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教学反思
东源县灯塔中学  欧杨梅
    20145月中旬,我在东源县第一批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对象第一次活动中执教了现代诗歌研讨课《乡愁》。课后我反复看了课例的录像,课的实录让我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更多的了解,但更多的是深思与反思。
《乡愁》是一首抒写乡愁的名篇佳作,诗人以独特的意象、严谨的结构、完美的形式抒发了浓厚强烈的思乡情怀。刚开始备课的时候, 我考虑能否用“非指示性”教学来设计这堂课(不指示学习目标,不指示问题答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文本特点,自主确定或共同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但是考虑到七年级的学生年龄太小,生活阅历太浅,自主学习能力还不够强,教学设计最终三易其稿。最后,我在教学中主要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朗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是组织一堂课的基础和前提,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过程,是把学生带进文本构建学习的起点。整堂课以一个“读”字贯始终,但又不缺变化与层次,实现了“台
阶式”的设计。同时注意阅读方式的多样性,如自渎、范读、配乐读、小组读等,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
二、注重情境的创设
这节课,我根据诗人写作的历史背景创设了特定的情境。在课前播放余光中作词、杨洪基演唱的歌曲《乡愁》,营造相应的课堂氛围,然后用诗意的语言导入。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将自己的情绪完全与诗人“愁绪”相融,并用眼神、用朗读、用语言去感染学生,使学生沉浸在一种淡淡的愁绪中。
三、注重评价
评价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其潜能的开发,个性的张扬和创造性的发挥,从而使每一个学生拥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我注重了评价的多元化,评价在生生、师生之间充分展开。对朗读、讨论等环节的评价不仅使师生之间增加了亲和力,而且使教与学同时变得生机无限,摇曳多姿。
不过,这堂课也存在不少的疏漏。
一是学生的品析鉴赏活动缺乏深度。纵观整堂课,学生的活动有两个核心环节,一是自由鉴赏,寻诗歌美在何处;二是小组创新美读。虽然同学们都参与活动,小组的合作交流看上去也很热闹,但是,由于我设置的话题过于宽泛——诗歌美在何处,导致学生在反馈汇报时所谈的内容层次比较浅,对于重点的字词所寄予诗人的情感理解不到位。如“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等。
二是学生的知识积累不丰富。余光中的乡愁是地理的乡愁、历史的乡愁、文化的乡愁,老师对本文承载的历史知识必须搞懂,比如余光中为什么对祖国的感情如此浓厚?1949年的中国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为什么余光中要去台湾,而且直到1972年还不能回来?1949年,近两百万人突然间被内战连根拔起,丢到了一个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台湾。更没想到,这一去,他们永远地留在了那片土地,无论心中有多少大陆的记忆,从此,咫尺天涯,他们有家不能回,望归不能归,被称为“无根的一代”。我们的学生才十几岁,对这些历史,这些离愁别绪并没有一种痛入心肺的感受。比如有一个学生在第四节中读到了诗人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但是对于诗人为什么会有这种情感,却说不清楚。
三是教学的预设太强。
因为是第一次在摄像头面前上课,显得很拘谨,追求完美的心又很急切,所以在教学的每一环节我似乎一定要逼迫学生的感受和体会跟我的预设一样,有为了达到目的,“强按牛头喝水” 之嫌。我忘了诗歌教学的灵魂——乡愁教案想像和联想。余光中的《乡愁》,一个章节就是一场凄美的离别,但这场离别没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也缺少细致的场面描写,给读者遗留下了宽广的想象空间。当我的学生好不容易把思绪从诗中发散的时候,我活生生地“拽”了回来,一再追问对情感的鉴赏,限制了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自己的发挥也受到了限制。
究竟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还有许多困惑。我会带着缺憾,向更好的语文课堂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