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唱在黄河岸边的乡村歌谣——张晓楠儿童诗的多维阐释
张晓楠是山东儿童文学领域辛勤耕耘、成绩显著的儿童诗诗人。近年来,他致力于儿童诗的创作,先后有千余篇儿童诗发表于《人民文学》《文艺报》《儿童文学》等重要文学报刊,出版诗集《麦茬:记忆的梳子》《叶子是树的羽毛》《和田鼠一块回家》等。其中,《叶子是树的羽毛》曾经获得第七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近几年,又相继出版了《爸爸小时候》《迷路的脚丫》《一支铅笔的梦想》《雪花是冬天的偏旁》等多部儿童诗集,在儿童文学创作领域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作品陆续入选 《新中国70年文学大系》《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七十年典藏》及中国作协编选的多种年度选本,《一支铅笔的梦想》入选教育部编选的语文教科书三年级教材。
自强不息中国儿童文学从五四时期算起,已经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了,五四是现代儿童文学的发生和初创期,也是现代儿童诗的起点,100年来,儿童文学从非自觉到自觉,从单一到丰富,从幼稚到逐渐成熟,取得了丰硕的创作成果。李大钊创作的《岭上的羊》、胡适创作的《蝴蝶》、朱自清创作的《小草》、郑振铎创作的《春之消息》,
内容提要:张晓楠将童年、乡土植入黄河文化的纹理中,包含着走向民间的牧歌传唱和质朴乡情的深情守护,还包括了寓教于乐的哲理表达,写就了独特的彰显齐鲁民风和山东地域特质的儿童诗。
关键词:田园乡情  黄河文化  地域传承一支铅笔的梦想
郑丽娜给对象的检讨书
由此形成了五四时期儿童诗写作的一个开端。新中国成立以后,广大儿童文学作家在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趋势下,积累汇集了数量众多而且质量优异的“儿童诗”文本。20世纪上半时期是中国儿童诗的发生期和成长期,郭沫若、郑振铎都创作了一批脍炙人口的儿童诗,20世纪下半叶开始,中国儿童诗进入了繁荣期,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儿童文学翻开了新的篇章、新的思想、新的题材、新的创作环境和创作力量,儿童诗的形式和内容也从单一走向多角度,创作视角也越来越宽广,逐渐走向了对审美世界的深刻表达。山东儿童诗人张晓楠属于出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青年儿童诗人,接受过较为良好的文学教育,具有深厚的中外文学基础,可以较为开放的姿态接纳各种文学流派的影响,也是一直坚守儿童诗歌创作的活跃者。
一、走向民间:乡村田园里的纯真牧歌
正如他获得第七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颁奖词中所写,张晓楠对山川、树林、四季景给予了充满童趣的描绘,他以心灵拥抱故乡、土地和亲人,用清纯的诗句构建了一个温暖和谐、无比丰润的世界。他笔下的乡村田园是透着清新透明和空灵情趣的纯真牧歌,这里有林间小品也有四时童话,曾经发表在《儿童文学》上的组诗《季节的折页》中,包括了《春天的闹剧》《夏天的家事》《秋天的婚礼》《冬天的书本》四首诗,他用田野里植物生长的状态描写四季的特点,让各种植物讲述自身的生长和
成熟,自然而然地让孩子们看到了春天的花朵、夏天的小雨、秋天的果实、冬天的雪花,在他的诗歌将孩子在孩提时代的天真烂漫呈现了出来,他们春天去赏花踏青,夏天去看海捉鱼,秋天去收获成熟的果实,冬天去打雪仗、堆雪人,无忧无虑、嘻嘻玩耍,这样的诗作清新、明净、淳朴,洋溢着人性之美、童心之美和自然之美。中国式的乡村童年、农耕文明特有的宁静、温馨和谐并存,相随相伴。他的儿童诗总能在意象创造、意境烘托、想象升腾和情感飞扬中,成为儿童诗乃至儿童文学创作领域一处独特的风景。
《爸爸小时候》是张晓楠2017年创作的作品,记录的是中原地区的乡村风物和童年记忆。收录了60首饱含趣味与深情的诗歌,里面关于巷子、芝麻油、爆米花、捏面人等意象都是作家对故乡和童年的一次次回眸和展望。用儿童的视角、诗歌的语言勾勒出了20世纪80年代的乡村生活图景,让那个年纪的一代人闭上眼睛也能看到袅袅炊烟的升腾,想起天真烂漫的儿时趣事。“就像一颗/一颗醒目的痣/至今长在/小村的眉心/那根磨棍/早已没了踪影/你成了句号/把昨天/撂了再撂/而今,我常常/陷在远离/乡村的书房里/恍若隔世/感觉那只笔杆/就是磨棍/隐隐磨响/时间的声音”(《石磨》)。在20世纪80年代的乡村,每个村口都有石磨,那是机械化到来之前农耕方式的一种象征,很显然,伴随着时代前行的脚步,这样的石磨终将废弃,或者说只存在一代人的记忆里,而诗人选择用书桌上的一支笔来纪念它。
二、地域与传承:质朴乡情的深情守护
张晓楠出生在菏泽鄄城县一个离黄河不远的小村庄,属于黄河文化、齐鲁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错地带,张晓楠生活的家乡和他笔下的村庄都靠近黄河,黄河水悠悠、水草覆漫、鱼鸟翔集,黄河水养鱼了这片土地,民风洋溢、民情朴实。在他的诗歌中呈现出来的是典型的齐鲁中原文化底蕴,2017年2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的新著《爸爸小时候》,受到业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这部诗集以少儿的视角、诗歌的形式讲述还原了那些渐行渐远的乡村风物和童年记忆。乡间吆喝、儿时
游戏令,绵绵老歌谣以及温润其中的乡里乡亲情,打开了一代人尘封许久的童年记忆,也带领读者回到上一辈人的精神原乡。
著名画家王世会先生绘制的60幅画作,切合了张晓楠60首纯净的诗歌,感觉这60首诗因循内在的一种逻辑展现了作者关于童年记忆的五个不同侧面,第一篇章呈现了乡村的风物与习俗,第二篇章集合了儿时的各种游戏,第三篇章展现了乡间因劳作而获得的各种吃食,第四篇章是乡间生活物象的勾勒,第五篇章用儿时常见的物件思怀远去的亲人。
一根铁丝/搭过手去童年/便成了/快乐逗号/在池旁塘边/在日头下/在风雨中/在不知疲倦的/追逐间/在母亲一遍/又一遍的喊声里……/直至,把那颗/圆的夕阳/当作铁环/推下山去(《推铁环》)
爆米花、捏面人、涂泥巴、推铁环、砸梆儿、打弹弓、捉迷藏、套知了……,如此种种,对于今天的孩子已经显得非常陌生,对于彼时的张晓楠们却是童年的挚爱。而在张晓楠童年记忆的背后,还有爸
爸和妈妈、爷爷和奶奶他们老一辈人若隐若现的身影,正是这些故事和人物,构成了张晓楠儿童诗的“诗心”。张晓楠在他的儿童诗中构筑了一个带有浓郁乡情的乡村世界,在这个乡村世界中读者能看到裹着小脚凝望儿孙的祖母以及在田地里躬身劳作的父母双亲,在早期的诗集《和田鼠一起回家》中有一首组诗《乡村吆喝》,里面包括鸡蛋换杏、破烂换糖、赊鸡崽、磨剪子锵菜刀,读到这些文字,仿佛听到了从村巷里传来的一声声悠长的吆喝声,回到了上一辈人独有的围在乡村生意人担子周围的孩提时光。对于这种情感回忆的代表作品就是《在麦茬地凝望》:“总喜欢/到夏天的麦茬地凝望——/凝望,那些/新长的绿苗/那些套种的庄稼/偶尔夹杂的/点点黄花/多么像/母亲纳好的鞋底/一针一线/密密麻麻……/有好多时候/梦见自己/赤着脚,在走/那枚银针/一不留神/把乡情刺破”。这首诗主要写乡情,却没有一语道破,而是从夏天的麦茬地开始写,写庄稼、再写到母亲纳的鞋底,一步步引出主题。在这里母亲纳的鞋底是沉淀在作者内心深处最温暖的情感,在这里,麦地化为最伟大的母亲形象,儿女走得再远,也走不出大地母亲温暖的心房。
“每个地域有每个地域滋育的文化,每个作家有每个作家生存的文化背景。黄河的厚重与淳朴势必为她怀抱里成长起来的一份作家带来丰厚的养分与供给。我创作的根扎在生我、养我的这片热土上,我长期在这片土壤里汲取营养。故乡情结永远无法割舍。而且我一直自觉不自觉地用一个乡村孩子最纯洁的视角去打量她、去欣赏她、去赞美她。”a通过独特彰显齐鲁民风和山东地域特质的儿童诗,张晓楠把童年、乡土、亲人细致地织进到了黄河文化的纹理之中。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可以说是一
压力的近义词条文化河流,对北方的区域文化产生过重大的影响,鲁中南部平原与黄河有直接关系,黄河奔腾几千里到达黄淮平原后,挟载了大量泥沙的黄河,流速骤减,泥沙沉积,在鲁中南山地周边冲击成大片平原,由于黄河下游改道频繁,极大地影响了山东人的生活,造就了山东人吃苦耐劳、宽容大度、慷慨无私的独特素质和性格,这些世世代代的“集体无意识”渗透到齐鲁儿女的性格中,体现在张晓楠儿童诗歌的文本中,这种对父辈的“小时候”的回顾,对于儿孙来说,也可以理解成重拾美好的回忆,回顾生活的苦涩的同时坚定而踏实地走好今后的人生路。今生欠你一个拥抱
三、形式意味:寓教于乐的哲理传达
儿童诗是儿童特别是幼儿较早接触到的文学形式,也可以说是文学启蒙的开端,如《幼学琼林》《三字经》《千字文》一般,在讲求语句对仗工
新密
整、合仄押韵、朗朗上口之外,语言的形象性和画面感也是吸引小读者、培养阅读兴趣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而从启蒙教化的意义上说,儿童诗最能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达到教化的意义,有人将这种教化称为“掺了一点点蜂蜜的汤药”。张晓楠的诗歌特别注重儿童诗的哲理意味,将朴素的道理用诗化的语言融入诗歌之中。在《厨房里的歌》中写道:“一双双筷子/是一对对/孪生的孩子/它们一块儿吃饭/一块儿睡觉/一块儿讲究卫生/有谁看到过/小筷子/独来独往呢?/真是一好孩子/它们知道/如果不团结/还不如一只小勺子”。
在追求诗歌的哲理意味的同时,张晓楠的写作是指向现实主义的,而不是建立在想象之外虚无缥缈的“梦幻仙境”,围绕乡村风物、书写乡村生活、表达乡里亲情,而其中的主题和指向回到了情感的原点,那就是人性以及生命的本源。代表作就是近年出版的一份诗集《雪花是冬天的偏旁》:“无雪的冬天/是不完整的/无雪的冬天/到处,是错别字/枯寂的草木/昏黄的墙垛/僵硬的表情/连鸟儿的叫声/也缺今少两/像冰冻的心事/渴望孵化/瘦削的部首/等待偏旁/而此时,雪花是最美丽的修饰/使整个冬日/由此饱满/由此温润/由此意味深长/雪后,耀眼的纯净/才是冬日/真正的晴朗。”《晒花生》中将花生的成熟和孩子们内心的坚强和成长链接起来。“这些谁见谁爱的/麻脸先生/你们有两颗/还是三颗,粉的心/现在,我把你们/从母体上/揪出来,然后/一队队排开/让风儿/给你们上课吧/让太阳给你们上课吧/你们比一只只/硕大的葫芦/可爱多了/你们比一只只/炸裂的豆荚/幸运多了/麻子是治不好了/但可以/让心坚强/有坚强的心,就能/把香甜的/人生,摇响”。有人说,“儿童文学作家是未来民族性格的塑造者”。所以儿童文学的启蒙教育的意义就在于,让孩子们在接触文字、文学之初,引导他们愉快地感受生活和世界,在潜移默化地温婉中传承真善美的人性之光。这和中国传统文化脚踏实地的思想基础和价值取向是一脉相承的。儿童文学是张扬浪漫主义精神的文学,还是走现实主义文学的路,学界都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浪漫主义强调想象与象征,追求奇特神秘的艺术效果,侧重于启发儿童的想象力,而现实主义则侧重于文学的认识作用和教化作用,注重影响儿童的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客观地讲,这两种倾向的儿童文学作品,对于阅读受众(低年龄段的儿童)都是比较喜欢的,中国的浪漫主义儿童文学作品也是有很多的《封神演义》《西游记》等。从整体上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以儒家思想为主要思想
基础和价值取向的文化,讲究“经世致用、内圣外王”,属于比较清醒的现实主义,不尚空想玄谈,倡导一步一步脚印、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在这种文化精神和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影响下,就有了“文以载道”的传统。20世纪初以来的中国儿童文学关注现实和当下的比较多,这和新文化运动“为人生的艺术”创作倡导有关,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中国儿童文学作家与生俱来的历史责任感和文学使命感,仿佛写作品的目的就是要告诉儿童一些东西,帮助他们认识一些什么。正如张晓楠自己所说:“我的梦想就是潜下心来,回归自我,为孩子们创作作品,以优秀的作品引导孩子们向真、向善、向美、向诗,引导孩子们热爱生活、珍爱生命、感恩社会。”b儿童诗《一支铅笔的梦想》,将铅笔拟人化,让一支普普通通的铅笔拥有了五个不同的梦想,层次递进而不断升华的铅笔梦想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极富童趣的奇妙想象世界。铅笔的第一个梦想是“到山坡上萌出芽儿”,再到做荷塘里阴凉的伞,第三个梦想是长长的豆角和菜园里嫩嫩的丝瓜,第四个梦想是到小溪边去做船篙和木筏,第五个梦想是做运动场上的撑竿和标,铅笔的梦想纵向系列依次呈现,最终实现了梦想是带给自己快乐和给予他人快乐的梦想价值的升华。
综上所述,张晓楠的诗歌用朴素的文字勾连起乡村田园的诗心和童心,清水芙蓉又浑然天成,从田园牧歌式的乡村写到质朴浑厚地乡情,同时将黄河地域的齐鲁文化融入其中,形成了平白如话、清新活泼的诗风,他还将朴素的道理用诗化的语言融入诗歌之中,进而使张晓楠的诗歌具有了极强的认知、教育和审美价值。注释:
a张杰:《用清纯的诗句构建丰润的世界——访第七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得者张晓楠》,《中国教育报》2008年3月21日第4版。
b谭旭东:《重绘中国儿童文学地图》,西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2—225页。
(作者单位:济宁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