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学生的“主人”地位——评点课例《乡愁》刘希鹏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摘要】中学语文教师在新时期的课堂教学中,需要对学生的主体地位予以高度重视。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也应积极响应新课标的要求,明确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考虑学生的现实需要和学习兴趣,从而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以潘庆玉老师的《乡愁》一课为例,主要采用评析的方式总结经验技巧,系统分析突出学生“主人”地位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并对以往教学设计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
【关键词】乡愁;学生主体地位;阅读迁移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A
以往的教学方式未能尽善,学生的听讲效果也就难以尽美。因此,合理创新、寻求突破已经是迫在眉睫。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将学生置于课堂的中心,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性与创造力。既要严格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也应兼顾中学生学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中明确目标,巧设问题,创设情境,从而构建可以突出学生“主人”地位的、动态生成的、开放有效的教学课堂。
一、朗读导入,引导学生把握情感基调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可以发现,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不高,主动性不强,“枯燥、乏味”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语文科目的评价,甚至在实际语文教学中教学秩序能否得到良好的保障都是一个问题。所以需要用更灵活丰富的导入方式,“先声夺人”地抓住学生注意力。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式,不仅可以迅速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而且在“读”的过程中还能对文本情感基调的把握起到一定的渗透作用。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出声朗读有利于学生右脑的开发,对促进学生智力发育有极大的好处。学生朗读时大脑处于“排空”状态,随着有声诗文进入脑海,学生更容易排除杂念进而沉浸在朗读情境中。在潘老师的《乡愁》这节课中,教师一开始提出问题:“对于课文《乡愁》,应以愉悦还是伤感的情绪去朗读?”学生默不作答,说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足。所以教师采取了师生合作的方式共同朗读课文,既能够起到教师的示范作用,又能够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通过这种师生合作的方式共同朗读,即便未经教师的讲解评析,也能与诗文作者实现跨时空的对话交流,从而进一步感知诗文的基调,体会诗文的情感。因此,该教学活动很好地做到了“先声夺人”,使学生在“读”中对该诗有一定的了解,并“有准备”地进入课堂教学环节。
二、探究设疑,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
提问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方面在于凸显教学方案的逻辑性,另一方面也能够对学生起到引导
作用。现阶段教学虽不乏教师在课堂上频繁提问,但却未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问题设置不得当,没有巧妙灵活地设置问题;另一方面是问题设置与学生的现实需要和学习兴趣不契合,没有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如教师常以“对不对”“懂了吗”等封闭式问题提问,自然就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相比之下,潘庆玉老师在《乡愁》一课的教学中则巧妙灵活地设置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了开放式提问。即不预设具体的答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个性发言,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也与诗文品鉴赏析的原则不谋而合。
此时,潘老师又带领学生走进作者余光中的生平经历,让学生了解诗人离开大陆前往台湾这样一段背井离乡的过往。在引导学生知人论世后重新回到诗文,再次进行巧妙设疑,在师生对话交流中明确“乡愁”既是以时间为坐标轴,又是诗人空间足迹的转移。通过巧妙设置问题,预留生成空间,给予了学生更自由的表达机会和更充足的思考时间。那么学生对诗文的解读就更加鞭辟入里,也更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现代诗文的浓厚兴趣。
三、字词推敲,启发学生深度思考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字词上的推敲,尤其是对于具有深刻含义的关键字词,在推敲字词的过程中启发学生深度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力和鉴赏力。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通过推敲关键字词体会文章中的情感,还应当借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想象平台,这对于提升学生的联想能力与审美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乡愁》这首诗的过程中,诗人余光中对母亲的思念寄托在了一张小小的邮票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填两个字:“我在    这头,母亲在    那头”,将“我”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清晰地表达了出来。
根据教师的一步步深入引导,能够启发学生深度地思考,有助于学生将自身和母亲的日常生活体验与诗人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相结合。
四、阅读迁移,丰富学生审美体验
文本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依托,也是师生展开教学活动的基础,它绝不是限制师生阅读的枷锁。学生在形成一定的阅读感知力、阅读理解力、阅读欣赏力、阅读评价力后,下一步就是训练学生的阅读迁移能力。学生通过想象、思辨、批判,达到阅读的最终目的,完成知识向能力的迁移,文本向实践的
迁移。《乡愁》作为一篇关于思乡和母爱的诗文,这种题材在古今中外都是十分常见的,在立足文本的原则下适当拓展阅读能够有效地丰满课堂内容,促进学生知识迁移。因此,这节课中教师结合了诗人余光中的其他作品进行解读,通过提炼不同篇目中的共同特点来升华文本的主题思想。
在课上潘老师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了《乡愁四韵》《风 铃》,让学生在相关的文阅读中,对“思乡”这一陌生情绪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因此,适当进行课外阅读的延伸,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又加强了学生对文本情感的把握,从而在课内外的文本阅读中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设计和语文教学活动中更应该注重在朗读中感知文章的情感基调;在巧妙设疑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字词推敲中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在阅读迁移中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从而努力创设并生成一个可以突出学生“主人”地位的、动态生成的、开放有效的语文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高涵.初中语文现代诗文阅读教学新探——以潘庆玉老师《月是故乡明》文教学为例[J].农家参谋,2017(21).
[2]张心科.教育家的教学设计——周益民《望月》教学设计评析兼谈其“诗化语文”探索[J].小学教学研究,2017(22).
[3]张元媛,陆一.人在诗意课堂中——《乡愁》教学设计[J].江苏教育,2017(59).
[4]王文彥.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齐昕.《乡愁》的意象教学[J].文学教育(上),2018(11).
作者简介:刘希鹏,1997年生,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
(编辑:张晓婧)
更要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用教学主问题链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提升学生学的质量。如讲授《春酒》一课,教师以与酒有关的诗句引入,通过诗句中的共同点与不同点来引入本课,既引入了本课课题,也直接切入了本课教学重点—品春酒之情,同时还将中华传统诗歌文化融入本课教学中,让学生领略到中国酒文化的丰富内涵,用时不到1分钟,从教学效果上,可谓一举三得。再如散文中品味情感问题,常规课采用通读方法,用时至少7分钟,学生把握还不够准确,而老师在处理此环节时,巧妙借助略读方法,引导学生从文章结尾段入手,直接突破。这个设计既节约了教学时间,同时又教给了学生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再如《端午的鸭蛋》一课,教师在引入时,从学生日常习作问题入手,采用对比方式,品味赏析本文作者对细节的描写,此设计中的习作与教材的对比,将教材作为学生写作范本,紧密结合学生实际,达到了灵活、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目的,成为本课的一大亮点。同样的课题,另一位老师借助板书—两枚秀气的鸭蛋,紧扣本文标题,又通过画鸭蛋这个活动来引导学生品味鸭蛋中的童趣,两枚鸭蛋中的板书——童趣和乡情,简洁而形象地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新颖别致,可谓妙也。
(三)精练主题,牵一发而动全身
微型课的教学主题应清晰醒目,教学主题要选择一条线索来突出重点内容,着力进行主干知识的讲解与剖析,或精要讲授,或巧妙启发,或积极引导,力争在有限时间内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例如一位老师执教微型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她以浣花溪畔的一间普通的茅草屋导入,引发学生思考:那是一间怎样的屋?那是一个怎样的人?在学生的联想交流后,导入新课的学习。教学过程从“初读诗文,明确字音及释义”,到“再读诗文,理清叙事线索”——“茅屋为秋风所破”,指导学生围绕题目梳理出诗中写“茅”的动词,勾画诵读“风雨”中的“茅屋”是怎样的一种状态,猜想此时“茅屋”中的人是怎样的心情,在回环反复的诵读中,学生体会诗人那“广厦千万间”“大庇寒士”的美好愿望、体会诗人“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济世情怀,完成了第三个环节“背诵诗文,体悟情怀”。此时,教师的草庐板画也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学过程一气呵成,学生在知识线索、情感线索、逻辑线索的推进中不断提升鉴赏水平和思维水平。
乡愁教案(四)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思维
示例:
《猫》设计教学活动:针对第三只猫吃掉小黄鸟事件,进行一场模拟法庭辩论。学生通过激烈的法庭辩论,对于本文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的思考和分析,而教师则借助这一方式巧妙地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在辩论的过程中,他们会主动去感知文本内容、寻依据,在双方精彩激烈的论辩中实现智慧的碰撞,在相互的否定与反驳中发现事物的真理(规律),从而提升自己的思维水平。
最后,借用三句话来总结微课的关键:“小”字上动脑筋;“精”字上下功夫;“巧”字上做文章。
参考文献
[1]宋伟富.关注课堂教学,微型课简说[J].江西教育,2013(14).
(编辑:张晓婧)
(上接第0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