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乡愁》教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乡愁》教案5篇
  《乡愁》诗中通过“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啊” “而现在”这几个时序语贯串全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实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以下是本店铺整理的九年级上册语文《乡愁》教案,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九年级上册语文《乡愁》教案(精选篇1)
  【教学目标】
  1. 通过诵读品悟,让学生体会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2. 培养学生有感情诵读诗歌的能力。
  3. 通过情感熏陶,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去感受诗人的感情。
  教学难点:对诗中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特殊意象的体会把握。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有过离开家乡、离开亲人的经历吗?当时的感觉是如何的?能和大家谈谈吗?(请两个寄宿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发言,教师适当启发)
  对于思乡之情,离别之痛,早在古代就有不少诗作表达这种愁思了。你们能举出一些抒写“乡愁”的古诗句吗?(请两个学生举例)
  老师也收集了几句,同学们一起读一读。
  1、马致远的曲《天净沙·秋思》: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3、李白的《静夜思》: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古人通过这些诗句表达各自浓郁的思乡之情。下面我们随着诗人余光中一起走进他的乡愁。
  (二)作者简介乡愁教案
  首先请同学们借助课文P100注释对诗人先作一定的了解。把注释画下来。 生补充简介:
  余光中,台湾学者。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由于政治原因,台湾海峡将台湾和大陆阻隔半个多世纪。余光中一首《乡愁》诗抒发了强烈浓厚的思乡之情,表达出大多数台湾人民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