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天气与气候》
第一篇:2018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天气与气候》
2015年10月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天气与气候》
一、设计理念
依据地理新课标的要求,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设计要体现探究学习的理念,鼓励学生通过探究学习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创设学习情景,引领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地图规律,探究问题引资料,并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实现地理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主要学习天气和气候的概念以及分析天气和气候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本章世界气候知识是在前面学习了地球、地形等自然地理知识基础上,再来认识另一种自然地理环境—
有关天气的谚语大气环境,为学习人文地理和世界区域地理打基础,所以本章的学习承上启下,而本节学习又是学习本章的基础,可见其重要性的特点。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章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学生会非常感兴趣,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来,而且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经验。但初一学生,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热情、活泼有余,缜密、踏实不足,所以,我想在对天气和气候概念的全面理解上和对问题的全面深入分析上会存在困难。七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感性认识占主导,缺乏系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大部分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较差。在分析问题时易出现片面和主观的现象。有一定的读图能力和认知地理事物的能力,知道一些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思想比较活跃,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提问,也富于想象,学习的积极性较高。鉴于这种情况,在上课前尽量为他们提供与本课相关的网站,课上多展示一些影视片和图片资料,以便丰富他们地理知识和想象空间。
(三)教学环境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的教学环境,用课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胳膊的英文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2.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初步了解天气预报的知识。3.学会看城市空气质量日报;4.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
1.借助多媒体设备,通过组织游戏、角扮演,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和联系。2.了解天气预报,认识卫星云图,熟悉常用的天气符号;从环保的角度让学生理解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引导学生关注身边有用的地理知识,学会理论联系实际。2. 认识地理学习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学会看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理解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学会看天气预报和城市空气质量日报。
五、教法与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法。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按学习小组分4组分别搜集天气和气候的成语、谚语等资料。
2、要求学生收看天气预报,搜集天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3、上网搜集海口市大气环境现状的有关资料 新课导入
1.课件引导策略:播放春夏秋冬四季变化的flash水墨动画。引思问题:一年四季景观为什么不一样呢?
(从学生感知的四季变化引入本章研究对象—大气,进而引出关于大气变化的两个概念:天气和气候,自然流畅,清晰准确)
2.课堂小调查:每天收看天气预报的同学有哪些?
(问)为什么我们每天要收看天气预报?(天气和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举例说明)天气是人们经常谈论和关注的话题,那么,天气与人类哪些方面有关系呢? 3.课件引导策略:观看天气对人类活动影响的事例和图片。
点焊工艺(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天气对自已的上学、参加活动、生活等方面的影响。(天气与户外活动、交通、农业生产、航海、军事、工程建设、商业………)三国时期诸葛亮“趁浓雾草船借箭”、“借东风火烧曹营”。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感受丰富多彩的大自然,贴近生活,激发兴趣。第一模块:天气与气候 活动1:成语大赛
比赛规则:把学生分成4个小组,要求各组同学通过讨论,1、2组的同学写出有关天气的成
语,3、4组的同学写出有关气候的成语,每写对一个加1分,重复不得分,写错一个倒扣2分。比赛时间:2分钟(设计意图)引领学生从生活的直接经验和生活世界中感悟地理。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认识有关天气与气候概念的内涵以及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一、天气与气候
1、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阴晴、冷暖、风力大小等大气状况的综合表现。突出特点是多变。
2、气候是指某个地方多年内的天气平均状况。突出特点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引导学生区别天气和气候这两个概念。
不同点相同点 天气
1、短时间
2、多变都指一个地方的天气状况 气候
1、长时间
2、相对稳定
(说说看)让学生描述上课时教室外的天气状况。
讨论:既然天气对人类活动影响这么大,那么获取天气预报就显得非差重要,获取的方式有哪些呢?看谁答得快。
看云识天气、农谚、广播、报纸、电话(121)、上网、电视(天气预报)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是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所以让学生讨论这个问题。对日常生活有帮助,既开阔学生眼界,又活跃思维。第二模块:天气预报
(视频)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
收看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并思考一下两个问题:①卫星云图中的不同颜表示什么含义?②你认识哪些常见的天气符号?能分别说出它们的名字吗? “卫星云图”的教学
仔细观察并议一议,在卫星云图上,蓝表示_____,绿表示_____,白表示______区。白越浓,云层越____,降水量越____。
给出一幅卫星云图,请判断我国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大体天气情况。(活动)天气符号抢答竞赛
展示:常用天气符号图,引导学生通过分类、形象记忆熟悉天气符号。(展示图片)“北京下土了”、“可怕的沙尘暴”
(设计意图)以竞赛形式帮助学生识记天气符号,激活课堂,提高兴趣,培养竞争意识,同时也符合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评价的基本理念。活动2:让我们来争当天气预报员
学生模拟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播报课件显示出的城市天气状况。
(此模块的总体设计思想)通过活动,学生能够看懂电视天气预报。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感受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第三模块: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课件引导策略:观看《后天》电影片段。
引思题目:①影片中的灾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②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造成了哪些负面影响?
学生分组合作学习回答,教师学生互动评价。
1、空气质量与人类健康有什么关系?
指导学生阅读内容“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了解空气质量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2、你会看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吗?
① 何为空气污染指数?了解空气污染指数的含义。②出示全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③了解发布空气质量报告的意义。
3、怎样保护大气环境?(展示图片)“呛人的烧烤烟雾”、“垃圾焚烧”、“解决空气污染的办法”。活动3:你将采取哪些措施来改善海口市的大气环境?(角扮演):海口市民、环保局的政府官员、工厂老板、农民(设计意图)引导思维后,学生合作学习得到答案,符合新课改中要求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对保护大气环境问题的探究符合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
苹果电脑电池结束语:并逐渐出现文字:祝愿美丽的、蓝的地球,地更绿、水更清、天更蓝。同时课件展示转动的地球,音乐《高山流水》响起,结束本课的学习。
七、对多媒体技术使用的反思孩子厌学原因
本节课根据教学内容实践性强的特点,设计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重点、难点处理恰当,利用多媒体手段优化教学过程,突出一个“用”字。
多媒体课件是教学的辅助工具,不能让课件成为第二块黑板,也不能全机灌或人机共灌。本节课的设计是利用课件引导学生思维,然后让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然后利用课件总结知识、竞赛训练、扩展提高。六年级上册英语期中试卷
(一)信息技术与创境激情整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信息技术可以将教学内容中的地理事物、情景、过程全部再现于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有利于学生理解地理知识、认识地理规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开辟广阔天地。
运用信息技术,针对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能使课本中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地理变化过程,生动和直观地演示出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学生思维的闸门得以适时开启,有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