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闹元宵优秀小学生作文3篇
正月十五闹元宵优秀小学生作文1
身为小记者的我,在2月1日来到了澳德乐,学习如何做元宵。
一下电梯,就看见一个圆圆的、大大的铁筒,经工作人员介绍,这个奇异筒的名字为“元宵滚筒”。这个家伙一直在不停地转,里面还装有一些糯米粉。
9:40左右,“拜师学艺”做元宵活动就正式开始。教我们的有两位老师,一位阿姨和一位叔叔,都非常和蔼可亲,有问必答。阿姨负责准备原材料和卖元宵,力气大的叔叔负责制作元宵。好了,下面就进入正式的制作步骤啦!“首先,要在一个大盆里倒上一些水。”那位叔叔说。然后我们看见他拿出提前做好的馅,看上去是小正方形的、硬硬的、粉红的,一问便知,是草莓馅的。我心想:我们吃的元宵馅都是很软的,为什么制作之前是这样一个小方块呢?没想到这位叔叔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似的说:“要拿水浸泡一下,这样的馅既不会融化,也不会太硬。”
由于做元宵需要用机器,就不敢让我们去切身体验,只在一旁观看即可,所以接下来就是观看环节了。只见叔叔把稍经过浸泡的草莓馅放在了盛有糯米粉的元宵滚筒里,奇迹发生了,一个个小方块,竟然变成了小元宵,太好玩了!叔叔又把滚上一点糯
米粉的元宵放在盆里,再浇上一些水,然后又放在滚筒里。这样的动作重复了好几遍。“叔叔,您为什么要隔一会儿就加上一些水呀?”我又带着疑问去问叔叔,叔叔笑了笑,告诉我说:“这是为了使元宵有黏度,要不就不好吃了。”
在这短暂的一个小时里,我了解了制作元宵的过程,很开心的!大家知道吗?元宵和汤圆是两回事呢!咱们北方人喜欢吃元宵,是现做的,用机器滚出来的。而南方人常吃的是汤圆,是跟包饺子似的包出来的,是速冻的。
正月十五闹元宵优秀小学生作文2
新年里,家家户户忙忙碌碌。这天中午,奶奶提议:“今天中午吃汤圆吧,自己包的吃起来更美味。”“好哇!”全家人异口同声地赞成。
汤圆,又叫元宵,是家喻户晓的传统美食,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
奶奶说包汤圆时馅不能放得太多,不然煮的时候会涨破,里面的馅就会流出来,但是也不能太少,否则就没味道了,所以馅的份量一定要控制好。奶奶说完,先往盆里倒上一些糯米粉,一边倒水,一边用力搓。和好后接下来开始揉了,奶奶用力地把面团翻过来,按过去,不停地揉搓。我也不禁想试试,于是奶奶就让我去把手洗干净。看上去挺轻松的一件事,可是我揉了又揉,搓了又搓,直到我的手臂都酸疼了,奶奶说还没揉好,我只好放弃了。
奶奶揉好面,就开始包汤圆了。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先在揉好的面团上揪下一小块,放在手心上,来回滚搓,直到变成了圆形。紧接着,我用大拇指在“小雪球”上按了一个洞,将香甜的芝麻馅放在里面,再包起来,继续滚搓,直到再变成一个圆形。第一次由于馅放得太多了,汤圆又大又鼓,好像随时都会爆炸,第二个就做得好多了。渐渐地,我掌握了汤圆的大小和馅子的分量,包得刚刚好,不大不小,奶奶也夸我能干,学得快。正月十五闹元宵作文
煮汤圆了。锅里的水沸腾后,将汤圆一个一个地放进去,过一会用勺子搅拌一下,避免让它们粘在一起。等水烧开后,放一些凉水进去,接连两次,直到汤圆宝宝都浮出水面,就可以熄火出锅了。
我品尝着自己包得又香又甜的汤圆,就像中了大奖一样高兴。在这次包汤圆的过程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任何事情都是从生疏慢慢到熟练的,只有多练习,才能把技术学到手,这就是熟能生巧。
正月十五闹元宵优秀小学生作文3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花灯是元宵节晚上重要的一项活动。昨天晚上七点左右,我和妈妈一起乘车来到市*门口观花灯,新建路的两旁被一个个生动形象、制作精美的大型花灯装点的绚丽多彩。
来观花灯的人不计其数,人们把整条人行横道和自行车道都堵得水泄不通。我们人中走起来真是举步
维艰,我们只好顺着
人流往前走。当走到“花果山”这座花灯前时,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停下了脚步,因为我们都被这座花灯所深深吸引。花灯的背景是翠绿的花果山,山上挂着一幅水帘,水帘是由真水倒流而成的,薄如轻纱,非常美丽。水帘洞前有几只猴兵猴将把守着洞口,山旁有一个大石座,上面坐着“齐天大圣”,只见他左手拿着酒壶,右手举着蟠桃,自饮自酌间仰天大笑,好一个威风凛凛的美猴王,看他那自由自在神气十足的样子,我真是羡慕极了,我也真想上他那花果山去体验一下美猴王的生活。再看看旁边的猪八戒,他正舒舒服服地躺在六抬大轿上,悠闲地扇着芭蕉扇,翘着二郎腿,优哉游哉地。六只小猴正抬着大轿迈着轻快的步伐向前面那两只比武的猴走去。那两只小猴挥动着寒光闪闪的刀向对方舞去,一招一式都那样活灵活现。
当然还有一只凤凰做的十分精美。凤凰大约有40米长,翅膀还会上下动,和真的凤凰一样,做的是栩栩如生啊!我们继续往前走,还看了“画龙点睛”、“丹凤朝阳”、“双龙戏珠”“醉八仙”“十二金钗”等花灯。
这些栩栩如生的许多花灯,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我好像也融入了花灯中,与花灯中的人物举目相望时产生了一份默契,我与他们同喜同乐。元宵节虽然已经过去,但在花灯展上,那一个个鲜活的画面至今萦绕在我的脑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