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美与风情美的完美融合
作者:陆时红
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0年第06
        摘要:沈从文的小说朴实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彩。他追求优美、健康、自然的人性形式,通过对湘西世界的原生态描写,凸现出了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彩,展示了湘西世界的和谐生命形式,人性美与风情美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关键词:沈从文 边城 人性美 风情美 融合
        中图分类号: I 20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1578(2010)06-0067-02
       
        沈从文是中国现当代文坛的伟大作家之一,一生共出版了三十多种短篇小说集、六部中长篇小说,《边城》便是其典型代表作之一。沈从文的小说创作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边城》描写的是一个发生在偏僻的湘西小镇上的简单爱情故事。作者在反映湘西的风土人情时描写了人性的美,歌颂了人性向善的一面,展现了湘西风情中所独有的美,将人性美与风
情美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1风情美
        1.1如诗如画的湘西风景
        有人说,《边城》是一支湘西山村生活的牧歌,是一曲真挚、热烈的爱情赞歌,是一首用小说形式写成的无韵之诗,绘就的无彩之画。小说开头的第二段便这样写道:“小溪流下去,绕山咀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大河……小溪宽约廿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河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寥寥数笔,勾勒出一副明丽的图画,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美丽的世外桃源。故事就在这样纯净的环境中展开,又怎能让它不美呢?湘西是一个既美丽又梦幻的地方,就如同一个隐约而来的清纯少女。而沈从文理解的湘西,亦或是他心灵深处的湘西,永远是那个穿着碎花布上衣晃动着渐渐远去的鲜活背影。
        的确,湘西很美,凤凰也很美。凤凰,曾被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称为是中国两个最美的小城中的一个,沈从文先生的故居也在于此。清秀而古雅的沱江穿城而过,沱江两岸古老的吊脚楼陪伴沈从文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重峦叠翠的南华山耸入云天,像母亲的怀抱一样,造就了
沈从文的湘西情结。在沈从文先生的笔下,湘西的这座小城,让许多人梦萦魂牵。它既是先生的美丽故乡,先生满怀深情地关注着这片神奇的土地;亦是先生心中的理想国,先生满怀诗情的抒写着这片土地。
        1.2美伦美奂的人物形象
        边城中无处不美,山美、水美,在这样美的环境中孕育出来的人自然更美。翠翠在风雨里成长着,皮肤黑黑的,触目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如水晶,自然抚养着她,教育着她。翠翠天真善良,淳朴活泼,具有大自然赋予的活力。在读者面前,她是这样一个生动透明的的形象,“的化身。边城中的人都那么美,慷慨好义的顺顺、热诚质朴的杨马兵……小说中人性美与风情美得到完美的融合。
        2人性美
        沈从文主张:“一个伟大的作品,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对于当前黑暗的否认,以及未来光明的向往。他说:“我只想造希腊小庙,……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正因为这样,《边城》中没有一个人不是善良与美的化身,
都具有作家所理想的人性美。正如沈从文自己所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边城》中的人性美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翠翠之美
        作者在翠翠的身上体现了三种美,品性美、童贞美和爱情美。作者笔下的翠翠,与青山绿水作伴,心灵上没沾染一丝尘埃。她乖巧伶俐又带有山区女孩的淳朴,天真而不娇嫩,就如湛蓝的天空下刚长上青枝翠叶的嫩竹,而她在恋爱中所表现出来的情爱美,则更是真切感人。当夜幕降临,祖父仍忙个不息,她心中会有点儿薄薄的凄凉”,成熟中的生命,觉得好像缺少了什么。她担心在这个规矩中听歌的日子过去了,顿生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的念头。而这正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心理最细致入微的生动写照,洋溢着爱和美的柔情蜜意。包括祖父试探地问她你试告我,愿意哪一个,她立刻娇嗔地把话题岔开,掩饰内心的真情,无一不包含一个初涉爱河的少女的羞涩。当翠翠想到自己走后,爷爷的孤独、凄苦、伤心与焦虑时,她又不免担忧起来。于是认真地说:“爷爷,我一定不走……”这是怎样一幅充满祖孙之爱的人间情画。作者用其清新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写出了湘西淳朴的社会风气。
        2.2边城 沈从文兄弟之美
        作者既写出了兄弟俩对爱情的忠诚、坚贞,又表现了他俩自我牺牲的美德。他们深爱翠翠,以感情为重。在他们心目中,爱之所在,与世俗的钱财、地位毫不相干。他们慎重选择爱人,但在自己的幸福与别人发生矛盾时,又能忍痛割爱,成人之美。正如小说所写:“弟弟一开口,哥哥却因为明知不是敌手,更不能开口了。爱情本身有排他性”,按茶峒的习俗也是不兴情人奉让,但他们却都以互助互爱的德性,以一种作者所理想的优美健康而自然的人生形式”,演绎出一曲平凡而崇高的爱情之歌,不能不让人为之动情。
        2.3爷爷之美
        作品展现人性美还通过老船夫对女儿、对孙女的挚爱来体现。老船夫是作者在小说中尽力刻画的另一个人物。在作者的笔下,他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出代表。他善良、勤劳、朴实、憨厚、忠于职守、克尽本分,“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若干人。他生活虽然清贫,但却从不贪心;乐善好施,从不索取。他终生为别人服务,却不图别人的一丝报答。对于自己的女儿和外孙女,他疼爱有加,把自己的整个身心都给了她们。老船夫慈祥、敦厚、善良、凡事但求心安理得,他是我们中华民族美德的化身;他对女儿、外孙女无私的爱是我们炎黄子孙祖祖辈
辈、生生息息得以繁衍的血缘纽带。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那原始而又古老纯朴的人性之美。
        2.4邻里之爱
        《边城》中的人性美还表现在邻里之间的互爱中。船总顺顺便是这一类的总代表。他大方洒脱、喜交朋友,又慷慨能济人之急。对因船只失事破产的船家,过路退伍兵士、游学文人墨客”,“凡到了这个地方闻名求助的,莫不尽力帮助。在他的身上体现得更多的便是乡里人的宽阔豪爽胸怀、仗义疏财之心和正直豪爽品德。正是这种美德的影响,在这块不显山不露水的偏僻小地保留了一份大都市里想都不曾想到的民俗淳风,而且这种重义轻利又能守信自约的淳朴民情在这古老的大地上哺育着一代又一代,演义着一个又一个传奇式的田园牧歌故事。
        《边城》正是通过抒写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祖孙之间的亲情、邻里之间的与友情来表现人性之美。《边城》也许是作者努力建构的充满自然人性与牧歌情调的世外桃源。人性,作为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在沈从文笔下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沈从文.给志在写作者[N].大公报,1936.3.
        [2]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M].沈从文选集,11.42.
        [3]沈从文.沈从文小说选集(题记)[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