并很快的解决问题以小组为单位。 | ||||||||||||||
4 | 达成 | 学生教学目标达成度 ,作业或课后显示目标达成度 | √ | 能够完成教学目标。效果良好。 | ||||||||||||
学生学习效果分析:
付晓菲、韩力强、蔺所起老师的效果分析:平板教学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通过观察,百分之百的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之中来,大多数学生能够认真听老师讲课,95%的学生能专心听取同学的发言,对学生的问题能够较主动的评价,但评价不很到位。课本剧环节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进来,能发挥各自的优势,表演非常出彩,学生能主动自主学习,在充分合理的学习时间内,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但小组合作不够积极,望今后注意。
中学
《咏雪》教材分析
《世说新语》两则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文章以家庭、亲情为主题,通过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咏雪》就是这样一篇美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