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案【优秀9篇】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学设计 篇一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中秋赏月/吃月饼的习俗。
    2、能画出不同颜花纹的月饼,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中秋月儿圆》教学资源;
为什么中秋节要吃月饼    2、不同款式的月饼图片;
    3、彩笔、油画棒(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小朋友想想你记忆中月亮是什么样子的?(圆圆的半圆形弯弯的)
    二、播放《中秋月儿圆》教学资源,了解月亮变化的过程。
    三、介绍中秋节的由来及相关习俗。
    出示月饼图片,引导幼儿讨论月饼的外形、颜、味道,说说为什么中秋节要吃月饼?
    小结:中秋节也就是农历八月十五,是月亮最圆的时候,古人又称团圆节,是欢庆丰收/家人团聚/赏月、品月饼的传统节日,月饼圆圆就像月亮一样人们都要吃月饼来欢庆中秋节。月饼也象征团圆,一般人们把一个月饼分开来全家吃,就好像全家人永不分开。
    四、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想做什么样的“月饼”,从月饼的颜,形状,图案等方面进行引导。
    五、鼓励幼儿大胆的绘画月饼。
    在指导过程中,提醒幼儿用不同颜来表示不同口味的月饼,如红——草莓味、黄——橙子味、绿——青草味等等让幼儿缠身作画的热情。
    六、作品欣赏并展示。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学设计 篇二
活动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习俗,体会过节的气氛。知道中秋节是我过传统的民间节日。
    2、初步了解月亮阴晴圆缺的规律。
    3、激发幼儿探索月球的欲望。
    4、让幼儿了解月亮变化的规律。
    5、交流月饼的形状和味道。
重点难点
    月亮为什么有圆缺。
活动准备
    月饼(若干份)、图画纸、彩水笔、范画:月之中、月中、月末时的月亮。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月饼。谈话导入课题。
    1、引导幼儿互相交流,说说月饼的形状和味道。
    2、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习俗,帮助幼儿初步理解中秋节团圆的含义。
    二、了解月亮的变化规律。
    1、欣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教师节讲述故事,幼儿倾听。
    2、交流讨论。月亮姑娘为什么做不了衣裳?她是怎么变化的呢?什么时候变细?什么时候最圆?什么时候像眉毛(镰刀、小船、圆盘)?
    3、教师小结:月亮的大小每天都在变化。月初时,月亮细细的弯弯的,像小姑娘的眉毛,慢慢的月亮越变越大,像镰刀了,像小船了。到每个月的农历十五十六的时候,月亮最
圆,像个大圆盘。接着,月亮又开始慢慢的变小,变呀变呀,到月末时又变得细细弯弯的了。
    三、画一画:会变的月亮。
    教师出示范画,向幼儿介绍月初、月中、月末的月亮。让幼儿了解月亮变化的规律。
    幼儿操作:绘画《会变的月亮》。画出月初、月中、月末的月亮。
教学反思
    通过开展《中秋节》的活动,幼儿在体验中加深对中秋节的认识,了解一些有关中秋节的基本知识,幼儿对此活动较感兴趣,在活动中,发现我为幼儿提问的资源不够丰富。例如:在活动时,有小朋友问:“老师,月亮到底是什么形状。”
    如果课前我能准备月球仪或课件。这时就可以出示月球仪或课件,向幼儿展示并介绍有关月球表面的状况以及宇航员登上月球的情况。激发幼儿探索月球乃至宇宙的欲望。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二方连续的方法,表现许多人一同赏月的情景。
    2.在尝试、交流与讨论的过程中,探索将单个的图案连续起来的方法。
    3.在活动中,能够将不同的材料放在指定的地方。
    活动准备:
    剪刀、各长条形纸、铅笔等。
    活动过程:
    1.欣赏二方连续图案,观察其图案特点。
    ★指导语:这些图案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它和我们以前剪的剪纸有什么不同?
    2.讨论剪二方连续的方法。(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折、剪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