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边城》看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
作者:王倩龄
来源:《家教世界·下半月》2013年第01期
        摘 要:湘西的山,秀拔峻峭;湘西的水,清澈透明。在湘西这个环境中,土生土长的湘西人,性格中既有山的坚实刚强,又有水的柔婉与纯净。这种山水构成了湘西特有的自然环境和人物气质。沈从文不但透视了大自然的生命律动,更加透彻的认识到这片原始空间的生命力。沈从文笔下湘西世界是生命与自然的融合,是人性美与自然美的融合。
        关键词:《边城》;湘西世界;生命意识;天人合一
        一草一木,一叶一花,一天一夜,一日一年,日升日落,伴着生长的万物,沈从文的《边城》为我们展示了一个近似于世外桃源的湘西世界,仿佛浸透了山水的青绿,汲取了日月的精华。那里不仅山美,水美,人更美。若说是环境衬得人美了,又岂能不说人的存在给了环境珍贵的灵气呢?司马长风这样评价《边城》:“《边城》仅约七万,连起来像一首长诗,又像是二十一幅彩画连成的画卷:这是古今中外最别致的一部小说,是小说中飘逸不的仙女,她不仅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也是三十年代文坛的代表作。”
        故事的开头是这样的:“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简简单单,寥寥数语。一个闻所未闻的名叫“‘茶峒’的小山城”,就给读者一种距离感,这个小山城好像离我们的都市十分遥远,那儿应该会是很接近自然的一种景象吧?以及给我们留下了隐约印象的“白小塔”,说不出来理由的莫名的孤独。“那条河水便是历史上知名的酉水,新名字叫作白河。白河到辰州与沅水汇流后,便略显浑浊,有出山泉水的意思。若溯流而上,则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见底。深潭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皆如浮在空气里。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迫人眼目。”这一段不禁让人想起了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这种充满了自然意趣的景,可能也只出现在工业不十分发达的古代以及沈从文的湘西世界里了。又如“雨后放晴的天气,日头炙到人肩上背上已有了点儿力量。溪边芦苇水杨柳,菜园中菜蔬,莫不繁荣滋茂,带着一分有野性的生气。草丛里绿蚱蜢各处飞着,翅膀搏动
空气时皆作声。枝头新蝉声音虽不成腔卻已渐渐宏大。两山深翠逼人的竹篁中,有黄鸟与竹雀杜鹃交递鸣叫。”日光变暖,草木繁茂,蚱蜢的翅膀变硬了,连新蝉的叫声也更响了,自然显示出了它旺盛的生命力,生机勃勃,一种蓬勃欲出的自然的力量震撼着读者的内心。大自然的美的确令人陶醉,在作家的笔端,湘西的山川风物美丽又充满生机,碧蓝的天空,苍翠的山林,清澈的河水,竹篁的鸟鸣,夕阳下的渡口……一幅幅清新明丽、美丽生动的风景画,无不传达出一种自然世界里充满桃源风光的意趣,使边城体现出“清新、淡远的田园牧歌情调”。而读者在听完这首清远的牧歌后,在物质世界中紧绷的神经放松了,被世俗纷扰的心灵平静了,到处都充满着盎然的诗意。
        再看生活在湘西世界中的人们。主人公翠翠是一个迷人的形象。“为了住处两山多篁竹,翠逼人而来,老船夫随便为这可怜的孤雏拾取了一个近身的名字,叫做‘翠翠’。”文字虽简短,给人的印象却是那么新鲜而明媚。“翠翠”一名取自自然,翠翠是一个自然之子,代表着天地自然之精华,是青山绿水养出来的,没有一点杂质、邪念。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湘西的清风、丽日给了她一个壮健的躯体;茶峒的青山、绿水给了她一双碧玉般清澈透明的眸子;碧溪岨的竹篁、白塔又给了她一颗绝不世故的赤心;酉水、小船载满了她那少女的悠悠岁月。她是在这片灵秀山
水和淳朴民俗的呵护下渐渐长大的。“在风日里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翠翠的形象不仅提供给读者一种典型的湘西生活样式,更是作者一向所崇尚的那种美丽的让人忧愁的境界的营造。同时,翠翠是作者美的理想的化身:从外表到内心皆美好无比,她恬静、温柔、纯净、忠贞,简单而执着,充满古朴之美。女性形象的柔美无比,映照了湘西边城的恬淡自守的生命样式。
        颇具象征意义的老船夫的形象简直就是边城人民美德的化身。他淳朴忠厚、勤劳善良、仁爱慈祥、古道热肠、忠于职守,以渡口为家几十年为一日,“五十年来不知把渡船来去渡了若干人”。老船夫“凡事求个心安理得”,把坐船人给的零钱托到茶峒里买茶叶和草烟,将茶峒出产的上等草烟,一扎一扎挂在腰间或是放在搭船人的包袱上供人抽。爷爷敦厚朴实,恪尽本分,为了让过渡人能赶回家吃晚饭,在渡船上忙个不停。从全文来说,老船夫的形象《边城》在清静和谐的画面中,增加了硬朗的力度、生存的热情和悲剧的震撼力量。天保、傩送身体强壮、健康,诚实正直、热情豪爽,具有蓬勃的生命活力。作者为了表现这一点,用动物去形容人的体魄。他俩“结实如小公牛”,“结实如小老虎”。在这里,作者没有丝毫的贬低之意,相反对他们身上所具有的动物般的自然、灵动之气,充满着赞誉之情。在作者的眼里,这种天然、质朴之美才是美的极致,这体现出作者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
        湘西世界是朴素的人性美与瑰丽的自然美相互辉映。在这一幅美丽的图画中,暮春时节的桃花、人家、河水、游鱼,共同构 成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人作为自然中极小的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也成了图景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们只有在桃花深处才能到可以沽酒的人家。而正因为有了人家和飘揺的酒旗,才使得这幅春景更有灵气。“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写出了一个具有“自然人格”的“自然之女”,健康而柔和,充满灵性、生机和朝气。对翠翠的全部外貌描写不过 是“黑黑的”、“一双眸子清明如水晶”,这是由于“青山绿水”长养她的结果。而她的可爱与美丽在于“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亦即毫无矫饰,与周围的自然相依相伴,灵魂之美与自然之美水融、息息相通。“自然人格”使得《边城》中的人不仅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且真正地互融为了一体。在沈从文笔下,湘西人的雄强与温柔与湘西迤逦的风光叠加在一起,在这片瑰丽的自然山水中实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人与自然的和谐,才是湘西这片山水奇异、新鲜的关键所在。因此,沈从文的湘西世界,每一个活的灵魂都为这自然优美的山山水水而跳动。他的湘西世界,自然界是美的,他是为人物的存在而设计的。带有绮丽风光的景保持着原生态状态的生活空间,是每一个生命与自然奇妙的融合。
边城 沈从文        在沈从文湘西世界里,湘西的山山水水始终都是人们的灵魂的体现,是生命力和自然力的结合。这里的山水不仅以富足的资源养育了他们的生命,更以其天资的美丽陶冶着他的灵魂。不管是大佬二佬还是翠翠,每时每刻都享受着山水所赐予生命和灵气,他们所表现的至纯至真的人性美,已经与他们身边的山山水水融为一体。青翠欲滴的山林,蔚蓝淡定的天空,清澈明亮的河水,血夕阳下的渡口,无不传达出世外桃源的神韵。这种静静的唯美世界饱含着生命、力量和希望。
        参考文献
        [1] 杜素娟.孤独的诗性——论沈从文与中国传统文化[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王倩龄(1993-),女,浙江乐清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本科生,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