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学·
56
新课程视野下高中物理教学策略探究
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巴彦呼舒第三中学    王秀娟
物理教学策略是以完成物理教学任务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而采取的教学活动方式。物理教学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理教学策略能否有效的开展,现就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的策略进行探讨。
一、选择与设计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策略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如何发挥学生在物理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是物理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的重点。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物理课堂活动的,他们能极大的丰富教学过程的生动性、有效性。发挥学生在物理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就是要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物理教学策略,“为学习而设计教学”,体现“为学生的发展而教”。充满生命活力的物理教学策略,在过程与方法上,要高度重视和充分引导学生参与多样化的学习,既包括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又包括合作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
传统的物理教学也多运用接受性学习的教学策略,但不是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其弊端是灌输接受,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状态,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物理知识、结论讲清楚,把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要求完完全全地“记下来”,学习的有效性差。新课程要求将这种被动的接受学习改变为积极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正如奥苏贝尔所倡导的“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通过“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学习”等方式,促进新旧知识的“同化”,形成学生合作式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班级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认知过程,而且还应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交往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二、选择与设计“交往”的“开放”的教学策略
加强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世界的相互联系是选择和设计开放的物理教学策略的基本途径。实际上,现实生活世界中蕴藏着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物理教育资源。在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物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物理的过程中,一旦教师将生活中的物理教育资源与物理教材知识两者融通起来,学生就会感受到书本知识学习的意义与作用,就有可能会深深意识到自己学习的责任和价值,就有可能增强自己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动机。物理课程中所涉及的力、运动、电路、传感器、电动机、发电机等知识,既是书本物理知识,又是生活中的物理。引导学生从书本的世界走向生活的世界,不仅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开放性,有利于促进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而且还可以激发联想、生成创意。
三、选择与设计韵律和谐的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舞台,教学过程就是师生协奏曲。只有选择与设计韵律和谐的物理教学策略,才能奏出美妙的乐章。从时间进程看,物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一般应有序幕、情境进入、展开、高潮和尾声等环节。情境的“预演”和呈现材料、融入经验的“体验”是设计韵律和谐的教学过程的基本策略。情境的“预演”就是创设进入学习“课题”的环境氛围。
例如:引入“力的分解”一课时,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用细线系住一重锤,留出两个线端,老师问:“用一根线提与用两根线提相比,哪一种情况线更容易断?”学生会不假思索地回答:“用一根线提。”老师不动声地用一根线颤颤巍巍地提起了重物,故意举得高一些,学生的心跟着悬了起来,而接下来用两根线稳稳地提起重物时,学生的心放了下来,脸上露出轻松的表情,以至于老师不断增大两根线之间的夹角这样一个细节动作,学生毫无防备,突然间线断了。学生异口同声地发出了“啊!”的惊讶声。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亚里士多德语),这时,教师可不失时机地提出如下问题:“怎么两根线提反而断了呢?一开始就断吗?什么时候开始断?为什么会断?”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思维冲突,进入了愤悱状态,为进一步学习新知识蓄足了力量。我们大家都有一种相同的感受,观摩一节优秀的物理课,是一种美的享受。好的物理课,韵律和谐,环环紧扣,水融,激情跌宕,师生共鸣。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亲和度强,教学智慧和情感明显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参与度大,活动积极,发言踊跃;课堂的整合度高,学生物理能力的培养、物理技能的掌握、物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全部融合在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之中。
高中学习计划四、选择与设计引领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策略
“过程与方法”是新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引领学生学会学习也是物理教学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学会,又要会学。学会,重在接受知识,积累知识,以提高解决当前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适应性的学习;会学,重在掌握方法,主动探求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新信息以及提出新问题,是一种创新性学习。方法是一种“知识”,而且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知识”。物理学习方法是学习物理的策略性知识。物理策略性知识既包括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领会和记忆策略,又包括一些辅助性策略,如学生为了维持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诸如学习时间的计划和安排,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等策略。
经历过程与记取结论同样重要。实践表明,当要求学生对物理学习内容进行自由回忆时,善于学习的学生会善于运用物理知识分类(编码)的策略对学习材料进行梳理,形成树状结构,而有学习问题的学生,则往往只是继续机械的重复学习内容,耗费大量的时间而又很难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要让学生善于对所学物理知识进行分类编码,编码是学习过程中信息流由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的重要过程,其策略是构建知识点间的。物理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诸如类比法、比喻法、联想法、韵律法、情景法、质疑法、拓展法等方法,都是很好的编码策略。
以上仅从几个侧面探讨了高中物理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创新,但是教学策略具有动态生成性、选择性、综合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等特点,作为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生的实际、学校的条件等因素,精心选择,设计适宜的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