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规划教育提升学习动机的作用机理与策略
作者:毛德明
来源:《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20年第09期
        摘; ;要
        学生学习动机不足是学校要着力解决的难题。新高考的实施使生涯规划教育成为热点,其中增加学生的选择性、认识和评价自我、学业规划与职业兴趣结合等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使生涯规划教育与学习动机培养形成良性循环,在实践中应该做到:有意识地落实好选择性,注重自主学习;整合自我认识,悦纳自我;改变消极自我意象,提高自我效能感;注重掌握目标,培养能力增长观;引导合理归因,减少回避失败的动机;引导自我实现的需要,激发深层动机。
        关键词
高中学习计划        高中生; 生涯规划教育;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激发并维持个体进行学习活动,使其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
或内部心理状态。”[1]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学生学习动机弱是学校应着力解决的难题,一些学校开展了相关的教育,但缺乏系统的课程和抓手,一般是治标不治本。
        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后,新高考对学生选择权的重视,使得生涯规划教育的探索和开展朝气蓬勃。“生涯规划是指,让人充分地认识自己,客观地分析环境,科学地确立目标,对生涯过程做出妥善安排,并依据安排的结果,选择个人学习成长与职业的方向。”[2]为落实新高考,从省市到学校都在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但专注点大多在选课和志愿填报方面。研究发现,“职业生涯规划对学习动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3]。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有适应未来发展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实现自我发展和终身发展。这与心理学上学习动机中的内部动机激发、追求自我实现等在目标上殊途同归。并且现阶段从事生涯规划教育的师资是原来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有一定的心理学学习背景和工作经历。如果能在生涯规划教育中有意识地激发学习动机,也会助推生涯规划教育顺利落地,相互形成良性循环。
        一、生涯规划教育提升学习动机的作用机理
        1.增加选择性,激发学习动机
        根据自我决定理论,人有自主需要,胜任(能力)需要,关系(归属感)需要。“个体在某个活动上的自我决定程度高时,他体验到的是一种内部归因,感到能主宰自己的活动,此时他参加这个活动的内部动机就很高。”[4]生涯规划教育能帮助学生提高其在新高考中自主选择的意识和能力。学生根据自己以往的成绩优势或感兴趣的学科,主动地、有规划性地选择学习的科目,对自己的选择有信心和责任心,故而会付出更多的努力。所以,生涯规划教育可以通过自主选择提高学习动机。如果家长和教师在学生选课、学习计划等方面控制过多,学习似乎是给家长和老师完成的任務,在此情境下会有逆反情绪,从而减少主动投入学习的几率。
        2.正确认识自我,强化学习动机
        人有认识自我的需要,高中阶段是自我概念即自我认识和评价形成的重要时期。“已有大量研究显示,学生的学习动机降低往往是因为学生的自我评价偏低或消极,并且产生许多对自己的片面的否定看法或认识”[5]。生涯规划教育第一课就是认识自我,属于心理学范畴。学生的个性、特长、价值观,以及学习兴趣、学习态度、自我期待、自我效能感、学业情绪等都会影响学习动机。另外,“自我概念通过以下几方面影响学习动机:对学习任务的选
择、对学习目标定向的影响、对学习中自我归因的影响、对学习过程中态度的影响”[6]。在生涯规划教育中,学生通过气质类型了解自己的注意力、情绪的特点及其对学习的影响;认识自己的成就目标类型和归因模式,分析自己动力不足的原因;整合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确立同一性目标;提高自我评价和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象,有助于激发学习动机。
        3.增强职业兴趣,培养学习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认识自我中有兴趣爱好的认识,有职业倾向的测量。职业探索模块中,学生通过体验学习,可以从而了解各种职业类型的异同、职业规定和要求,从而觉察自己的兴趣所在,选出自己喜欢的、适合的、擅长的职业目标,在学习中容易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成就动机。同时,“目标本身就具有激励作用,目标能把人的需要转化为动机,使人的行为朝着一定的方向努力”[7]。
        4.进行学业规划,巩固学习动机
        高中生生涯规划的重点在于学业生涯规划,学业规划的顺利推进才是职业规划完成的保障。学业规划包括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学习方法和策略等。学生有了清晰的学业规划,会
根据认知特点、学科优势和劣势,对如何完成目标进行不断努力和调整策略,会有意识地搜集相关信息,朝着既定方向不断前行。生涯规划教育将学业规划付诸于书面材料,有助于学生自我监督和评价反馈,形成相对持久的学习动力。
        二、生涯规划教育提升学习动机的策略
        1.落实自主选课,强调自主学习
        新高考实施中不仅要充分落实考试科目的自主选择,在具体的选班、选教师上也要让学生感受到自主性。通过社团和更多的选修课,给学生自主选择发展的机会。在生涯规划教育中,除了让学生在选课中能有章可循,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也要把家长的教育纳入其中。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家长尊重认同孩子的选择,孩子能征求家长的意见,家长的期望成为孩子的愿望,双方目标选择和规划相统一。
        在生涯规划教育中,强调自主学习对动机的影响,包括自主选择合适难度的题目。“鼓励自主学习的老师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好奇感和对挑战的渴望。”[8]课堂目标结构上鼓励自主合作型的学习,激励组员根据任务难度发挥作用。引导家长减少对孩子的控制,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激发和培养持续的内在动机。
        2.整合自我认识,悦纳真实自我
        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高中生容易在自我认识上出现以下心理冲突:主体自我与客体自我、过去自我与现在自我、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例如感受到他人的低评价与自我评价不符,会苦恼别人对自己不公正的认识;有的学生在初中名列前茅,上高中后班级重组优势成为过去而无法释怀;有的学生理想自我丰满,现实自我骨感,在不切实际的目标中犹豫和徘徊。他们也容易在选课、职业选择上顺从父母的意见或一意孤行不能合理选择,出现不符合现实的目标,影响成就动机。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思考:我是谁?我在同学和老师眼中是怎样一个人?高中的我和初中的我有什么不同?我的理想和现实之间有多大差距?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判断其自我同一性,引导其自我剖析,发现自己的优缺点,悦纳自我。引导学生认识自己与环境的关系,能从过去的我顺利适应过渡到现在的我,认识自己踌躇不前的原因,确立合适的目标,而不是整天纠结于自我的混乱之中。
        3.改变消极意象,提高自我效能感
        “高中生积极学习动机的培养,关键在于树立学习信心,增强学习行为的调控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能感。”[9]对自己评价高的人更自信,即自我效能感高,愿意不断尝试。相反如果评价是消极的,面对困难容易退缩、逃避。
        给学生简述消极自我意象对学习动机的影响。提问:你太差了,是你吃饭、睡觉都差吗?你记忆力不好是每门课都不好吗?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描述以偏概全。让学生描述时把“我”换成与“我”有关的具体事情或行为,如我记忆英语单词记不住。让问题具体化,避免更多的自我卷入,客观看待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寻优势科目的方法,尝试迁移运用。在生涯规划课、社团活动、选修课中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逐渐提高自我效能感。
        4.注重掌握目标,培养能力增长观
        德韦克的成就目标理论解释了为什么有的学生避免失败的动机大于追求成功的动机。原因是认为能力是相对稳固的学生追求成绩目标,把得到高成绩或避免失败作为目标,一旦失败或预料到名次不如别人会回避学习,害怕再次失败对自己的能力造成低评价。而追求学习目标的学生把知识获得和能力提升作为目标,失败也能积极面对。
        让学生思考:当自己在面对要竞争或排名的困难任务时,想到的是如何解决还是我能不能解决?认为是难得的锻炼机会还是怕失败了丢面子?遇到失败时调整策略积极面对,还是羞愧焦虑理由回避?向学生阐述不同的认识和行为可能是不同的成就目标对其动机的影响,后者更看重成绩目标。
        5.引导合理归因,减少回避失败的动机
        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学生面对失败,能力和努力的归因对学生进一步投入学习的期望和情感体验不同。回避失败的学生把失败归因为不可控的能力,便不再努力。引导学生把成功归因为能力与努力,把失败归因为努力和学习策略,有助于激发动机。
        有的学习者听写成绩差,就归因为“记”不如人。有的成绩不如意,就认为不适合学理科。为保护自我价值,就不愿意再努力。笔者让学生听写后批阅,对成绩低的学生,让他们分析原因,对归因为记忆力差的学生,当即给一定的时间记忆后再听写。看到成绩提高了,让其进行归因,发现是之前没有认真投入等努力归因。有的学生觉得不适合学理科,让其总结理科中相对好的科目的原因,不断地归因训练,避免学生能力归因,减少回避失败的動机。
        6.丰富职业认识与体验,增强学习兴趣
        某个职业可能有很多类型,不同名称可能与学生理解的不同,甚至随着时代发展有了新的变化。学生在职业探索模块中了解职业类型,发现“喜欢的”职业;通过对一些职业规定和从事条件的学习知道“适合的”职业;通过职业体验尝试“擅长的”职业。再辅以职业倾向的测试,帮助部分学生改变“我只适合干什么,不适合干什么”的固有观念。进而引导学生制订相应的学业规划。
        笔者所在学校以生涯规划教育课竞赛为抓手,每个学科推荐1~2名教师,准备各学科相关生涯规划课。通过竞赛选出代表本学科的职业指导教师,编写开发了校本课程。通过讲解本学科相关职业、学科前沿发展等内容,使学生更清晰地了解每个学科的特点和职业趣向。通过社团活动和选修科目让学生体验一些职业。也与一些单位、社会组织及部分家长积极联系,为学生提供灵活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体验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需求及发展等,使其制定的生涯规划更加完善和科学。
        7.引导自我实现的需要,激发深层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