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词三首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同步习题
一、基础知识
1.“三苏指的是(    )
A.苏轼      B.苏辙      C.苏洵    D.苏小妹
2.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黑云/翻墨/未遮山
B.白雨/跳珠/乱入船
C.卷地风/来忽/吹散
D.望湖楼下/水/如天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醉书:在大醉的情况下写的诗。
B.黑云翻墨:乌黑的云像打翻的墨汁。
C.白雨跳珠:雨很大,看过去白花花的就像珍珠般跳落。
D.卷地风:风从地面刮过。
4.选出下面翻译有误一项(    )
A.黑云翻墨未遮山: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尚未遮住山,就下起了倾盆大雨
B.白雨跳珠乱入船:一颗颗雨点就像跳动的珍珠一样,杂乱地落入船中。
C.卷地风来忽吹散:从地面上忽然刮起一阵大风,把雨珠吹散。
D.望湖楼下水如天:望湖楼下,水面平静得像晴天一样,水像蓝天一样开阔明净。
5.选出对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诗歌,作者描写了自己在望湖楼上饮酒时所见到的西湖山雨欲来和雨过天晴后的景。   
B.诗人善于渲染气氛,从阴云压近湖面、急雨骤降的壮阔,写到烟消云散,雨过天晴,用笔跌宕起伏,而又从容不迫。   
C.描写天气变化的神速,使人目不暇接,颇有戏剧性场面。尤其是“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最为传神。
D.作者自己非常欣赏这首诗,他50岁时再到杭州,特意又写诗说:“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足见他对这首诗的喜爱。 
二、综合题
1.四句诗分别写了四个场景,请依次写出这四个场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两句中的“未遮山”、“_____”、“_____”,写出了雨下得很急,乌云还没有完全遮住天空,白花花的雨点便好似珍珠一般乱蹦乱跳地蹿入船中的情景。
3.诗中的“翻墨”的意思是___________,“水如天”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4.诗歌分别从“_____”、“_____”、“____”等方面,写出了乍雨还晴、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的。   
5.“黑云翻魔”和“白雨跳珠”,两个形象的比喻,既写出了天气骤然变化时的_____气氛,也烘托了诗人舟中赏雨的______心情。   
    6.课内阅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 请说说“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中“跳珠”的 妙处。
(2) 诗人笔下的这场雨的特点是什么?四句诗分别写了四个场景,请依次写出这四个场景。
(3) 试从彩角度简要赏析该诗。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意思(4)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三、提高题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解释下列词
题:__西林:____    只缘:_____不识:____  横看:__ 
2.《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__,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        ”。除了《题西林壁》他还写了_________。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_____的感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
3.俗话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诗中有哪句诗说明这个道理,请填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题西林壁》前两句写 _________,后两句写_______,这首诗借写庐山的自然景象,还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
5.《题西林壁》这首诗中,有三组反义词,分别是
(      )—— (      ), (      )—— (    ), (    )—— (      )。
6.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