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习作教学更加有效的案例分析
  课改至今,习作教学受到空前广泛的关注。不少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也在改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学实效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尝试,收到了改革实效。本次和大家分享的是我校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做的四件事。说是“教”,但又带着“不教”的意味,其实仅仅是针对儿童写作行为上的要求或引导,想方设法让孩子更多地进行语言实践。这样的“无为而教”也正是我们实施有效作文教学的探索。拔河比赛新闻稿
  第一件事:一题巧多做
  习作教学的关键在于做得巧而不是做得多,“巧”字就是一题多做的诀窍所在。一“题”针对的是命题作文教学而言。命题作文教学仍旧是目前习作教学的主流模式,但不少教师设计的命题有时不被儿童接受,不适应其表达水平,孩子写起来劳神劳身、费时费力。
  我们吸纳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作文教学中先进经验,在教学中推行“一题多做”。这里的“一题多做”并不是指同一道命题,让孩子多次作文,中间穿插修改、评讲,在习作成果上体现“多做”的效益。“多”是指练习的多元化:多角度构思、多文体呈现、多层次表达,即在适应
儿童言语表达水平的同一命题上做不同的设计,提出各类习作的要求,让儿童有更多机会动笔练习,进行语言实践。
  下面笔者以《一次拔河比赛》为作文教学案例来向大家介绍如何进行“一题多做”设计。
  .思维打头阵
  为了保证比赛顺利进行,特组成大赛筹备组,你就是其中一员。请你思考:()年段共有五个班,如何安排各班之间的小组赛才比较公平?()应该准备哪些器材,包括运动器材、急救器材等?()怎样确定优胜者?()以上思考的意义何在?
  命题:根据思考结果,写一写工作筹备组赛前的准备工作。
  .心动不如行动
  请撰写一则拔河比赛公告,内容包括比赛的时间、地点、参加条件、赛程说明、比赛优胜者确定办法、奖品、比赛筹备组、注意事项等。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写一封给各班班主任的邀请信,写信前请考虑以下问题:()作为学生给老师写信,在语气、表达方式等方面该注意些什么?()为了比赛能顺利进行,信里该写哪些内容?怎样写才能促进他们赞成并组织全班参加比赛?()用哪些词语来自我介绍,怎样写结尾寒暄和祝福语。
  .记者在线
  比赛进行时,请写一篇现场报道。注意观察和介绍清楚以下几个方面:()比赛具体进行的时间、地点、参加者等。()比赛的场地或环境。()比赛的过程是记录写作重点,可以关注:某场次的小组赛,某个参赛者,某个工作人员,某一回合的赛情,某一个参赛者的特殊表情,某一声特殊的呐喊……()赛后,大家对比赛的评价、感想是怎样的,请收集
  .赛后更精彩
  ()通过查资料,了解拔河比赛在中国的渊源或者新型的比赛方式等,之后写一篇文章进行介绍。()小组可以收集几次写作中的优秀作品,办一份《拔河比赛赛况小报》。()也可以选取比赛时的照片,配上文字说明,办一个比赛图片展。()准备解说词:可以是向别班同学介绍比赛全过程的,可以是介绍比赛图片展的。
  相信您能从这组一题多做的设计中感受到其“妙”之所在。儿童参与同一道命题的思考和练习,五次所受的训练都不同。其一是训练思维的活跃性。思维是语言的根本,不爱写的本质原因就是思维没有开动起来。而参与本组训练的儿童不仅仅需 要构思一篇文章如何进行,更多的是全盘考虑整个活动过程,考虑如何做好各种准备工作,思维在动笔之前就已经被激活。如此一来写作就和所处的生活紧密联系,文字中富含思维的彩。其二是涉及不同文体的写作。五次写作包含书信、公告、策划案、现场报道、讲演稿、解说词,围绕同一话题,用各种不同的文体表达,训练面扩大,有利于儿童多元化认识习作的本质。其三是真实感强。在整个作文过程中,儿童完全沉浸在“比赛”这一特殊情境中。情境的真实感带来思考的真实,保证了文字的真实,决定了习作本身的真实。这样的一题多做设计,让不同语言表达层次的儿童在各个环节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独特想法和鲜活文字,不再因为一篇如《记一次拔河比赛》的记叙文写不好而饱尝失败的心酸。全程训练中,几乎每个参与者都能到属于自己的兴奋点和技高一筹之处。
  第二件事:“写作本位”的读写结合实践
  很多教师和家长都因为儿童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不容乐观而感到困惑:孩子读了许多书,学
了不少阅读和写作的方法,为什么还是不会写?语文课上的一篇篇文章正是儿童学习写作的最佳范本,可为什么教了半天还是徒劳?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读写结合的观念和形式,“写作本位”的读写结合就能够有效促进和服务于儿童写作。
  福建师范大学潘新和教授认为,写作能力是一个人语文的核心能力,是一个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必备要素,是一个人得以历史性延续的关键,所以读的终极目标是写,要以写为本位。此外,还要使儿童学以致用,要把从读中学到的知识、技能用在写作中,要把对文本的理解、感想说出来或者写出来。这样,阅读课堂教学才会变得扎实有效。备课时,目标和设计立足并指向语言表达;上课时,聚焦文本语言表达形式,注重写作因子渗透;课后,让写作成为延伸的主流。例如有的教师这样设计《凡卡》一文的写作拓展点。()苦海无边:以“挨打”“挨饿”“挨冻”“不得休息”等为小标题,写一写凡卡在莫斯科受的苦;()月下老人:以月夜为背景,刻画凡卡的爷爷守夜的情景;()苦中作乐:扩写本文第自然段——爷爷带凡卡砍圣诞树的情景;()梦醒时分:想象凡卡“美梦”醒来后,老板、老板娘如何对待他;()给爷爷的第二封信,苦等无果,请同学们以凡卡的身份再写一封信给乡下的爷爷;()学海无涯苦作舟:想象凡卡如何坚强地面对凄苦的学徒生活,最终也成了鞋铺老板;()读《凡卡》有感:写一篇读后感;()给亲人一封信:仿本文将作者叙述与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的
表达方法,写一封信……很明显,这样在写作本位思想指导下挖掘文本的写作拓展点的教学能让儿童触类旁通,自由延伸,畅快淋漓地写;不仅掌握了文本内容,更能在写作中如鱼得水,左右逢源。
  课外读写结合亦能提升写作能力,更加应当予以重视、科学合理指导。深圳南山实验学校以“写作本位”读写结合观念为指导编写了课外读写单元《亲爱的动物朋友》。选材和构思阶段,教师出示各种动物的图片,唤起学生的记忆,然后让学生回忆电视上、书籍里、生活中见到过的动物,确定准备写的一种动物;请学生考虑打算从哪些方面来写自己最喜欢的动物,要求他们把自己最想写的材料选出来,包括外形特点、动作特点、生活习性、趣闻乐事等。