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善用
作者:刘荣添
来源:《中小学教学研究》2016年第09
        [ ] 诗词鉴赏是许多地方中考的一个考点。在诗词鉴赏总复习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爱情诗集字入手,先了解诗词中感情的特点,学会寻、揣摩、感悟诗中的情,再从字切入,善用字,解答各种诗词鉴赏的题目。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诗词鉴赏;中考复习
        很多地市都把诗词鉴赏列入中考范围,最近进入中考总复习,听了好几节有关诗词鉴赏的公开课。课上不同的老师采用了不同的指导方法,其中有些老师是从中考题型入手,分成不同题型,按题型指导学生如何鉴赏如何答题;有些老师从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等方面介绍各种鉴赏方法;还有些老师从知人论世、想象联想、比较鉴别等角度引导学生进行鉴赏……听完这些课后,笔者产生了一个疑惑,面对初中学生,诗词鉴赏应该如何切入?
        “诗言志。《毛诗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
也。可见,从某个角度来说,诗歌是情感的产物,情感是诗歌的灵魂。因此,笔者认为,诗词鉴赏可以从字入手,是诗词鉴赏的一个密码。
        一、情为何物
        “发端于人的内心世界,是一种心理变化。《黄帝内经·素问》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意思是说,人有五脏,五脏化生五气,产生喜怒悲忧恐五种情志,在平时也有喜怒哀惧爱恶(憎)欲七情的说法,这些都是人之常
        既然是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也就是说,诗是的产物,那么在古代诗词中到底有哪些
        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中初中40首诗词,从字入手进行简单的梳理,可以发现这些诗词均表达了各种不同的情感:有欣喜之情,如《钱塘湖春行》《登飞来峰》《游山西村》;有离愁别绪,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等;有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如《次北固山下》
《天净沙·秋思》《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夜雨寄北》;有表达诗人理想抱负的,如《观沧海》《江城子·密州出猎》《使至塞上》《望岳》《雁门太守行》;有怀古伤今、忧国忧民,如《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赤壁》《泊秦淮》《山坡羊·潼关怀古》等;有表达诗人精神品质及人生感慨的,如《饮酒·结庐在人境》《过零丁洋》《行路难其一》《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有表达世事不平的怨恨或怀才不遇的悲愤,如《十五从军征》《登幽州台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以上划分只是从诗词中所表达的主要情感进行划分,每首诗词所表达的情感不是单一的,而往往是复杂多样的,因为人的情感极为丰富。
        二、情在何处
        诗词鉴赏从入手,首先就要学会从诗词中去寻、揣摩、感悟诗人的情。诗人表达情感是很讲究的,有的是直抒胸臆,有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有的是怀古伤今,有的是拿典故说事......那么,如何去发现情感受情呢?
        (一)看诗题,明缘由
        看诗的题目往往就能知道诗人作诗缘由,如《钱塘湖春行》《登飞来峰》《游山西村》
是出游时所作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送别友人而作,而《赤壁》《山坡羊·潼关怀古》之类的是怀古的。了解了作诗的缘由,就能基本把握诗词的情感基调。有些词还有解释写作缘由的小序,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二)识诗人,明背景
        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意思是说,我们吟咏诗人的诗,读他们著的书,不知道他们的为人行吗?因此要研究他们所处的时代,这就是常说的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就是要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了解诗人写作意图,这样,才能准确领会诗人作品中所寄托所表达的情感。比如身处战乱国破的杜甫,无论是《春望》还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无不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怀;而边塞诗人多表达报国抱负和思乡之情。
        (三)景物,明寄托
        客观存在的景象、物象、事象称为,诗人对的感知后就产生
触发,的载体,因此诗中寄托作者情感的象,就是意象。解读诗人情感,就要从景物入手,正如王荣生教授所说:从诗歌的意象切入,让学生学会读诗先从寻诗歌中的入手,把握之间的关系,再琢磨诗歌的意境,以品读出作者对应的情感。
        三、情有何用
        从近年全国各地市诗词鉴赏中考题来看,考查最多的题就是理解诗人思想情感的题,这类题多是直接提问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依据前面提到的方法就能寻感悟到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能基本准确答题。那么,对于诗词鉴赏中的其他题型怎么办?笔者认为,只要准确把握诗人的情感密码,从切入,善用字,也能很好进行答题。
        (一)善用描画面
        1 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枫林已愁暮所呈现的画面。(2015江苏中考)
        送张四
        王昌龄
        枫林已愁暮,楚水复堪悲。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
        2 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歌前两句展现的画面。
        天平山中
        【明】杨基
        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
        这种描述画面题,不能脱离全诗的内容单从字面上去解释,要在把握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感悟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带着诗人的情感去还原当时的画面。例1是一首送别诗,表达的是一种离愁别绪,因此,诗人眼中看到的景物都带着愁染着悲。而例2是写景诗,表达的是出游时的欣喜和闲适,满眼的是欣欣向荣勃勃生机美丽可爱。因此,在描述画面时因诗人情感不同要有所区别,要把诗人情感融入景物或画面中,在想象画面和用词描述时要与诗人的情感相符,而不能单单从字面上去翻译或解释。
        (二)善用品字词
        3 曲中踌躇一词用的好,请说说好在哪里。(2015昆明)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4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二字炼得好,请作一点赏析。(2015湖北荆门)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这是品字词的题,也称炼字题。刘勰《文心雕龙·练字篇》认为缀字属篇,必须练择趣舍之间,不可不察。古人十分重视炼字,常把诗中某个精妙的字词称作诗眼”“句眼”“一字眼。常常为一字,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顾文炜)。为什么古人要如此重视炼字,其目的就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而炼字就是在寻最恰当的表达。所以,我们在读诗品字词的时候,不能以字品字,要字中见情,以情品字。如例3踌躇,其字面意思就是犹豫不决地踱来踱去,如果仅这样理解是不够的。这是首怀古诗,诗人在经过潼关的时候,看到阿房宫变成一片废墟,不禁大发感慨,联想到国家,不禁悲从中来,回首长安,心情止不住的忧伤。诗人用踌躇一词,意在抒发对眼前物是人非的感叹。而例4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这虽是一首送别诗,但与其他送别诗那种离愁别绪不同。当时的李白正处于青年时期,豪情万丈,心情愉悦。他用”“二字,动静结合,物随情动,在开阔的视野中感受流动的山水,
以此来抒写自己的心境。理解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才能真正品味”“二字的用意和精妙。
        (三)善用析名句
        5 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2015·贵州)
        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6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影响深远,请说说你的理解。(2015·山东)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朱自清在《诗的语言》中说到而且千年后仍能引起我们的共鸣。因为所写的是的情感,用的是公众的语言,而不是私人的私语。朱自清认为,有些诗句之所以千古传诵,一是它表达了的美好高尚的思想和情感,二是它用了公众的语言,一般人都能理解的语言。例5中诗人虽辞官离京但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诗人用人们生活中常见的落红春泥来设喻,抒发报国之志。例6中文天祥在被元军俘虏途经零丁洋,回想自己的身世命运,家国之恨时写下的千古名句,表达了诗人对的一种认识:自古以来,人都不免一死,但要死得有价值、有意义,名垂青史。句中表达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舍身取义的民族美德,这既是文天祥当时的思想情感,也是所有人共同的信念。
        (四)善用赏手法
        7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自古为人称道,请说说此句运用了何种写作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2015·四川)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