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盐咏絮中的自然审美
作者:王童康 张紫嫣
来源:《财讯》2016年第30
        对于《世说新语·言语》篇中以撒盐柳絮咏雪孰优孰劣的探讨一直持续至今。本文着重从分析撒盐咏絮的不同喻体入手对比成人的理性与儿童般天真的视角在观察自然时的差异。儿童具有的自我中心倾向和整体感知自然的倾向促成其与自然接触时的默契、融合与诗意。在审美的过程中自然的流露出生态中心主义放弃的美学意识。本文将通过深入挖掘儿童的精神特质与两个比喻的引申义,浅析撒盐咏絮的自然审美。
        “撒盐咏絮自然审美
        谢道韫咏絮放弃的美学
        儿童——本能的缪斯
        《世说新语·言语》篇中的咏雪轶事短小精悍,却传神异常。将才女谢道韫的天赋异禀与飘逸洒脱表现无遗。撒盐咏絮的两种比喻也一直是文学批评家津津乐道的话题。
        评议美景可谓言人人殊。从认识发展理论看,儿童在认知世界时具有整体性,即在儿童的精神视野中主体和客体之间没有分化,且基本上是无意识的。这种整体感知方式表现为儿童在活动中将所有的感官功能卷入其中,是视觉、听觉、动觉的全身心的投入与释放,是将肢体的运动、身体的姿势、肌肤的触摸、肌肉的张弛等融入其中的本体感觉过程。这种原始性的整体心智系统,使儿童实现了自我与外界的交融。形象的直觉之后,知觉就会产生。他们会根据过去的经验形成的记忆理解审视外部世界的新现象。在与外部世界互动时,儿童通常不会将纷繁的自然用抽象的概念分类和细化,而是用许多生动的形象描绘、解释各种自然现象,表现出诗意的想象力。这是一种诗性逻辑”“灌注着鲜明而强烈的感性彩和审美意蕴,也是儿童思考时本能的逻辑。谢道韫在用柳絮比喻雪景时或可解释为看到雪景后,回忆中柳絮飞舞的情景再现即再现的想象。整个思维过程,如皮亚杰所说,或许并非刻意为之,而是体现出儿童本能的思维方式。
        同化的认知本能,诗性的逻辑和丰富的想象与创造力是儿童具有的思维特点。以魏晋时期的审美度之,儿童忆起的絮则展现出一派天然,映照出的儿童纯真的天性。
        咏絮看放弃的美学
        如上文,撒盐咏絮是描述雪景的不同的隐喻。而隐喻会给予我们知觉和理解本体的新视角。隐喻以象征将可见的表象和不可见的意义溶为一体成为不断生发人类精神的动力和源泉。因此,从隐喻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到人的创造和想象,也能探究出人对于本体的未言明的认识。撒盐的隐喻是一个以人为主导的活动。撒盐空中句中虽然省略了主语,但主语仍然在场。从中可以看出,谢朗在思索喻体时依然将人作为中心,渗透出魏晋时期文人思想的底。魏晋时期的修辞手法,无论是比兴思维还是物感说通过自然表达内心。谢道韫以自然中的柳絮飞舞比拟自然中的白雪纷纷,在柳絮因风起的隐喻中看不到人的身影。体现出放弃的美学所强调的放弃与赋予的特点
        在欣赏柳絮时,儿童精神的整体性使其到达只见柳絮忘却自身的境界,放弃了自身的主导性。儿童具有原始性的整体心智系统,并以整体感知的方式去建构与外界的联系。这种本能使儿童在他们的精神视野中实现自我与世界的一体[ ]。将自然拟人化是赋予自然主体性,体现放弃的美学的另一特点。朱光潜认为,移情作用可以说是儿童所特有的看待外物的方法。他看见星说是天眨眼,看见露说是花垂泪,充分运用想象,设身处地地体验外物的情感和需要。而有诗性和保持童真的成人也并没有完全脱离去这种心理习惯。诗人和艺术家看世界,常把在我的外射为在物的,结果是死物的生命化,无情事物的有情化。众多自然文学
作品就是成人像孩童一样,充分调动想象力使得内心及外在的世界往复回流的结果。在奥尔森的代表作《低吟的荒野》中,他提倡人们全身心地感悟眼前的风景,用内在之耳去听,用内在之眼去看。鼓励习惯用理性思考,忽视自然之声的成人向儿童学习,用心体悟自然,通过赋予自然存在人的特性让自然到表达自己的声音。
        “咏絮句中谢道韫让我们看到的是另一种赋予自然中心性的方式。诗人透过时间、空间、形态和一切外在的可见的差异,将看似割裂的时空通过比喻有效的串联在一起,将四季融合成一幅宏大的自然卷轴,美与生气贯穿其中,四时之造化交相辉映,达到整个自然和谐交融统一的境界。此过程中,作者忘却自身,将舞台交于自然,使自然以文字的形式轻歌曼舞,直抵人心。谢道韫的咏絮体现出以自然作为衡量文学艺术的标准的创作原则。她从自然中到文学艺术的灵感,使用了一种与土地相接的语言。在以赋和兴为主要修辞手法的东晋,避免了文明的美丽疾病,使诗句自然而新鲜
        作者简介:王童康(19929-)性别:女,民族:回族,籍贯:北京,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张紫嫣(19924-)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北京,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英
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1] 丁海东.儿童的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论儿童精神的人文性,第58.
        [2] 赵一凡.文学术语关键词.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第828.
        [3] 丁海东.儿童的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论儿童精神的人文性,第85.
        [4] 艾布拉姆斯,哈珀姆.文学术语汇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第190.
        [5] 殷鼎.理解的命运.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第183—184.
        [6] 丁海东.儿童的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论儿童精神的人文性,第58.
        [7] 朱光潜.朱光潜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35.
        [8] 程虹.地域之乡与心灵之乡的联姻——论自然文学中的心景.外国文学,2014年第4期,第29.
        [9] 程虹.自然文学三十讲.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年,第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