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特殊句式
一、判断
在现代汉语中,一般用“是”表示判断。文言文中,在少数地方也用到了“是”来表示判断,如:“不知木兰是女郎。”“问今是何世。”但是古汉语中判断句的主要特点是不用判断词,其常见的句式有:
1.在主语后加表停顿,在谓语后加表判断,基本形式有:
①A者,B也。这是文言文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
○陈涉,阳城人
所以……者……也”(表示因果关系的判断句。)
所以遣将守关,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的缘故,是因为……)
○事所以不成,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
②A者,B。
○四人,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③A,B也。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
,我所欲;熊掌,亦我所欲
④A,B。(无标志,直接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
刘备,天下枭雄。/秦,虎狼之国。
2.用 ”“”“”““悉”“”必(副词)/“此”(代词) // (表否定判断)等词语
表判断。
○若事之不济,此
○此岳阳楼之大观。?
○环滁/皆山
○夺项王天下者/沛公
○六国破灭,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不高,池不深,兵革不坚利。(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梁父楚将项燕。
亡秦之续
○人刀俎,我鱼肉。
○此后典籍皆版本。
○此贞良死节之臣。(诸葛亮《出师表》)
天子气
○当立者/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二、被动句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主动句:施动者+动词谓语+受动者(一般主动句)
施动者+(把+受动者)+动词谓语(“把”字句)
  ○被动句:受动句+(被+施动者)+动词谓语(“被”字句)
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
一是有标志词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没有标志词的被动句,又叫意念
被动句
(一)
1.用/…………”“……为(之)所……”表被动。
○不者,若属皆且(刘邦)虏。
○身死人手,天下笑者,何也?。
2.用……杂文投稿……”表被动。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赵王。
○此非孟德之周郎者乎
3.用…………”表被动。
○秦城恐不可得,徒欺。(见+动)
○吾长大方之家。
4.用表被动。
○舞榭歌台,风流总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信而疑,忠而谤,能无怨乎?(《屈原》)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秋娘妒。(《琵琶行》)
(二)没有标志词的被动句。这种被动句中没有出现任何被动词,一般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进行判断。(意念被动句)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帝其诚
文言文句式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狡兔走狗;飞鸟,良弓
三、宾语前置句
在古代汉语里,宾语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一样,一般都是在动词(或介词)的后面,但为了强调宾语,在一定的条件下,就把它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宾语前置大致有三种情况:
1.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否定词+代词+动词)
牛奶燕麦粥
①不患人之也,患不知人也。(未己知)
②古之人也。
○例①中的代词“己”是谓语“知”的宾语,置于谓语前;例②中“余”是第一人称代词“我”,是谓语“欺”的宾语。
○吾见过我者多矣,莫//哀也
【译文】我看见经过我这里的人多着呢,(可是)没有谁哀怜我。
2.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作动词的宾语、作介词的宾语),宾语前置。
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安、何、谁等)作宾语,一般提前到动词(或介词)前。
如:微斯人也,吾谁与归?  介词的宾语“谁与”前置
代词+介词+动词/介词的宾语
①豫州今欲何/至?  (动词的宾语)
②项王曰:“沛公安在?” (动词的宾语)
○例①中“何至”是“至何”,即“往哪里去”;例②中的“安在”是“在安”,就是“在哪里”。
○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
○何以知之? 介词的宾语“何以”前置
3.通过之(是)提宾。(“之”“是”)
①孔子云:“何陋有?”
②孤臣唯命听。
例①中的“何陋之有”,是“有何陋”(有什么简陋)的意思;例②中的“唯命是听”即“唯听命”,“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句式中的“唯”可译为“只”或“只是”等。成语中“惟利是图”“惟才是举”“惟你是问”也属于这种格式。参天大树什么意思
4.介词的宾语前置。()
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②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例①“是以”是“以是”的倒装;例②“一以当十”是“以一当十”的倒装。这种提宾不需要其他条件,只是一种强调的表示。成语“一以贯之”“夜以继日”也是这种用法。
四、定语后置句
在现代汉语里,定语常放在中心词(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前面,起修饰限定作用;而古代汉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词后,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定语后置。定语后置一般有标志性的词语,我们
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把它归结为四种常见的形式:
1.(名词)中心词+之+后置定语(形)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名词)中心词+(而)+后置定语+?
○石//铿然有声/,所在皆是也。
○臣/(∧之)(∧于)殿上者,不得持尺兵。(有时“之(而)”省略)
○率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百人。(率领谢庄精通武艺善于格斗的少年。)
○马千里……(能日行千里的马……)
3、中心语+定语+者的形式;
○求人/可使报秦。(求可使报秦之人)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皆白衣冠以送之。(知其事之宾客)
人马/烧溺死勿忘是什么意思甚众。(烧溺死之人马)
○遂率子孙/荷担三夫。(《列子·愚公移山》)
○盖简桃核/修狭为之。(《核舟记》)
4.中心词+数量词
○尝贻余核舟。/为人五,为窗八
○铸以为金人十二。(用它铸成了十二个金人。)
五、状语后置句([状]+动、形+〈补〉)/“以”、“于(乎)”+名词或代词
⑴介词结构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这类补语按现代汉语习惯是放在谓语动词前面作状语,所以翻译的时候就把它当作了状语因此有人称它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
介宾短语/于+宾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使负栋之柱,[于南亩之农夫]。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己]。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古人【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⑵介词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介宾短语/以+宾
○“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
六、主谓倒装句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七、成分省略句
1.省略主语。有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草木)尽死。
2.省略谓语。与现代汉语比较,文言文中谓语的省略较多见。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走)五十步笑(走)百步
3.省略宾语。
○尉剑挺,广起,夺(∧剑)而杀尉。(动词宾语省略)
○竖子不足与(∧之)谋。(介词宾语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相如 )为上卿
4.省略介词。文言文中介词也常常省略。
○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动+处所、地点)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兄为里长,里多逃亡,输纳无所出。每岁终,官府催科,搒掠无完肤。自新//诣县/自代(),而其兄()他所县吏怪其意气。()方授杖,()辄止之,曰:“何人者?”自新曰:“里长,实书生也。”()试之()文,()立就,()慰而免之。
自新视豪势眇然不为意。吴中子弟多轻儇,()相聚集,()以亵语戏笑,自新一切不省,()与之语,()不答。议论古今,意气慷慨。酒酣,大声曰:“宰天下竟何如?”目直上视,气勃勃若怒,儿至欲殴之。//补学官弟子员,学官索贽zhìzhì古代初次拜见尊长时所送的礼物甚急,自新实无所出,召笞辱,意忽忽不乐,欲弃去,俄得疾卒。
【译文】他的兄长是里长,乡里多有逃亡之人,租税没地方来。每到年终,官府催交租税,把他的兄长拷打得体无完肤。自新就前往县衙代替哥哥(受责罚),而把他哥哥藏别的地方。县吏为其意气而感到奇怪。刚要施与杖刑,就阻止了,问:“你是什么人?”自新说:“我是里长,本是一名书生。”县吏让他试写一篇文章,他马上就写成了,县吏安慰他,并免去了对他的刑罚。
自新对那些权豪势要之人,淡然不放在心上。吴中子弟大多轻薄浮滑,(常)聚集到一处,用猥亵的语言相互取笑,自新一切都不理会,人们和他谈话,他也不回答。而谈论古今之事时,他则意气慷慨。酒喝到酣畅时,他大声说:“主宰天下究竟是什么样的呢?”他眼睛直直地往上看,神气勃勃仿佛发怒一样,那些年轻人看到了就想殴打他。(后来)他被补授为县学的生员,学官向他索要礼金很是急迫。自新确实拿不出礼金,屡次遭受鞭笞的侮辱,心里怏怏不乐,想弃学而去,不久得病而死。
八、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
这些固定用法大致可分为表示疑问、表示反问、表示感叹、表示揣度和表示选择五种:
1、表示疑问
1/(1)何以……(根据什么……?凭什么……?)
○王曰:“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以何”)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论语》)
2/(2)何所……(所……的是什么?)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所/所忆的是什么?)
○卖炭得钱何所营?(《卖炭翁》)
光明与磊落
3/(3)奈何……(……怎么办?/为什么……?)
○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4/(4)……何?奈……何?(拿……怎么样呢?)
太行王屋?(《愚公移山》)
○虞兮虞兮?(《垓下歌》)
5/(5)孰与……(与……相比,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