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山水诗中的积极入世精神
【摘 要】苏轼,诗、词、文、赋、书、画无所不能,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他一生宦海沉浮,奔走四方,饱览天下奇景,写下了大量的脍炙人口山水诗,诗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给后人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其中积极入世精神贯穿生命始终,值得后人学习。本文就苏轼山水诗中的积极入世精神,从立德、立言等方面加以论述。
【关键词】苏轼;山水诗;积极入世
苏轼诗、文、书、画无所不能。是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中人们最亲切喜爱的对象。”[1]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认为他的典型意义正在于:他是地主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他把晚唐开端的进步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2]这是李泽厚从美学的角度对苏轼的评价。若从苏轼的思想人格上说,可以说苏轼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时刻激励着我们如何在困境中生存下去,如何坚持自己的操守。这些精神反映在他的诗文中,我们通过他的山水诗来讨论苏轼留给我们的积极入世精神。
儒家的积极入世思想是苏轼一生的主导思想。他少年时期,在母亲的教诲下,立下修身、齐
家、治国、平天下的志向。在他10岁的时候,他父亲有感于欧阳修的《谢宣召赴学士院仍谢赐对衣金带及马表》,让苏轼拟作一联,苏轼写到匪伊垂之带有余;非敢后也马不进。苏轼少年的心中就已立下将来获玉带金马之封的志向。北宋嘉祐二年顺利通过了礼部考试,在殿试答御策时,他写下《二十五策》,展示出奋厉有当世志的青年政治家风采。《二十五策》既表明了苏轼的政治见识,又体现出儒家建功立业积极入世的态度。一股旺盛的激情涌动在匡世济民的理想之中,也影响了他一生的创作。
1 立德
他一直追慕那些忠于国家的仁人志士,敬仰他们的高贵品质。苏辙《亡兄子瞻墓志铭》中有这样一个记载:太夫人尝读《东汉史》,至《范滂传》,慨然叹息。公侍侧曰:‘轼若为滂,夫人亦许之乎?’太夫人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耶?’母子简单的对话,含着深刻的道德情感。不仅有对仁人志士的仰慕之情,也包含这两代人坚守道德、伸张正义的决心,这影响了苏轼的一生,在王安石变法中,他遭到变法派的排挤。变法失败后,保守派上台执政,废除一切变法形式,他站出来反对这样做来保护有利于人民的变法形式的实施,他又受到保守派的迫害。他一生坚守从人民利益出发这一观念,故政治上经常受到打击。我
们也可以从中看到苏轼坚定的人格操守。北宋嘉祐四年经忠州时写下《屈原塔》,诗中高度赞美屈原的高尚人格和独立不倚的气节。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此节。既是对屈原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他的态度——“持此节。《虞姬墓》仓黄不负君王意,只有虞姬与郑君,称道虞姬与郑君的坚贞意在表明自己的坚贞不二。
苏轼有着独立的人格操守。在做杭州通判时,他去拜访好友惠勤、惠思,留下了道人有道山不孤(《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的著名诗句。道人有道是对二位僧人的赞美,同时也是诗人自况、自慰,如果有高尚的品格德行,即使在深山中也不会孤单。《冬至日独游吉祥寺》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花开时节在四、五月份,游人纷纷踏至,而东坡却在冬至举目无花时儿来,他看花不因众人热而热,也不随众人冷而冷,有着独到的见解,他一生的为人处事也是如此。嗟我本直狂,早为世所捐是他一生坚守着这种独立人格的写照。
苏轼是忠君爱国的臣子无论在朝在野,他不忘忧国忧民。《八月十五看潮五绝》之五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强弩射潮低。诗人呼唤强弩射潮头的激越胸怀,大有改造山河的气概。他一生多次被贬谪,但他没有因贬谪而心灰意冷,一蹶不振,他以积极入世的精神面对一切,每
到一处,融入此地的山水之中。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之五)诗人因上书神宗谈论朝政得失,被外调杭州,心情比较苦闷。但他没有沉陷在苦闷中,游览西湖美景,以消解胸中块垒,同时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著名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贬杭州是他贬谪生涯的开始,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是他人生中的一件大事。被押解京城途中,他本欲投太湖,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顽强地活下来,并留下恬静豁达的诗句,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青山绿水是他的良朋,他在山水间舒展着顽强的生命力。他开辟东坡山,在东坡山上躬耕,虽然谪居黄州的生活很苦,但他很快融入这种生活中,自得其乐。雨洗东坡月新,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晕确坡头路,自受铿然曳杖声。(《东坡》)虽然被贬谪,但他没有忘记朝廷,得知官军攻破银川时,他喜极赋诗,故知无定河边柳,得共中原雪絮春。被贬惠州时。苏轼已经59岁,饱经迁谪之苦,他却没有丝毫的抱怨,融入岭南山水中。在《食荔枝二首》中云: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充分体现他寄情山水淡泊名利之情。苏轼以四海为家,过着宦游生活。他性情豪放,喜爱山水,每到一处,便以其为家,陶醉在此地的山光水中,怡然自得地生活。此心安处便是吾家是最生动的证明。被贬海南蛮荒之地,食欲不具,药石无有,所促房屋,仅足以避风雨”[3]的环境中,他齐物济时的思
想却不曾泯灭,却登梅岭望枫宸(《次韵韶食倅李通真》),思恋国家。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有奇葩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杜海》),纵然九死一生在万里的南荒,我也没有遗憾,因为这次远游,遇到的景之奇绝可谓超过平生!苏轼这种乐观的人生态度使他得以在贬谪时顽强生存下来。
2 立言
苏轼一生的创作都在实践着有补于世的目的。在他的的政治生涯中,曾两次自请外任,来逃避党争不休的政治漩涡,到基层实践自己的政治主张,以便实现自己建功立业、经邦济世的远大抱负。同时作为诗人,他的眼光始终紧紧投向现实,密切关注现实与人生,一种急于表现现实生活的强烈欲望和淋漓尽致的抒发情感的创作激情,使他全身心地体验生活的激流,并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捕捉形象和创作灵感,及时而深刻地反映着现实生活。无论朝廷的政令得失,百姓的喜怒哀乐,还是人间的悲欢离合,是非善恶都是他抑扬褒贬的对象,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士农工商,皆有触及,从而达到有补于世的目的。《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蚕欲老,麦半黄,前山后山雨浪浪,农夫辍耕女废筐,白衣仙人在庙堂。看似说观音不帮百姓忙,实际讽刺当政的官员不替百姓排忧解难,不体恤民情。即使在游山玩
水中,苏轼也会不经意地将山水和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新城道中》就是这样一首诗。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水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茶烧笋饷春耕。”[4]首联两句呈现出爽朗的物镜,折射出诗人欢畅的心境,他欣然上路。远山端坐披上絮帽,煞是老成持重。树木挺秀悬挂铜钲,显得精干英武。野桃含笑,探身于竹篱之外,俏皮而又活泼。绿柳依依,荡于清溪之上,给人以潇洒超脱之感。山性即我性,一系列神气活现的景物,实际上又是诗人自我的化身。物景交融,景中有诗人在。他的笔触转向生活的纵横,使全诗在一派春耕大忙中做了精彩的收束。由于他把自然风光和社会生活沟通起来,至此,诗歌境界大开,给全诗带来炽热的生活气息。
苏轼有些山水诗含有深刻的哲理。《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人自谓远眺也罢,鸟瞰也罢,胸中凝聚的庐山形象怎么也比不上庐山真实的面目。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不能跳出,如何窥见全圆?[5]诗人在赞美庐山的景中,恍然悟出有关全体与部分,微观与宏观的一条哲理:人们认识事物,由于角度不同,只能各自见到事物的一个局部,难免以偏概全,失之片面;由于身在其中,更不易见到事物的真像和全貌,实践而得真理。诗人对庐山有了局部的真认识,
才产生对全貌的深刻印象。由于认识了庐山的真面目,才悟出上述的哲理,东坡称道吴道子的画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自己的诗何尝不如此呢!平生学道真实意,岂与穷达俱存亡。天其以我为其子,要使此意留要荒(《谪海南诗》),生动地表明了诗人立言的决心。
苏轼一生积极入世,无论立德立言都以此为准绳,可以说苏轼的一生是积极进取的一生,尽管忠君爱国是对封建君主而言,但他掩饰不住苏轼的耿介、忠直、光明磊落的品格,他的积极进取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的历程.2[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214.
[2]李泽厚.美的历程.2[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215.
[3]苏辙.苏辙散文全集[M].今日中国出版社,19961298-307.
[4]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第一册[M].中华书局出版社,1982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意思96.
[5]张秉戍.山水诗歌鉴赏词典[M].中国旅游出版社,1998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