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特殊句式 学案
教学目标:
1、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特殊句式的特点。
2、  学会辨别判断及翻译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判断句
糖溜地瓜的做法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练习1]翻译下列句子: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
②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③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生活不易的图片
④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⑤七略四库,天子之书。
⑥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⑦ 此三者,吾遗恨也。
⑧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
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练习2] 翻译下列句子:
①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②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③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④ 梁父即楚将项燕。
⑤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⑥ 非死,则徙尔。
⑦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⑧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⑨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⑩ 我乃楚狂人,风歌笑孔丘。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
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练习3] 翻译下列句子:
①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②城非不高也,城非不深也,兵草非不坚利也。
③ 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4.不用语气词,完全由词序来体现。
例:此人力士。
二、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如:“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文言文句式[练习4] 翻译下列句子:
① 臣诚恐见欺于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③ 故内惑于郑秀,外欺于张仪。
④ 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于时,学于余。
2.“为”“为……所”表被动。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练习5] 翻译下列句子:
①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煎熬原唱②为予从所得。
③恐为操所先。
④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3.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它的形式是:“被(受)+动词”或者“被(受)+动词+于+主动者”。例如:
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简析]“受……于……”表示被动,可译为“被”,“于”引出主动者“人”。这种句式数量较少。
三.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如:“古之人不余欺也。”“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戈壁滩
(1)用“之”使定语后置。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
如:“甚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中国。”
元日的诗配画[练习6 翻译下列句子:
①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②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③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④何由知吾可也?
⑤ 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