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导读
《边城》是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的乡土风情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的读者,也奠定了沈从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
小说故事梗概:
川湘交界的茶峒边城依山傍水,远离尘嚣,和平安详,如同世外桃源。城边“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和一个女孩子,还有一只黄狗。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也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这座小小的山城,鸟语花香,青山翠竹,古朴的吊脚楼,耸立的小白塔,一脉清流相伴随——花自开来水自流”。自然的生命季节循环不息,到处是一片宁静平和。
碧溪嘴的白塔下住着一位摆渡的老船夫,已年过70,但依然勤勤恳恳,终于职守,从来不为自己谋多余的钱财。他抚养着自己女儿的遗孤翠翠。翠翠转眼间已经15岁了。她在风日里长大,皮肤晒得黑黑的,触目皆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养育她且教育她,天真活泼,非常乖巧,如山头的黄麂一般,从想不到残忍的事情,也从不发愁,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都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面前的人无心机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
当年翠翠的母亲——老船夫的独生女,同一个清绿营屯防士兵“唱歌相熟”,就怀上翠翠,却“结不成婚”,——黄罗寨那片林子里,立着那可怜的嫡亲祖母——一个苗族妇女的假坟,一抔黄土埋藏着一个民族的悲剧故事。——屯防士兵顾及军人名誉,首先服了毒。老船夫女儿待孩子生下后,到溪边故意吃了许多冷水,也死去了。老船夫无从理解这悲剧的前因后果,这些事让老船夫说,谁也无罪过,只应由天去负责。因而他不怨天,不尤人,默默地养育着女儿唯一的骨肉——翠翠,希望她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老船夫看到翠翠已经长大了,自己已经老了,可是无论如何得让翠翠有个着落。翠翠那可怜的母亲既然把翠翠交托给他,他就得把翠翠交给一个可靠的人。
城里管码头的顺顺有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他们均也已长成人。在天保和傩送身上,属于这一带男子的勇敢、豪爽、诚实、热情,一样都不缺少,他们是大自然的儿子。
然而,人的良好愿望却不免与事实冲突。边城已不再是以前的边城,那时,这里的婚嫁还保留着充分自由的形式。爱情需要的不是门第,不是金钱,而是从心里流出的热情的歌。老船夫不曾料到,早在两年前的端午节,翠翠与顺顺的二儿子傩送在河边第一次相遇时,就朦胧地生出对傩送的爱恋,而傩送却已深深地爱上了翠翠。然而不巧的是,傩送的哥哥,也是是管码头的顺顺的大儿子天保也深深地爱上了翠翠。更严重的,团总正托人向顺顺放口风,要让傩送作他女婿,并且要将自己的一座新碾坊作为女儿的陪嫁。
天保想得到翠翠,就托人向老船夫探口风,老船夫回答说:“下棋有下棋规矩,车是车路,马是马路,各有走法。天保若走的是车路,应当请了媒人来正正经经同我说。若走的是马路,应当自己作主,站到渡口对溪高崖上,为翠翠唱三年六个月的歌。一切由翠翠自己作主!
走“车路 还是走“马路?要碾坊还是要渡船?两种不同的民族文化形态发生着强烈的碰撞。
天保最终选择了走车路,他请了媒人向老船夫提亲。老船夫要让翠翠满意,问翠翠对这事的
意见,翠翠却不做声。翠翠弄明白了,托人来做媒的是老大天保!她“不曾把头抬起,心怦怦地跳着,脸烧得厉害,仍然剥她的豌豆,且随手把空豆荚抛到水中去。望着它们在流水中从从容容的流去,自己也俨然从容了许多”。老船夫思前想后,明白了翠翠的心事。想到这里时,他笑了。其实他有点忧愁,因为他忽然觉得翠翠一切心思全像她的母亲,而且隐隐约约便感到了这母女二人共同的命运。
事实证明了老船夫的担忧是有理由的。
端午节龙舟竞渡,团总女儿随母亲来看热闹。其实是看人,同时也让人看。而且这母女二人被安排在顺顺家吊脚楼上“两个最好的窗口”。老船夫自然明白一座碾坊对翠翠的威胁。但为了翠翠的幸福,老船夫愿意让翠翠自己作主,因此没有直接答应天保的提亲。
天保明白傩送也深爱着翠翠时,很有些吃惊。怎样解决这一矛盾呢?后来他同意傩送提出的公平解决办法:兄弟俩轮流对翠翠唱歌,谁唱动了翠翠的心,翠翠便归谁。结果,天保自知不敌傩送,赌气乘船下行,不料不小心被竹篙弹入激流淹死了。
顺顺家以为这事与老船夫有关,傩送觉得老船夫做事“弯弯曲曲,不爽快,面子上对他冷淡了许多。老船夫陷入了不为人理解的孤独。
边城 沈从文傩送父子的冷淡、中寨人关于傩送决定要碾坊的谈话、翠翠外柔内刚的脾性、当年女儿悲惨的死,全都综合在一起。命运仿佛给了老船夫当胸一拳,他终于无力再抵抗。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晚上,伴随白塔的坍塌而死去了。
后来翠翠明白了祖父活着的时候所没有提及的许多事:二老的唱歌,顺顺大儿子的死,顺顺父子对于祖父的冷淡,中寨人用碾坊作陪嫁诱惑傩送,傩送既记忆着哥哥的死亡,又得不到翠翠的理会,又被逼着接受那座碾坊,因此赌气下行。祖父的死因,又如何和翠翠有关,凡是翠翠不明白的事情,如今可全明白了。
翠翠把事情弄明白后,哭了一个晚上。翠翠终于独自守在渡口,等待傩送的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创作背景:
《边城》成书于1931年,那正是沈从文爱情事业双丰收的季节。1931年社会虽然动荡不安,但总体上还是稍显和平,这个时候中国有良知的文人,都在思考着人性的本质,沈从文自然是走在前沿的,于是,他希望通过自己对湘西的印象,描写了一个近似于桃花源的湘西
小城,给都市文明中迷茫的人性指一条明路。人间尚有纯洁自然的爱,人生需要皈依自然的本性。
人物介绍
翠翠  一个天真善良、温柔清纯的小女孩,是作者倾注“爱”与“美”的理想的艺术形象。翠翠来到人间,便是爱的天使与爱的精灵。她爷爷把她领大,一老一少相依为命。她既是爱情的女儿,又是大自然的女儿。在她身上天人合一,她是美的精灵与化身。翠翠身上的,是通过她的爱情故事逐步表现出来的:第一阶段:翠翠爱情萌生阶段。她在小镇看龙舟初遇傩送,爱情的种子就萌芽了。第二阶段:翠翠爱情的觉悟阶段。两年后又进城看龙舟,她的爱情意识已完全觉醒。第三阶段:翠翠对爱情执着的阶段。她在爱上傩送后,没想到傩送的哥上了她。出于对爱情的忠贞,她明确地向爷爷表示了对天保的拒绝。然而,她与傩送的爱情却忽然受到严重挫折,傩送远走他乡、爷爷的去世,使她一夜之间长成大人。最后,她像爷爷那样守住摆渡的岗位,苦恋并等待着傩送的归来,这些充分表现了翠翠性格坚强的一面。
心清如水的翠翠
养育在小小边城里,生长于山怀抱中,翠翠是最心清如的人。一泓澄澈的溪水、一叶小小的渡船、一间临水的小房,铺垫起她简单却不乏味的人生底,将她的性格晕染上自然轻快的清新调,也使他的心灵清澈透亮。热情的边城人民、淳朴的爷爷、日复一日无忧无虑的生活则无形间培育起翠翠清纯善良的心地。心灵的清澈与心地的清纯让翠翠心清如水,而她的形象,正如那片生养她的山般清新秀丽,你一阵清风,带着一丝隽永与自然的气息,吹尽俗人心中郁积的尘埃。
爷爷  有着中国传统美德的老人形象,他对孙女翠翠亲情无限。为翠翠的亲事操心担忧,尽力促成翠翠爱情的实现。在生活上,对翠翠也是无比关怀,不让翠翠坐热石头,惟恐翠翠生病;在感情上尽力体谅翠翠的心思,翠翠忧伤寂寞时为她讲故事、说笑话、唱歌。他也是淳朴厚道却也倔强的老人,他为翠翠美丽而自信骄傲,感到自己已经老了,就把为翠翠个好人家当作自己最重要的任务他不计地位的贫寒低贱,内心凄苦忧虑与责任自信交错。老人的性格是最淳朴的,尽管他从事的只是撑渡船的工作,也并没有太高的工钱,但他却时时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并且为渡船的行人提供种种方便,人家感激他的服务,送给他钱,他坚决不要,实在推不掉的话,他就把这钱买了茶叶或烟草送了后来渡船人端午节他到镇上去买物品,屠户送他猪肉,硬是不收他的钱,他却一边憨笑一边把钱丢到人家的
里去。他热忱的对待身边所有人,以自己淳朴的行为去感动着所有的人。
天保  个性豪爽、慷慨。他是船总的大儿子,却爱上了贫苦摆渡人的孙女。他知道弟弟也爱翠翠,两人唱歌决斗,他却因为自己先提了亲,作哥哥的走车路占了先,一定要弟弟先唱,弟弟一开口,他知道自己不是敌手,就心甘情愿地成全了弟弟,充分表现了他的手足之情。后来他外出闯滩,既是为了弟弟的幸福,也是为了消解自己心中的失望和难过,好忘却了上面的一切。最后意外遇难,可以说他是为了亲情和爱情而死。这个善良的小伙子也是一个心清如水的人。
傩送  傩送气质些像他的母亲,不爱说话,秀拔出。他喜欢摆渡船的老人的孙女翠翠,却在不知情中踏入了爱情的纠葛中,与哥哥天保成了情敌。哥哥溺水而死后,他心怀愧疚,孤独地离开伤心之地。傩送也可以说孤独地追求着爱情,和哥哥的“决斗”,夜半唱情歌,却并不为心上人所知。他的心中只有爱,有着对翠翠的爱情,有着对哥哥的手足之情,这两种纯洁的感情使他不知怎么办,于是走不出这种情感的迷阵,可以说傩送心中只有善,没有,也没有恶,也是心清如水的人
主题思想:
《边城》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小说。《边城》极力讴歌的传统文化中保留至今的美德,是相对于现代社会传统美德受到破坏,到处充溢着物欲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而言的。《边城》描写的湘西,自然风光秀丽、民风纯朴,人们不讲等级,不谈功利,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相互友爱。外公对孙女的爱、翠翠对傩送纯真的爱、天保兄弟对翠翠真挚的爱以及兄弟间诚挚的手足之爱,这些都代表着未受污染的农业文明的传统美德。作者极力状写湘西自然之明净,也是为了状写湘西人的心灵之明净。《边城》写以歌求婚、兄弟让婚、外公和翠翠相依之情,这些湘西人生命的形态和人生的方式,都隐含着对现实生活中古老的美德、价值观失落的痛心,以及对现代文明物欲泛滥的批判。作者推崇湘西人的人生方式,也想以此重建民族的品德和人格。
艺术特:
《边城》采用了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特有的风土民情。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细腻的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意志、愿望和思想感情等内心活动的描绘。或展开人物的美好心灵,或揭露人物的丑恶灵魂,以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
征。其方法多种多样:或通过对话、独白、行动、姿态、面部表情等直接剖析;或采用幻想、梦境间接揭示;或借助景物描写、气氛渲染及周围人物的反映等侧面烘托。本文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人物的幻想、梦境来披露人物心理。翠翠离奇的“胡思乱想”,让人感到渐渐有了自己心理的少女的孤单寂寞,以及爱情的幼芽时心灵的躁动;翠翠“顶美顶甜”的梦境,展示出对朦胧爱情的甜蜜感受和潜意识里对爱情的向往。二是通过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语言、神态的描写,形成强烈的暗示,诱使读者从人物的语言、神态上去体味人物的内心奥秘。翠翠“带着娇,有点儿埋怨”地一再央求爷爷丢下渡船上的活回到她身边,让人感受到翠翠对爷爷的无比依恋之情。听着爷爷唱的“那晚上听来的歌”,“翠翠自言自语说:‘我又摘了一把虎耳草了’”则让人感受到情窦初开的翠翠对甜美爱情的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