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错别字"的调查报告
关于"错别字"的调查报告1
  时间:
  -6-13
  地点:
  武隆县城散
  目的:
  寻街头错别字,并记载下来,改正。
  分析:
  行走在街头,各类城市广告、宣传画廊、招牌、店牌、标语牌可以看见各式各样的错别字,调查发现,街头路边上各种招牌、广告不规范用字普遍存在,有的故意使用错别字,有的用谐
音乱改成语,用繁体字等。
  一些街边店面广告上是出现错别字,如“新形象”写成“新形像”,一些服装店把“一见钟情”写成“衣见钟情”、“伊拉克”写成“衣拉客”、“三国演义”写成“衫国演衣”、“挑三拣四”写成“挑衫捡饰”,就更是屡见不鲜。滥用简体字的情况还经常存在于各种手写的告示上,有的错别字如果不经琢磨、推敲甚至考究一番,还真有点难以辨认呢!
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  调查结果:
  现在,在同学们的生活中,错别字、繁体字、简化字少了,甚至可以说是没有了,我觉得,这次调查对我们的生活很有帮助,希望以后能多组织这样的活动。
  感受:
  我认为:这些不规范的字句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错字,另一类是别字。有关部门应该调查一下,查查商店为什么要用错别字来做广告招牌呢?好多小学生总以为广告招牌上的字都是对的,所以写了许多错别字,影响了用字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希望我们以后看到的都是正确的字,不再出现错别字了!
关于"错别字"的调查报告6
  调查时间:
  11月19日下午
  调查地点:
  万达广场步行街
  调查目的:
  为了让人们正确地使用汉字,更加的热爱汉字,让人们知道汉字的重要性。
  调查材料分析:
  万达广场很多地方都是有很多错别字和繁体字,这表示了人们一点都不珍爱汉字,才会导致这些错别字的出现。如步行街上的“千里香”写成了繁体字的“千里香”。如妈妈菜的菜单上也有错别字,如“鹅黄嫩绿”写成了“呃皇嫩绿”。卖家而且是故意写错别字来吸引顾客的兴趣。为
了一点小利益,损了中国的脸面。还有一家店,店外面的招牌本来应该是“逗号”,但是好好的字不用偏偏把“逗号”写成了“,号”,虽然这不属于错别字,但是我觉得,还是把“,号”换成汉字好一点。
  通过讨论,我认为街头错别字的出现有以下成因:
  1、卖家为了让生意隆重,故意使用错别字和繁体字吸引顾客的兴趣。让顾客来自己的店里买东西。
  2、卖家因为使用不当,对汉字的理解不够深刻,不理解汉字的意思,一不小心将汉字写错。
  3、做事情不够认真,仔细,做好版面没有认真检查,这是导致汉字写错的重要原因。如果卖家在做招牌的时候专心致志,像做作业一样做完后检查,怎么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针对上面现象,我们提出了如下建议:可以通过告诫卖家用字词必须正确,也可以通过举报的方式让他们纠正对汉字的使用。让人们更一步的热爱汉字,热爱汉字的魅力!
  调查人:__x
  __月__日
关于"错别字"的调查报告7
  调查人:田肖雄
  调查时间:11月18日
  调查地点:阳嘉龙购物中心
  调查目的:调查社会上的错别字,并向有关单位报告,提出改进建议。
  经过对阳嘉龙购物中心的调查统计,我们发现社会上的错别字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故意将词语中的某个字用谐音字替代。例如一个店铺将“有来有去”改为“友来友趣”,一些医药广告将“刻不容缓”改为“咳不容缓”;空调广告将“终身无憾”改成“终身无汗”;摩托车广告将“奇乐无穷”改成“骑乐无穷”等。第二类是为了省事而故意简写的错字,例如把“停车”写成“‘仃’车”;把“起”字右边的“己”写成“已”等。第三类则是不小心写错的字,例如家具店门口的“家俱”;饭店菜单上的“抄饭”与“河饭”;水果店里的“拨萝”等。
  因此,我建议人们无论是干什么都要认真对待。汉字不会写,或不知道是不是这样写,应该拿字典查一查,也不能因为麻烦,就把汉字简写。写完后仔细检查,认真对待每一个汉字,如果人人都这样做,世界上就不会有错别字了。
  田肖雄
  11月18日
关于"错别字"的调查报告8
  调查目的:
  查同学们作文本中的错别字的出现原因。
  调查分析与研究:
  差不多一节课的调查,我发现我们错别字出现的次数格外的大,因此我们写出来一份的报告.....
  某位同学作文本,8篇作文,一篇作文平均按28个错别字,一篇__按500字,错别字所占比例是500:28,一本作文本按是篇作文算,本上出现约300个错别字。
  班里某位同学(在这里就不提名字了)本中的错别字的形状那是五花八门如:随便的随写成了腿,恶心的恶变成了上面一个开,下面一个心,成绩的绩在他手中却变成了靖,字体的字在他手中变成了没有一点的字了。花园的园因为他的粗心被写成了国。典礼的礼他写的更是不像样左边一个衣字旁,右边一个匕。本来想写呐喊|的喊却写成了减。(很离谱吧)
  通过我们小组的讨论认为同学们会写出错别字有以下几点:
  1.相同的音节是同学们产生了混淆,如:园">11月15日
  五年级:__x
关于"错别字"的调查报告9
  调查时间:11月18日
  调查地点:超市、菜市场、路边
  调查材料分析:
  1.菜市场有一地摊上卖萝卜,而他把“萝卜”的“萝”错学成了“罗”,成了“罗卜1元”;
  2.某一灌汤包店来自天津,然而他把“汤”错写成了“荡”,从而成了“天津灌荡包”;
  3.在一家暑假班旁边写着“门口亭车”,他把“亭”写错了,应该是“停”
  4.还有一家家具店把“家具”的“具”写成了“俱”,变成了“鸿运家俱店”;
  5.某小店售卖筷子,但他把“筷子”的“筷”写成了“快”,成了“快子3.5一包”;
  6.某食油日杂连锁店的“连”错写成了“链”,变成了“链锁店”;
  7.某馄饨店的招牌就是馄饨,可他把“馄饨”的“馄”写成了“混”,从而成了“混饨”。
  通过讨论,同学们认为错别字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点成因:
  1.现代人的文化水平有点儿低,有些人明知道是错的,却还习惯性的写错;
  2.有些同音字容易搞混,如:以,已;在,再;想,响等;
  3.有些形声字容易搞混,如:己,已;概,慨;既,即;极,级等;
  4.现代人对汉字的态度太不认真了,导致街头的一些招牌字出现了错误。
  针对上述现象,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